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实
-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化学工程更多>>
- 改性竹原纤维的苏木染料染色被引量:19
- 2007年
- 采用自制季铵盐阳离子改性剂对竹原纤维织物进行改性,随后用天然苏木染料进行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及单因素分析,优化得到竹原纤维织物阳离子改性和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前者为:改性剂50 g/L,NaOH15 g/L,浴比1∶30,温度70℃,时间60 min;后者则为:染料萃取液90 mL/L,pH值7,浴比1∶40,温度80℃,时间45 min。比较改性与未改性染色试样表明,竹原纤维织物经化学改性后,大大提高了苏木染料的染色性能。
- 吴坚罗丹实崔永珠
- 关键词:染色天然染料化学改性织物竹纤维
- 苏木染料用于阳离子改性竹纤维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 本文对阳离子改性竹纤维织物采用天然植物染料苏木染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优化了竹纤维织物阳离子改性和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处理对提高天然苏木染料在竹纤维织物上的染色性能有明显效果.
- 罗丹实吴坚王文生
- 关键词:竹纤维织物染色性能正交实验
- 文献传递
- 阳离子改性竹原纤维织物的苏木染色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优化了竹纤维织物阳离子改性、直接染色和不同媒染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处理对提高天然苏木染料在竹纤维织物上的染色性能有明显效果,同时媒染固色后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罗丹实崔永珠吴坚
- 关键词:染色天然染料竹纤维织物阳离子改性媒染
- 谈党政干部的政德建设
- 2015年
- 领导干部的政德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都起着举足轻重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从政之德,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曹秀平罗丹实邓楠邓桂瑜朱启明郭鹏瑛
- 关键词:领导干部政德
- 天然染料姜黄用于竹纤维织物染色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7年
- 初步探索了竹纤维织物用天然植物染料姜黄的染色过程,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姜黄染料萃取和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姜黄染液用量80 mL/L,pH值5,反应温度80℃,染色时间45 min,浴比14∶0时上染竹纤维织物可以获得良好的染色效果和色牢度.
- 罗丹实吴坚崔永珠王文生
- 关键词:染色天然染料竹纤维织物
- 北方寒区农村能源致富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 2008年
- 随着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推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村能源致富模式就是以农村农户庭院为依托,以太阳能为主要动力,以沼气为纽带,以取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生产致富模式。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把太阳能、户用沼气及节能技术与产品进行合理组装配套,
- 陈劼赵刚罗丹实
- 关键词:农村能源建设致富北方寒区庭院经济
- 竹纤维织物的阳离子改性及其苏木染料染色性被引量:5
- 2006年
- 对纤维素纤维阳离子改性,是提高染料利用率的有效方法。本文报道了将阳离子改性剂用于竹原纤维织物并采用天然苏木染料染色的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到了其改性和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条件,可以显著提高天然苏木染料在竹纤维织物上染色效果和色牢度。
- 罗丹实邓丽丽赵明
- 关键词:阳离子改性染色植物染料竹纤维织物
- 浅析PDCA模式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 2020年
- 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关注度日益增强,高校教学管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的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有着密切联系。本文通过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给高校教学管理提供参考,保障其达到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
- 刘彦兵冯伟李莉萍罗丹实
-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
-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教学秘书工作之浅谈
- 2019年
- 研究生教学秘书是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基层执行者,是学校教学建设的基本队伍之一。新形势下,研究生教学秘书队伍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对保障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至关重要。该文从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和研究生教学秘书之于教学管理的特点全面分析了研究生教学秘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在新形势下研究生教学秘书如何做好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 李莉萍刘彦兵冯伟罗丹实
-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秘书教学管理服务性
- 赋能中国文化的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22年
-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价值源泉,在认清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基础上,挖掘中国文化中的德育元素,借鉴中国学生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理论进行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的教育,构建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体系,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友人,增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 王超罗丹实
-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