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锚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分析测试)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肠癌
  • 5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3篇结直肠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血浆
  • 2篇细胞
  • 2篇结直肠癌
  • 1篇凋亡
  • 1篇血浆循环
  • 1篇血浆游离DN...
  • 1篇游离DNA
  • 1篇直肠癌保肛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直肠癌切除
  • 1篇直肠癌切除术
  • 1篇直肠肿瘤

机构

  • 8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蔡锚
  • 4篇胡万乐
  • 4篇刘长宝
  • 3篇郑晨果
  • 2篇黄崇杰
  • 2篇余玲玲
  • 2篇王金丹
  • 2篇卢敏
  • 2篇刘平
  • 1篇金纯
  • 1篇李绵绵
  • 1篇叶云奎
  • 1篇郑晓群
  • 1篇余坚
  • 1篇吴兆明
  • 1篇徐永强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荷包钳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评价荷包钳替代闭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荷包钳关闭远端直肠97例(观察组),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闭合远端直肠99例(对照组),行标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切除,比较两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无手术死亡,病理检查切缘均阴性,术后未出现吻合口出血,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对照组7例。结论:荷包钳替代直肠切割闭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安全可靠。
蔡锚胡万乐刘长宝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闭合器荷包钳
靶向热休克蛋白-27基因沉默对5-氟尿嘧啶诱导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RNA干扰抑制热休克蛋白-27(HSP27)基因的表达,探讨沉默该基因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大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阴性si RNA转染组(NC组)、HSP27-siRNA转染组(siRNA组)、单纯5-FU组(5-FU组)、5-FU+阴性siRNA转染组(NC+5-FU组)、5-FU+HSP27-siRNA转染组(si RNA+5-FU组),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将HSP27-siRNA导入SW480细胞,CCK-8法检测靶向HSP27的siRNA和5-FU对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转染后细胞在5-FU作用下的早期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Active-casepase-3、Active-caspase-9及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siRNA+5-FU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同期siRNA组和5-FU组,表明联合应用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siRNA组和5-FU组均可诱导SW480细胞凋亡,两者联合应用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升高,与Normal组及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RNA+5-FU组Active-casepase-3、Active-caspase-9、Cyt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siRNA组和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靶向HSP27-siRNA能有效抑制大肠癌SW480细胞HSP27蛋白的表达,上调Active-casepase-3、Active-caspase-9、Cytc蛋白的表达,增强5-FU诱导SW480细胞凋亡,逆转肿瘤细胞对5-FU的耐药。
黄崇杰刘长宝胡万乐蔡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RNA干扰5-氟尿嘧啶细胞凋亡
LIN-28同源物B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调控结肠癌免疫逃逸相关分子的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LIN-28同源物B(LIN28B)对结肠癌免疫逃逸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和具体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检测LIN28B在人结肠癌细胞(HCT-116、HCT-8、HT29、SW480)和人正常肠上皮细胞FHC中的表达水平,构建LIN28B低表达HCT-116细胞系;通过共培养体系将HCT-116细胞与CD8+T细胞进行共培养,分为对照组、sh-LIN28B组和sh-LIN28B+Rapamycin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LIN28B对CD8+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验检测共培养体系的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2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肠上皮细胞比较,结肠癌细胞中的LIN28B的水平明显升高(0.98±0.08,2.73±0.09,2.11±0.07,1.76±0.09,1.45±0.05,P<0.05)。敲低LIN28B显著增强CD8+T细胞的增殖能力(0.91±0.04比0.71±0.02,P<0.05),上调TNF-α、IFN-γ和IL-2的分泌水平(56.86±1.45比44.79±1.71,39.17±1.11比29.18±1.22,55.34±1.78比44.66±0.96,P<0.05),同时抑制PD-L1及PI3K/Akt/mTOR通路的活性(PD-L1:0.22±0.01比0.98±0.06,p-PI3K:0.41±0.05比0.97±0.16,p-Akt:0.54±0.02比0.87±0.09,p-mTOR:0.75±0.11比1.01±0.12,P<0.05)。Rapamycin干预后,部分拮抗了敲低LIN28B对CD8+T细胞增殖的作用(1.38±0.01比1.93±0.01,P<0.05)。与敲低LIN28B比较,Rapamycin干预后,TNF-α、IFN-γ和IL-2的分泌水平部分上升(44.22±54.71±0.09,28.92±0.06比39.59±0.05,46.75±0.02比57.80±0.05,P<0.05),p-PI3K、p-Akt、p-mTOR、PD-L1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0.76±0.02比0.53±0.02,0.78±0.04比0.62±0.04,1.03±0.04比0.83±0.03,0.75±0.03比0.49±0.02,P<0.05)。结论:LIN28B在结肠癌细胞中明显高表达,LIN28B通过PI3K/Akt/mTOR通路调控结肠癌中免疫抑制相关分子的表达。
蔡锚卢敏李建特
关键词:结肠癌免疫逃逸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Dixon术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为直肠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234例,随机分为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9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115例行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病程时长及Dukes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梗阻、尿储留、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在有效根治肿瘤的同时有着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效果较Dixon手术更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蔡锚胡万乐郑晨果刘长宝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
