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振华

作品数:49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0篇图像
  • 15篇成像
  • 13篇荧光
  • 12篇分子
  • 10篇肿瘤
  • 9篇近红外
  • 9篇红外
  • 8篇白光
  • 8篇成像系统
  • 7篇影像
  • 7篇网络
  • 7篇分子影像
  • 5篇吲哚菁绿
  • 5篇细胞
  • 5篇脑胶质瘤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瘤
  • 4篇多模态
  • 4篇手术
  • 4篇光信息

机构

  • 44篇中国科学院自...
  • 8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49篇胡振华
  • 41篇田捷
  • 7篇董迪
  • 4篇杨鑫
  • 3篇屈晓超
  • 3篇梁继民
  • 3篇刘俊廷
  • 3篇宋天明
  • 2篇张帆
  • 2篇朱守平
  • 2篇陈多芳
  • 2篇杨卫东
  • 2篇赵凤军
  • 2篇王坤
  • 2篇汪静
  • 2篇陈雪利
  • 2篇马晓伟
  • 2篇张树栋
  • 2篇李聪叶
  • 1篇李楠

传媒

  • 4篇中华核医学与...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激光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科研信息化技...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10篇2023
  • 1篇2022
  • 10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红外二区荧光断层成像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红外二区荧光断层成像系统,该系统包括:结构信息采集模块,结构信息采集模块发出X光子束,获取样本的空间结构图像;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发出白光和激光,照射样本后分别得到白光图像和荧光图像;光信息采集模块,光信息...
田捷蔡美山胡振华张泽宇
文献传递
三维荧光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荧光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可以应用于手术导航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针对同一病灶区域的二维荧光图像与三维点云数据;基于多个像素点和多个初始数据点,将二维荧光图像和三维深度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初始三维荧光...
田捷胡振华裴子郁史小静鲍杰肖安琪
基于核素放射激发荧光断层成像的肿瘤检测新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分子影像是一种新型医学成像方式,在21世纪初逐步兴起。CLI作为新型分子影像手段已广泛用于肿瘤诊断、疗效评估及分子探针体内代谢检测等方面。然而,其存在信号强度微弱、组织穿透性有限两大瓶颈问题。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基于核素放射激发荧光断层成像的肿瘤检测新技术项目”获批,该项目通过稀土掺杂荧光纳米探针实现了新型核素放射激发荧光断层成像,成功实现了核素.光学双模式成像,在保留CLI高信噪比优势的前提下增强了信号强度,提高了组织穿透性,为解决其应用的两大瓶颈问题提供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微小肿瘤的早期高灵敏检测.现介绍如下。
胡振华田捷
关键词:断层成像肿瘤检测荧光核素分子影像
吲哚菁绿标记的荧光实时显影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评估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标记的荧光实时显影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由单一术者所行25例患者ICG标记的近红外荧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通过荧光显影,精准定位肿瘤,辨认切缘,并在实时显像下完整切除肿瘤,其中1例为双肾肿瘤,共进行26例次手术。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范围)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男19例,女6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54岁,体重指数25.4(20.0~35.4)kg/m^2,肿瘤位于肾上极11个(42%)、中部6个(23%)、下极9个(35%),肿瘤大小为2.75(1.30~5.20)cm,R.E.N.A.L评分为7.5(5.0~10.0)。肿瘤术前临床分期:T1aN0M023个(88.5%),T1bN0M02个(7.7%),T2aN0M01个(3.8%)。结果:25位患者共行26例次手术,患者术中注射ICG无过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术中输血和中转开放者,所有手术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为136(50~247)min,热缺血时间为14(7~30)min。术中估计失血量为50(10~400)mL,住院日为5.5(3.0~31.0)d。术后出现肾周血肿1例,尿漏1例,呼吸衰竭伴下肢静脉血栓1例,经相应治疗后均痊愈,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为4~10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ICG标记的荧光实时显影技术应用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有助于肿瘤的精准定位和切除。
张树栋洪鹏王滨帅邓绍晖张帆陶立元曹财广胡振华马潞林
关键词:吲哚菁绿肾部分切除腹腔镜
基于深度学习的淋巴结转移影像分析系统、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属于图像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淋巴结转移影像分析系统、方法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很好地针对非小细胞癌图像进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无创预测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包含病灶微环境的待分析CT图像,...
田捷董迪李海林胡振华王思雯胡朝恩
基于Unet迁移学习的胃印戒细胞癌图像智能分类系统
本发明属于医学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Unet迁移学习的胃印戒细胞癌图像智能分类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因胃癌病灶形状不规则、特征提取质量低,导致胃印戒细胞癌图像分类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感兴趣区域提取模块...
田捷董迪李聪胡振华杨鑫胡朝恩
文献传递
基于局部连接网络的光学断层肿瘤定位系统、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局部连接网络的光学断层肿瘤定位系统、方法和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数理模型的近似求解造成误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待检测部位的CT结构图像;构建待测对象肿瘤原位模型,通过光学相机获...
田捷胡振华张笑宁郭李爽张泽宇
高灵敏度契伦科夫发光成像系统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2015年
契伦科夫发光成像技术(Cerenkov luminescence imaging,CLI)可以实现核素的在体光学成像,具有灵敏度高,价格低廉和易于开展等优势。但由于契伦科夫光信号微弱,且主要集中在蓝紫光波段生物组织穿透性差等因素,造成了契伦科夫光信号难于采集。目前尚没有针对CLI的特异性成像系统。为更好地采集契伦科夫光信号,本文介绍了一套自主研发的高灵敏度CLI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采用电子倍增耦合器件(electron multiplying charge-coupled device,EMCCD)相机耦合大光圈光学镜头作为信号采集模块,研发成像控制软件和图像融合软件以提高系统操控性和成像精度。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可采集到1μCi的18F-FDG产生的契伦科夫光信号,显著提高了信号采集的灵敏度。在体的肿瘤成像研究进一步表明该系统在活体契伦科夫光成像的优势。
包成鹏刘侠胡振华宋天明徐敏田捷
关键词:成像系统高灵敏度
光学分子影像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光学分子影像成为近年来医学影像学研究中的新兴热点之一,其以靶向性的分子影像探针为先决条件,以新兴成像模态为发展特色,以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为核心内容,以分子影像手术导航为应用出口,在预临床和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在分子影像探针方面,靶向性的光学分子影像探针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与应用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契伦科夫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学分子成像模态,可以实现肿瘤的高灵敏早期检测与精准定位。在多模态分子影像方面,以光学为核心有机融合结构与代谢信息的多模态分子成像技术成为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前沿,研发实现结构、功能和分子影像数据的同机获取的光学多模态分子影像成像设备,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更精细、更全面的生理病理信息。在分子影像手术导航方面,光学分子影像作为一种非入侵式的成像技术,实现手术过程中对肿瘤及病灶组织边界的实时、精准定位,有效的为外科医生提供辅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总之,光学分子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疾病的精确诊断与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田捷董迪惠辉迟崇巍尚文婷胡振华臧亚丽梁潇
关键词:手术导航
基于深度学习的脑胶质瘤荧光图像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
本发明属于图像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脑胶质瘤荧光图像分析方法、系统和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图像分析方法难以快速识别出手术中的肿瘤组织,难以辅助医生完成精准切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标本荧光图像作为待测图像...
田捷胡振华沈碧螺史小静曹财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