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致癌
  • 2篇上皮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基因
  • 2篇癌基因
  • 2篇癌旁
  • 2篇癌旁上皮
  • 1篇亚硝胺
  • 1篇致癌物
  • 1篇人食管癌
  • 1篇人胎
  • 1篇人胎儿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头状瘤病
  • 1篇乳头状瘤病毒
  • 1篇食管肿瘤
  • 1篇胎儿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罗凤歧
  • 3篇李华川
  • 3篇陆士新
  • 2篇崔小邢
  • 2篇姜伟
  • 1篇谢建国
  • 1篇胡小年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食管癌和癌旁上皮中抗癌基因(Rb基因)的研究
1990年
细胞原癌基因与抗癌基因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或抗癌基因的丢失(或失活)均可导致细胞癌变,我们曾在林县食管癌和癌旁上皮中发现C-myc,HER-1和H-ras癌基因的扩增与表达,本文探索抗癌基因(Rb基因)在食管癌变中的作用,我们对21例食管癌组织和43例癌旁上皮DNA,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EloRI,BamHI,MspI,Hpa Ⅱ酶切DNA,并与0.9kb和3.8kb的Rb基因探针分别进行核酸杂交。
李华川陆士新姜伟罗凤歧崔小邢冯骆
关键词:抗癌基因RB基因细胞癌变核酸杂交环境致癌物
食管癌和癌旁上皮中乳头状瘤病毒的检测被引量:19
1995年
作者从河南林县收集了87例外科手术的食管标本,包括35例食管鳞状上皮癌及52例食管癌旁上皮(肉眼未见肿瘤)。用Southernblot法(HPV16与18型探针)和PCR方法(HPV的公共引物)分析了上述标本中HPVDNA的存在,并以胎儿食管上皮DNA和外阴癌DNA(含HPV6型)作为对照。结果显示:Southernblot与PCR方法未检查出任何一例食管癌或癌旁上皮组织中有HPV16型、18型和其它类型HPVDNA的存在。因此,HPV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林县食管癌的高发病率可能和其它因素如亚硝胺有关。
陆士新罗凤歧李华川林毓纯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发生
亚硝胺诱发人胎儿食管上皮癌和人食管癌基因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我们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在关键技术上,利用癌基因激活的原理和亚硝胺器官亲和性的特点,创造性地把体内外诱癌的方法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设计了新的诱癌方法,用亚硝胺成功地诱发了人胎儿食管上皮癌。为化学致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为证实亚硝胺是人类肿瘤病因因素提供直接证据。
陆士新崔小邢姜伟李华川罗凤歧胡小年谢建国
关键词:人胎儿癌基因人食管癌亚硝胺化学致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