沉默热休克蛋白27基因增强大肠癌细胞对5-FU化疗敏感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大肠癌细胞热休克蛋白(HSP27)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同时通过RNA干扰抑制HSP27基因的表达,初步探讨沉默该基因对5-FU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大肠癌细胞中HSP27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5-FU对各细胞株的抑制率,分析各组细胞HSP27蛋白表达水平与IC50的关系。设计合成3对针对不同靶点的HSP27小干扰RNA,通过脂质体转染SW480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HSP27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HSP27-si RNA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沉默HSP27基因细胞对5-FU化疗敏感性的变化。结果:各组细胞中HSP27的表达水平与5-FU的敏感性呈负相关性。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有两对靶向HSP27-si RNA能有效抑制HSP27 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HSP27-si RNA转染可增强SW480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下调。HSP27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5-FU化疗药IC50值呈正相关。结论:靶向HSP27的si RNA能有效抑制大肠癌SW480细胞HSP27蛋白的表达,增强5-FU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黄崇杰刘长宝郑晨果蔡锚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27HSP27
吻合器痔核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讨吻合器痔核环切术(CS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对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肛肠外科住院的2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CSH治疗,即应用痔吻合器做双荷包,第一个荷包做在齿状线处,第二个荷包做在齿状线上方1~1.5cm的直肠黏膜处,手术切除痔核及直肠下端的黏膜,将远端留下的肛垫同近端直肠黏膜吻合。手术同时完成了痔的切除、悬吊、固定及血流阻断。结果显示,本组290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并发症:疼痛218例(75,17%),肛门下坠感75例(25.86%),轻度肛门失禁52例(17.93%),上述并发症在1周左右逐渐好转。术后随访15~36个月,成功随访240例(82.76%),复发3例(1.25%)(痔脱出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I度排便失禁1例,不影响正常生活。结果表明,CSH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操作简单、近远期疗效良好,安全性高,是可行的手术方式。
叶云奎蔡锚金纯徐永强胡万乐卢敏郑晨果严煌
关键词:齿状线肛垫
数字PCR检测血浆游离DNA方法的建立及在结直肠癌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技术定量检测血浆游离DNA(cf-DNA)含量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β-actin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dd PCR检测cf-DNA绝对定量方法,根据不同浓度标准品验证该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线性以及重复性。该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患者、33例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cf-DNA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EA、CA19-9水平,分析血浆cf-DNA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血清CEA、CA19-9水平的关系,并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本实验所建立的dd PCR方法能够检测低至10pg/μl的微量DNA模板,检测敏感度为0.29copies/μl;且在模板浓度为10pg/μl^10ng/μ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Y=-2.34+33.17X,R2=0.999);批内CV为9.85%,批间CV为11.04%。该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结直肠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cf-DNA水平分别为6700(3800~9925)、3100(2300~4000)、2500(1775~4000)copies/ml,结直肠癌组血浆cf-DNA水平显著高于结直肠良性肿瘤组(P=0.000)和健康对照组(P=0.000),而结直肠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结直肠癌患者血浆cfDNA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浸润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TNM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患者血浆cf-DNA水平与CEA(r=0.210,P=0.099)和CA19-9(r=0.125,P=0.233)无相关性。ROC曲线结果显示,以5300copies/ml为cut off值,cf-DNA诊断结直肠癌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931、73.3%和98.3%,高于CEA(0.762、51.7%、95.6%)和CA19-9(0.548、45.0%、82.0%)。结论建立了一种敏感、特异的dd PCR定量检测血浆cf-DNA的方法,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
刘平余玲玲王金丹蔡锚吴兆明郑晓群
关键词:结直肠癌CEACA19-9
应用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循环游离DNA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建立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技术定量检测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浆循环游离DNA(cfDNA)含量的方法,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设计β-actin基因dd PCR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条件优化建立cfDNA定量检测方法;用不同浓度标准品验证所建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线性及重复性;并用该法检测39例CRC患者与40例健康人群血浆标本,比较CRC患者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组血浆cfDNA浓度差异。结果所建方法无非特异性扩增,检测灵敏度为0.29 copies/μl,在模板浓度为10 pg/μl^10 ng/μl内线性良好(y=-2.34+33.17x,r^2=0.999),批内CV为9.85%,批间CV为11.04%;CRC患者血浆cfDNA结果 (7.20±5.15)copies/μl明显高于对照组(3.38±1.97)copies/μl(P<0.01);术后组血浆cfDNA浓度为(3.90±3.39)copies/μl,较术前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建立的dd PCR定量检测血浆cfDNA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CRC患者的临床决策和病程监控提供一种无创手段。
李绵绵蔡锚余坚刘平王金丹余玲玲
关键词:结直肠癌Β-ACTIN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