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双
- 作品数:52 被引量:58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上市建筑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评价——一种随机边界成本函数方法被引量:9
- 2010年
- 目前对于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研究大多数是在不存在X无效的假设下进行的。即认为企业始终是在它们的有效边界内的,因此对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也都是X有效的前提下的。本文试图采用一种成本非有效的随机边界成本函数,建立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对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评价。数据来源于深沪两市建筑业板块25家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年度报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建筑企业中同时存在着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而不存在X无效性假设条件下的估计结果使得规模经济值被提高。
- 范建双李忠富
- 关键词: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成本函数随机边界分析
- 农村不动产交易路径研究:基于城市住宅产权结构及交易制度
- 2022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土地制度的改革发展,我国住宅产权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住宅形成了多样的产权结构及丰富的交易制度,而农村不动产产权立法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导致其交易受限。因此,本文在分析城市不同类型住宅的产权体系及交易制度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农村宅基地不动产产权结构特征,提出“三权分置”政策背景下农村不动产交易路径:从所有权角度,落实所有权主体,以集体组织为媒介对农村空闲宅基地不动产进行上市交易;从资格权角度,明确资格权取得与退出机制,并扩大支配权能范围,设立宅基地使用权可出租的资格权机制,建立有偿、有限获取制度;从使用权的三方面入手,第一,开放宅基地使用权的权限范围,逐步放开宅基地流转对象的身份限制;第二,转化宅基地不动产土地用途性质,转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上市交易,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三,采用军产房模式,引入“宅基地法定租赁权”制度,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开辟一条新途径,真正使城乡真正融为一体,促进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
- 李国良鲁璇康佳燕范建双李怡凡
- 城乡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的双边效应被引量:10
- 2020年
- 文章基于199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城镇、农村老年人口的分组数据,采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检验二者对城镇化的影响,在比较二者影响大小和方向的基础上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产生负向影响,降低了城镇化水平10%;城镇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产生正向作用,提高了城镇化水平7.78%。整体而言,人口老龄化降低了城镇化水平2.22%,从而解释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城乡倒置”现象,即城镇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强化了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吸附作用。时间变化特征表明,城镇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相互作用的净效应呈稳步上升趋势,并且从2012年开始由负变正。居民受教育年限的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净效应随着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并由负变正。
- 范建双高骞周琳
-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随机前沿模型
- 建筑业产业集聚与住宅产业化耦合机制研究
- 在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住宅建造方式的低效率、高污染和高消耗等负面效应使得住宅产业化建造方式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业的产业集聚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住宅的产业化生产创造了契机.这也是建筑业产业集聚与住宅产业...
- 范建双虞晓芬
- 关键词:建筑业产业集聚住宅产业化
- 文献传递
- 浙江农村“三权”改革背景下农户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5
- 2016年
- 通过对浙江省某自然村农户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的实地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排序因变量模型,从农村"三权"改革的视角研究了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与"三权"政策、"三权"确权情况、承包地流转情况和农民家庭资源禀赋的关系,探寻影响农户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偏低,仅为23.33%;影响农户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的因素由高至低依次为对宅基地空间置换政策的了解程度、承包地是否流转出租、户主最高学历状况、房屋状况等级和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五类指标均对置换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认为为了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的空间置换,应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和农地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开展集中置换点选址的广泛调研,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将宅基地置换与承包地流转、集体资产股份权流转有机结合,建立"三权"改革的联动机制。
- 范建双虞晓芬
- 中国大型承包商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在对我国大型承包商的规模经济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随机边界分析(SFA)方法,对我国深沪两市25家上市大型承包商2003~2007年的规模经济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2种方法测算的规模经济性有一定差异:SFA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的大型承包商中存在普遍的规模不经济现象;而DEA的结果则表明了规模经济的普遍存在。SFA测算的规模经济值与企业的等级有一定关系,即承包商等级越高,规模不经济现象越明显;DEA测算的结果则表明承包商的规模经济性与企业的规模等级并无关联。
- 范建双李忠富
- 关键词:随机边界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大型承包商规模经济
- “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现实障碍与解决对策被引量:1
- 2025年
-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化转型的重要载体,通过工厂预制与现场组装的模式,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降低资源消耗,能满足“双碳”背景下建筑业低碳发展需求。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在政策驱动下渗透率持续提升,但标准化体系缺失、产业链协同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及市场接受度有限等问题制约装配式建筑规模化推广。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从多维度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加速建筑业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 范建双许璐媛
-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
- 基于利益共同体的老旧小区自主更新实践探索——以浙工新村为例
- 2025年
- 文章以浙江省浙工新村自主更新实践为案例,从“利益共同体”理论视角出发,探讨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成功路径与困境。研究指出,构建由权利主体、组织主体、实施主体和管理主体组成的利益共同体,是实现多元协同治理的关键。浙工新村的实践表明,在“政府引导、业主主体”原则下,依托自主更新委员会进行高效协商,结合政策创新与机制优化,能够有效提升改造效率与居民参与度。浙工新村在实践过程中,构建“民生改善—产权整合—长效运维”三位一体更新范式,通过组建自主更新委员会实现高效协商,通过居民出资,政府补贴,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来平衡各方利益。未来需进推动自主更新向“共同体共治”转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渐进式更新路径。
- 范建双
- 关键词:利益共同体城市更新
- 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环节弱化机理分析及其政策研究
- 国1978—2006年相关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每增加1千公顷,粮食产量将增加0.35万吨。可见,农田水利设施对农业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发...
- 徐淑红范建双
- 关键词:农田水利设施低效运行
- 中国建筑业组织结构问题研究
- 2009年
- 首先对我国建筑业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中外建筑业组织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建筑业组织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王莹莹范建双高丽敏
- 关键词: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