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福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统一战线学会招标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职业
  • 1篇大学生职业生...
  • 1篇大学生职业生...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凋亡检测
  • 1篇动功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学法
  • 1篇学生职业生涯
  • 1篇学生职业生涯...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战线
  • 1篇战线工作
  • 1篇职业生涯
  • 1篇职业生涯规划

机构

  • 6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6篇耿福
  • 3篇张文丽
  • 2篇李倩
  • 2篇郭静
  • 2篇张海芳
  • 1篇王瑞敏
  • 1篇彭海兵
  • 1篇曹艳芳
  • 1篇秦丽娟
  • 1篇张瑞
  • 1篇刘国荣
  • 1篇朱莹
  • 1篇付秀英
  • 1篇白静

传媒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分析仪器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往往是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问题行为发展而来的。研究显示,犯罪青少年存在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大多染有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如吸烟、饮酒、打架、看黄色视刊等。家庭作为个体重要的生活场所和社会化动因,是青少年犯罪的公认的影响因素之一。
张海芳耿福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环境心理健康犯罪青少年
植入式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一门集理论型、实践型、经验型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背景知识、色彩图案、哲理案例、互动体验的植入,充实优化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启迪学生思想、更新学习观念以及差异化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职业规划学习需求。
耿福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
热处理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明确热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热处理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动物脑缺血10 min再灌注后12 h时脑组织内HSP70的表达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的活力。结果:热处理组的SOD活性及HSP70蛋白的表达于缺血再灌注后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DA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热处理诱导产生的HSP70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热处理可能是通过HSP70清除脑组织自由基和修复脑组织损伤蛋白质,进而实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瑞付秀英张文丽彭海兵耿福曹艳芳白静秦丽娟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缺血再灌注损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功能被引量:1
2013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方面全面引导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团结广大统战对象、凝聚民主党派才智的粘合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创新动力和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则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主体和客体都具有明确的规范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引导、规范、凝聚和创新功能。
耿福张海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统一战线
应用多参数技术方法对脑缺血皮质区神经细胞凋亡的检测
2015年
随着生物科学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对细胞凋亡认识的不断深入,在细胞凋亡确认过程中,若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检测会出现一定概率的假阳性,往往需要采用多参数技术方法相互印证。本实验结合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显微镜的检测技术及原理,通过多技术相结合观察判断了急性脑缺血皮质神经元细胞凋亡,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张文丽朱莹王瑞敏李倩郭静刘国荣耿福
关键词:脑缺血凋亡检测
大鼠弥漫性脑创伤对神经运动功能及听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鼠弥漫性脑创伤后神经运动功能及听觉脑干反应(ABR)的影响。方法采用Marmarou's法建立大鼠弥漫性颅脑创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创伤后6,24,48h组,在各时相点测试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及ABR各波潜伏期变化。结果弥漫性脑创伤后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创伤前,伤后24h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最低。创伤后各时相点ABR的各波潜伏期延长,Ⅰ~Ⅲ波间期明显高于创伤前。结论通过分析脑损伤后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及ABR反应的关系探讨听觉通路损伤的程度及听力损伤的类型。
张文丽郭静李倩耿福
关键词:脑创伤神经运动功能听觉脑干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