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玉菊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性
  • 1篇多形性腺瘤
  • 1篇型胶原
  • 1篇性病
  • 1篇修复骨缺损
  • 1篇严重胫腓骨骨...
  • 1篇严重胫腓骨开...
  • 1篇异位妊娠
  • 1篇阴道
  • 1篇诊断异位妊娠
  • 1篇妊娠
  • 1篇肾绞痛
  • 1篇尿路结石
  • 1篇平扫
  • 1篇缺损

机构

  • 6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大庆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罗玉菊
  • 3篇姜屿
  • 2篇张春玲
  • 1篇潘丽霞
  • 1篇闫妍
  • 1篇孙伟
  • 1篇袁莉
  • 1篇刘春鹤
  • 1篇李娜
  • 1篇耿长辉
  • 1篇董宁
  • 1篇韩露
  • 1篇包丽丽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声检查在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超声声像图,总结其声像图特征,为两者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经病理确诊的2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18例Warthin瘤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表现特征。结果:大多数多形性腺瘤为低回声,回声均匀一致,或呈小分叶状,后方回声增强,周边型血流。而Warthin瘤多呈椭圆形,内部常伴有囊性成分,为内在型血流。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在声像图上有些相似,容易误诊。超声检查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的治疗及手术方案提供鉴别依据。
张春玲潘丽霞耿长辉袁莉董宁罗玉菊
关键词: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阴道超声技术与传统经腹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诊断异位妊娠采用阴道超声技术与传统经腹B超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44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诊治资料,选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均采用阴道超声技术与传统经腹B超诊断,结果分别纳入A组、B组。结果 B组符合诊断率72.72%(32/44),A组符合诊断率95.45%(42/44),B组附件包块、胚芽、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假孕囊检出率低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诊断异位妊娠采用阴道超声技术的效果更为理想。
罗玉菊韩露孙伟刘春鹤袁丽闫妍
关键词:异位妊娠
经腹壁超声、CT平扫对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经腹壁超声、CT平扫对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的诊断价值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患者8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经腹壁超声、CT扫描结果比较。结果经腹壁超声检查对肾绞痛尿道结石患者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0.23%、64.63%、71.95%,CT检查肾绞痛尿道结石患者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24%、96.34%、96.34%。CT检查对肾绞痛尿路结石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经腹壁超声检查(P<0.05)。CT检查(超声)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76.66%(23/30),CT检查(超声)对输尿管中段的诊断准确率为38.46%(5/13),CT检查(超声)对输尿管下段的诊断准确率为79.48%(31/39);超声检查(CT)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96.66%(29/30),CT检查对输尿管中段的诊断准确率为100%(13/13),CT检查对输尿管下段的诊断准确率为94.87%(37/39)(P<0.05)。结论对于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患者,采取CT检查的方法较腹壁超声检查有明显优势,对结石具体部位检查准确率较高。
高双罗琼刘明楠罗玉菊
关键词:经腹壁超声CT平扫急性肾绞痛
B超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意义与超声特征
2019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采用B超诊断的意义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庆油田总医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55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治资料,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均采取B超诊断,对比病理结果,分析超声特征。结果本组55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结节性甲状腺28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囊肿5例、甲状腺癌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B超检查结果:结节性甲状腺26例、甲状腺腺瘤13例、甲状腺囊肿4例、甲状腺癌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诊断符合率92.85%、81.25%、80.00%、25.00%、100.00%,整体诊断符合率83.63%(46/55)。有声晕:结节性甲状腺5例、甲状腺腺瘤13例、甲状腺囊肿3例、甲状腺癌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占比17.85%、81.25%、60.00%、25.00%、100.00%。结论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采用B超诊断,诊断符合率较高,可对患者病灶良恶性进行有效鉴别,可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罗玉菊姜屿刘明楠韩高娃张春玲李娜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性病变B超超声特征
rOGP对自体颗粒骨复合胶原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rOGP对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Ⅰ型胶原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42只健康大耳白兔,于一侧桡骨制成长1.5cm骨缺损模型,植入200mg自体微小颗粒骨与0.2ml胶原的复合物;随机分为A、B2组,A组每天耳缘静脉注射rOGP 0.5ug/kg;B组每天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8、12周进行骨密度测定:12周进行生物力学检查。另取8只仅加入0.2ml胶原作为空白对照组C组。结果:X线和组织学检查A组成骨效果优于B组。8、12周骨密度测试结果显示A组的骨密度值高于B组。12周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显示:3点弯曲实验结果表明A组极限强度值明显高于B组,而且A组的弯曲刚度也好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因髓腔再通时间早,骨改建塑形更完善,新生板层骨的成熟度亦较高,耐受应力情况也更好。C组则不能产生骨性愈合。结论:本实验显示了全身应用rOGP对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Ⅰ型胶原对兔骨缺损有修复作用,并且要优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Ⅰ型胶原的成骨效果。
姜屿罗玉菊
关键词:I型胶原
外固定支架在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的应用效果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4年1月至10月收治的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别应用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总结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经验。结果外固定治疗组优良率达93.9%,并发症发生率为20.5%,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内固定治疗组的83.3%、2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可显著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姜屿罗玉菊包丽丽
关键词:严重胫腓骨骨折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支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