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ystatin E/M or CST6),又称胱抑C,最初是从转移性乳腺癌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作用的新基因。有研究发现CST6基因在浸润性乳腺癌、宫颈癌、转移性前列腺癌以及神经胶质脑瘤中表达均有下调,具有抑癌基因的潜能,并且还发现造成该基因表达下调的原因除了基因突变、基因缺失以外,表观遗传修饰的作用更为普遍,而且后者导致的基因沉默可以通过药物逆转。现今有一些关于CST6与癌症发生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综述了CST6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其异常甲基化与癌症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有望为揭示肿瘤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目的评价高龄危重症患者在不同的输血启动阈值下的临床输血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老年重症监护室(ICU)行红细胞输注治疗且年龄>70岁的高龄重症患者共144例,按照不同输血启动阈值,将患者分为限制性输血组(输血前Hb<70 g/L)77例和开放性输血组(输血前Hb 70~100 g/L)67例。2组患者进ICU时做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预估死亡率和一般资料采集;收集记录患者在ICU内输血情况(输血前Hb、输红细胞总量及次数、输血后Hb)。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2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匹配,匹配后再进行临床转归的比较和分析。结果PSM匹配后有52对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后的限制性输血组与开放性输血组相比:2组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APACHEⅡ评分>20分病例、预估死亡率、基础疾病发生率以及原发性疾病等2组间均具有可比性(P>0.05);2组患者在ICU内红细胞输注次数和输注量(U)分别为7.77±4.73 vs 12.19±10.41、11.64±7.65 vs 19.14±16.14(均为P<0.05),在ICU输红细胞前后Hb(g/L)为59.92±5.98 vs 77.44±8.60、77.88±17.21 vs 87.56±15.23(均为P<0.05);临床转归方面,ICU停留时间(d)39.56±36.80 vs 40.10±49.29、3周内病死率(%)21.2 vs 21.2、住院期间病死率(%)46.2 vs 53.9、APACHEⅡ评分≤20分病死率11.5 vs 1.9、重症感染发生率(%)78.8 vs 73.1、心力衰竭发生率(%)57.7 vs 44.2,肺水肿发生率(%)26.9 vs 19.2,2组患者之间均无差异(均为P>0.05)。结论高龄ICU患者可以耐受更低的输血阈值,采取限制性输血策略,能够减少了输血总量,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并且取得与开放性输血策略相当的输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