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艳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4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音乐
  • 4篇舞蹈
  • 3篇校园
  • 2篇形式美
  • 2篇音乐课
  • 2篇语言
  • 2篇内容美
  • 2篇文化
  • 2篇文明
  • 2篇舞蹈语言
  • 2篇舞蹈作品
  • 2篇校园精神
  • 2篇校园精神文明
  • 2篇教育
  • 1篇地方戏
  • 1篇地方戏曲
  • 1篇信心
  • 1篇学生综合素质
  • 1篇学生综合素质...
  • 1篇艺术

机构

  • 10篇福建教育学院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社会科学...

作者

  • 11篇肖艳华
  • 1篇刘凤琴
  • 1篇郑斯扬
  • 1篇吴蔚
  • 1篇陈娜娜

传媒

  • 6篇福建教育学院...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海峡科学
  • 1篇福建基础教育...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郑小瑛及其交响人生的精神特质被引量:1
2022年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的郑小瑛,其音乐环境、音乐理念、音乐实践、音乐精神凸显独特的精神特质;郑小瑛在长达七十余年的指挥生涯中,对于歌剧和交响乐的教学及指挥实践,真实体现了这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指挥家的交响人生。
肖艳华
关键词:中国音乐家歌剧指挥交响乐精神特质
新形势下音乐艺术教育的路径抉择被引量:4
2015年
中国音乐艺术教育经历了艰难发展历程后,逐步克服了教育资源不尽合理,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社会对音乐艺术认识不足等现实问题,普及面日趋广泛,新兴媒介运用更加深入。新形势下音乐艺术教育必须把握音乐艺术教育脉络走向,尊重感性、注重实践、紧贴时代、融合发展、服务社会,力促音乐艺术教育与音乐艺术内涵有机融合。
肖艳华卢珊珊吴贞
关键词:音乐艺术教育人文
失范空间的文学意象重构——评王华边地叙事的抒写旨趣被引量:1
2022年
贵州仡佬族小说家王华的边地叙事开拓了文学中的乡村意象。她把道德失范引入假想性和象征化的纯文学写作中,并后设了一个异质的乡村空间。这个失范的空间隐藏着令人心忧的破坏力,给乡村的主体精神造成了致命的伤害。王华把对现实问题的探讨扩展到乡村文化的思辨上。其中的理论构想、思考洞见和艺术形式,对于探索传统和道德、性别和欲望、正义和文明的关系提供了实验性的材料。由此,我们得以在人和社会的关联中进行反思,在反观城乡变迁的具体情境中突破现实问题,致力于创建积极的人类精神和实践品格。这是王华边地叙事的抒写旨趣,也是她作为一个乡土写作者的理想情怀。
肖艳华郑斯扬
关键词:伦理乡土写作
舞蹈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被引量:1
2013年
舞蹈课是一门普及型课程,教学不受学生年龄、天赋的限制,对教学条件、环境没有特殊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地组织舞蹈课堂教学,从观察、模仿、想象诸方面开启学生多元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当前,舞蹈教学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需要加以改革,舞蹈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本文旨在着眼于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在体验式的舞蹈学习中解放肢体,培养自信心、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肖艳华
关键词:舞蹈教学自信心想象力创造性思维
论校园舞蹈作品中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以舞蹈《追梦的女孩》创作为例
2014年
校园舞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性,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喜爱。本研究剖析现代中学生本真的心理个性,阐述校园舞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教育作用,并以舞蹈《追梦的女孩》为例子,探究创作中如何开展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和语言运用,以及校园舞蹈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高度统一。
肖艳华
关键词:内容美形式美舞蹈语言校园精神文明
数字技术赋能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机遇与创新策略研究
2025年
该文聚焦数字技术赋能音乐教育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对福建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调研,深入剖析其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如师资不足且分布不均、教学资源分配失衡、课程设置与实施创新困难、传统教学方法滞后、学生实践活动受限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构建数字音乐教育生态系统、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优化评价体系,以及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等策略,旨在推动音乐教育借助数字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与创新能力。
肖艳华
关键词:数字技术音乐教育教育发展
审美赋能与文化传承:地方戏曲进校园的双重价值探析
2025年
校园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地方戏曲进校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地方戏曲进校园的意义与当代价值,分析当前地方戏曲进校园美育工作的现状与挑战。基于审美赋能价值提出加强戏曲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设定教材教法、搭建多元化平台等策略;基于文化传承价值提出结合地方文化充分挖掘育人元素、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换、借助数字化浪潮进行技术革新等策略。
刘凤琴陈娜娜吴蔚肖艳华
关键词:地方戏曲校园文化传承
大数据时代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模式探讨被引量:4
2020年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不仅重组着当下的社会结构,同时也在重塑着人们对教育的认知理念。对于中小学音乐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学生美育以及创新力培养的要求。因此,文章尝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从借助技术优势、巧用歌唱平台以及创新学情评价等方面入手,对大数据时代下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模式展开探讨。
肖艳华郑立铭林秀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小学音乐课堂
浅析校园舞蹈作品中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以舞蹈《追梦的女孩》创作为例
校园舞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性,在这样一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里,校园舞蹈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喜爱。本文首先剖析现代中学生本真的心理个性,阐述校园舞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教育作用,并以舞蹈《追梦的女孩》为例子,从创作中如...
肖艳华
关键词:内容美形式美舞蹈语言校园精神文明
文献传递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甲戏艺术融入高中音乐课程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传统文化饱含着民族的历史和先民的精神和智慧,传统戏曲的学习能让大众更加了解祖先,集成先民的智慧。高甲戏艺术作为闽南戏曲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区域性文化特征。如何将高甲戏艺术融入高中音乐课程来进行传承,是值得一线音乐教师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在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过程中,应将其融入高中相关课程或教学内容,推进高甲戏艺术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将其融入高中音乐课程落地生根,让学校成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
肖艳华邱黎苑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