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秀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释“山少傅名言”:“为国者不可以忘战”被引量:4
- 2010年
- 《世说新语·识鉴》篇云:"晋武帝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山公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皆曰:‘山少傅乃天下名言。’后诸王骄汰,轻构祸难,
- 董慧秀
- 关键词:名言世说新语晋武帝诸王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曲靖实践探索被引量:4
- 2020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作为云南高原农业大市的曲靖,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机遇和困难并存。曲靖发展高原农业的基础扎实,但深度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客观因素多。只有抓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利好的机遇,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快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加快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等,才能助力曲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 程利董慧秀
- 西晋初封爵制度的演变被引量:2
- 2012年
-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即位为帝,成功实现了魏晋皇权的更替。为了奖励禅代功臣,巩固统治,晋武帝即位后就对咸熙元年创立的五等爵制进行改革。从咸熙元年到泰始元年五等爵制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封爵制就是统治者手中掌握的、为统治服务的一大法宝这一特性,同时也反映了司马氏从篡夺政权到巩固政权的政治使命的转变。
- 董慧秀
- 关键词:封爵制度
- 宗教背景下的傣族教育发展策略
- 2012年
- 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历史渊源和民俗积淀,已经融入傣族的民族精神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这样的宗教背景下贯彻教育与宗教分离的原则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寻找民族教育与宗教的结合点。要引导宗教力量,借鉴宗教教育,融合宗教文化,同时创新宗教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协调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增强傣族教育发展实效和突出民族教育发展特色。
- 程利董慧秀秦霖
- 关键词:宗教
- 从平吴功臣的处置看晋武帝对异姓权臣的防范
- 2012年
- 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力排众议,积极筹划平定孙吴、实现统一,但平定孙吴后,在平吴功臣的处置上,晋武帝是非颠倒,对真正的平吴功臣杜预、张华、王濬不是论功行赏,相反,却使他们因功受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魏晋禅代、权臣篡权的历史教训给晋武帝以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防范出现新的异姓权臣就成为晋武帝施政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 董慧秀
- 关键词:晋武帝
- 再析“羊祜亦党贾充论”
- 2012年
- 羊祜和贾充是活跃西晋政坛的两个核心人物,在一些政事的处理上,他们有矛盾,也有互助。历史上关于他们的关系也有不同说法,有人说是仇敌,也有人说是同党。本文通过对羊祜"密启留充"事件的细致梳理,从政治身份、政治处境、为官的个性和风格对贾充和羊祜进行分析比较后认为,羊祜和贾充都是司马氏旧臣和外戚,政治上都属于晋武帝所信任和重用的心腹重臣,但他们在为官行事的个性和风格上却是迥然有别,羊祜以清心寡欲、刚正不阿、谦逊退让著称,而贾充却因贪图权势、献媚求荣、察言观色而遭诟病。
- 董慧秀
- 关键词:羊祜贾充
- 司马氏宗王斗争的延续与两晋政权的交替被引量:1
- 2010年
- 西晋的宗王斗争并没有因"八王之乱"的结束而结束。晋愍帝被俘后,在司马氏晋政权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镇守建康的司马睿和占据关中的司马保没有联合起来共克时艰,却纷纷自称"晋王",为争做司马氏晋政权的继承人继续明争暗斗。司马睿为了谋求帝位,不惜以破坏北方抗胡来打击其政敌司马保。斗争的结果是司马保最终因无力抵御匈奴的紧逼而走向灭亡,司马睿得以坐上晋皇帝的宝座,不过司马睿即帝位就标志着两晋政权的交替,司马睿就是东晋政权的开国皇帝。
- 董慧秀
- 关键词:司马睿
- 多民族散杂居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曲靖实践研究
- 2025年
- 以曲靖市为例,深入分析多民族散杂居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路径和经验。系统梳理曲靖市在思想教育、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民生服务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实践及突出成效基础上,指出当前仍面临民族文化保护压力、社会融合差异化需求、经济发展不均衡和社会治理协同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提出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强化党建政治引领、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弘扬民族文化共融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等对策建议,为多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提供曲靖经验。
- 程利董慧秀
- 从平吴战争看晋武帝对异姓权臣的防范被引量:2
- 2012年
- 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力排众议,积极筹划平定孙吴实现统一,但在整个平吴战争中,从战争的筹划到平吴将帅的任命和指挥,晋武帝处处注意对异姓功臣的防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魏晋禅代、权臣篡权的历史教训让晋武帝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所以防范异姓权臣就成为晋武帝施政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 董慧秀
- 关键词:晋武帝
- 论晋武帝对异姓功臣的处置
- 该文没有遵循从士族与庶族、玄学与儒学分野的视角来研究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传统思路,而是回到对专制皇权体制下,皇朝伊始时期更具普遍性的政治关系——皇权与功臣的关系进行探讨.文章主要围绕西晋武帝对异姓功臣(主要就是禅代功臣...
- 董慧秀
- 关键词:晋武帝皇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