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旭东
- 作品数:26 被引量:85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途径介入手术与单纯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对比多途径介入手术与单纯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CVS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CVST患者,其中47例接受多途径介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41例接受单纯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组出院时、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1,2)、1.43±0.50,1(0,2)、1.04±0.33,1(0,1)、0.87±0.28,均低于对照组[2(1,2)、2.20±0.62,2(1,2)、1.59±0.49,1(0,2)、1.37±0.37,P均<0.05]。结论多途径介入手术治疗CVST疗效优于单纯抗凝,可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苏旭东姚冬静于江华刘增品周存河刘桂元
-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抗凝治疗
-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BAO)患者使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例ABAO患者资料。其均使用Solitaire AB型支架系统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分析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评估治疗90 d临床预后,分析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14/16)顺利完成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11例(11/16)患者的闭塞血管成功再通[改良的脑缺血治疗分级(m TICI)3级或2b级]。术中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事件,1例(1/16)取栓支架回收失败,1例(1/16)发生医源性夹层。术后90 d内随访共5例(5/16)患者死亡。存活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2.0±1.4)分。7例(7/16)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9例(9/16)患者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或死亡)。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性别、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颅脑CT后循环急性卒中预后早期评分(pc-ASPECTS)、就诊时昏迷发生率、就诊时偏瘫发生率、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进行的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ABAO患者,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可改善临床预后。
- 于江华史志勤苏旭东李鑫陈瑞卿赵立明尹阔场刘增品檀国军赵博朱梦楚冯晓红
-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机械溶栓
- 椎基底动脉取栓术中支架卡顿一例报道被引量:1
- 2020年
- 患者女性,50岁,主因"头晕伴左侧肢体麻木20 h,加重伴四肢不能活动4 h时"于2015年12月15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患者20 h前头晕,伴视物旋转及左侧肢体麻木。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给予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4 h前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四肢无力,不能言语,不能吞咽,复查头部CT仍未见明显异常,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冠心病史。体检:神志清楚,闭锁状态,双侧瞳孔直径3 mm,双侧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尚可活动,四肢肌力0级,双侧巴氏征阳性。诊断:(1)急性脑梗死(进展型卒中);(2)高血压3级(极高危);(3)2型糖尿病;(4)冠心病。
- 苏旭东姚冬静刘增品周存河于江华
- 关键词:脑卒中机械取栓血管内治疗
- 首诊于眼科双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 2022年
- 患者女性,68岁。主因“左眼肿胀,视物不清1个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门诊。患者1个月前被柿子砸伤左眼后出现左眼肿胀,视物不清,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诊为“左眼球钝挫伤”、“双眼结膜炎”,治疗1个月未见好转,视力进一步下降。既往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1mmHg=0.133kPa)。眼部检查,右眼最佳矫正视力0.3,左眼最佳矫正视力0.12;右眼眼压20.5mmHg,左眼眼压28.0mmHg;右眼球突出度14mm,左眼球突出度16mm;右眼外转活动受限,左眼外转、内转、上转活动均受限;左眼上睑遮盖角膜6mm;双眼球结膜血管迂曲扩张,左眼球结膜水肿,双眼角膜、前房及晶状体均未见异常。
- 苏晶李东晖段佳良于江华苏旭东刘丽娅尚庆丽殷志博
- 关键词:眼球突出度最佳矫正视力眼球钝挫伤眼科门诊
- 锥颅血肿碎吸术成功救治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高灌注脑出血患者一例报道被引量:1
- 2019年
- 高灌注损伤综合征(HS)是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脑水肿,严重者甚至出现脑出血。目前,高灌注脑出血仍是困扰神经介入医生的一大难题,临床尚无相关指南及规范指导其治疗,因此患者病死率较高。笔者所在医院结合临床经验采用锥颅血肿碎吸术成功救治一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高灌注脑出血患者并首次进行报道,以期为提高临床高灌注脑出血救治水平提供参考。
- 苏旭东刘增品周存河陈瑞卿于江华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高灌注脑出血锥颅血肿碎吸术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保护装置断裂1例
- 2018年
- 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有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转归已可媲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因此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治疗。
- 李鑫于江华周存河苏旭东赵鹏浩陈瑞卿刘增品
-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保护装置血管内治疗技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临床转归
- 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67例临床随访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合理的术后随访辅助检查手段。方法收集并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7例经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数据。结果球囊扩张式支架手术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8.51%(66/67)。症状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48%(3/67)。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支架内情况的辅助检查方式为经颅多普勒(TCD)或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为8.96%(6/67),TCD对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的检查结果同DSA的符合率为75.00%,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为2.99%(2/67),另外发现2例虽有支架置入脑血管相关区域再发卒中但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随访1年内支架相关区域症状性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10.44%(7/67)。结论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临床效果较好,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支架相关区域脑卒中发生率低。TCD是进行大脑中动脉支架术后随访的有效方式,可以对支架内再狭窄起到早期发现的作用,并且同DSA的一致率较高。
- 苏旭东刘增品周存河于江华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手术并发症经颅多普勒
- 全身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多种方式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疗效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使用全身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多种方式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经DSA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动脉内微导管溶栓治疗。留置微导管3~14 d,尿激酶用量1万~2万U/h,13例加用球囊扩张,1例加用支架辅助治疗。分析影像学资料及6个月电话随访结果。以改良Rankin量表(mR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预后。结果 52例患者入院全脑DSA示上矢状窦血栓34例、横窦-乙状窦移形区血栓31例、下矢状窦血栓2例、直窦血栓3例、皮质静脉血栓14例。出院前复查造影示静脉窦完全通畅9例,大部分通畅42例,部分通畅1例,出院时症状减轻、神经功能评分好转48例,无明显变化3例,加重1例。对治疗前后mRS及NIHS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45、3.03,均P<0.05)。6个月电话随访48例患者未出现静脉窦血栓相关症状,3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因外伤致颅内出血死亡。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可作为内科抗凝无效患者的备选治疗方案。
- 赵鹏浩周存河于江华苏旭东王姣刘增品
-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介入治疗尿激酶抗凝
- 冠心病冠脉旁路移植术前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前对狭窄的颈动脉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共收集了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7例颈动脉狭窄合并严重冠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3例,女性4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6.4±8.1)岁,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冠脉三支病变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单侧34例,双侧3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在支架置入后7~13d,平均(9.4±2.2)d内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及6个月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及冠脉旁路移植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出现心率、血压下降10例,对症治疗后好转,围手术期无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随访6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冠脉旁路移植术前7~13d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解决颈动脉重度狭窄安全有效,能提高此类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生活质量。
- 赵鹏浩周存河于江华苏旭东刘增品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冠脉旁路移植术颈动脉窦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1年
- 颈动脉狭窄作为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备受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首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也是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案之一,尤其对于CEA高风险患者,CAS为最佳治疗手段。CAS具有侵入性较小、患者不适感更低以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CAS后支架内再狭窄(ISR),ISR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缺血性卒中复发等临床事件密切相关。作者就CAS术后ISR形成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其预防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李中中苏旭东刘琳刘晓云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支架内再狭窄缺血性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