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病房院感防控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 2020年
- 评价新生儿病房院感防控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38例进行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精细化管理,就两组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评分展开精细化管理价值评价。结果:组间比较,研究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更低,空气清新度、床铺卫生、奶瓶消毒、其他物品消毒管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可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风险、提高新生儿病房卫生和护理质量,对新生儿病房院感防控整体质量的提升多有裨益,建议普及和推广。
- 方晓云蒋维娜童琳丁翠梅吴云霞
-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
- 分析护理管理对初产妇会阴侧切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 2020年
- 剖析护理管理在初产妇会阴侧切和新生儿窒息风险降低管理中的实践途径和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31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常规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针对性护理管理,统计两组会阴侧切率、会阴撕裂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会阴侧切率、会阴Ⅱ度、Ⅲ度撕裂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处于较低水平(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管理可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和撕裂风险,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可靠措施,应用前景可期。
- 童琳丁翠梅蒋维娜方晓云齐家珍
- 关键词:护理管理初产妇会阴侧切会阴撕裂新生儿窒息
- 隔药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肢体痉挛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隔药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肢体痉挛的治疗作用,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肢体痉挛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康复中心住院的脑卒中后上肢肢体痉挛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内科治疗下,分别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隔药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评估痉挛程度,表面肌电图评估患侧肱二头肌肌张力、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痉挛程度MAS较治疗前降低(P<0.05)、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痉挛程度MAS低于对照组(P<0.05),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肱二头、肱三头RM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肱二头、肱三头RMS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下,隔药灸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上肢肢体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 丁翠梅童琳吴云霞王一楠闫冰莹郑永明
- 关键词:脑卒中隔药灸康复训练肌张力
- 无痛分娩联用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 2020年
- 观察联用无痛分娩护理和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无痛分娩产妇286例进行对照研究,以入院登记簿随机分组,研究组实施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针对性护理,常规组进行常规无痛分娩护理,对比两组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疼痛评分,就护理结局评价无痛分娩联用缩宫素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更短,产后2h出血量更少,疼痛评分更低(P<0.05)。结论:在分娩活动中,联用无痛分娩技术和缩宫素护理干预可切实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缓解疼痛刺激,对产后康复有利,可示范普及。
- 唐艳青张会侠童琳刘淑娜葛彩芳
- 关键词:无痛分娩缩宫素缩短产程针对性护理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缺陷减少和满意度提升中的应用分析
- 2020年
- 剖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践途径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急诊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数据差异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急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有所增加,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急诊护理缺陷发生风险,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与维系有益,应用前景可期。
- 蒋维娜方晓云吴云霞童琳杨冬梅
-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急诊护理管理护理缺陷满意度
- 人文关怀性产房护理对产妇的影响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对产妇给予人文关怀性产房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56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81例以及对照组75例分娩产妇分组依据为产房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一般护理+人文关怀护理;通过对比疼痛评分以及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突出人文关怀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同对照组分娩产妇比较,观察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于分娩产妇,在实施产房护理的过程中有效应用人文关怀,可以将产妇分娩后疼痛症状显著缓解,最终将分娩产妇的预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童琳齐家珍
- 关键词:人文关怀产房护理产妇
- 实施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实施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70例初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85,采用常规产前门诊宣教)和干预组(n=85,采用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干预组会阴侧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er评分≤7分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可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和剖宫产率,进一步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 齐家珍童琳
- 关键词:初产妇
- 子宫颈癌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析及护理被引量:2
- 2011年
-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资料表明妇科手术之后特别是恶性肿瘤术后DVT发生率增高,由于癌细胞可分泌组织和促凝物质,术后更易发生静脉血栓,晚期卵巢癌和外阴癌术后约45%发生DVT.我院于2010年4月收治1例宫颈癌患者,术后10d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童琳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者子宫颈癌妇科手术后晚期卵巢癌肿瘤术后
- 产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与助产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产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PTSD)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助产干预在预防PPTSD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顺产产妇3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42 d内是否发生PPTSD,将产妇分为PPTSD组和NON-PPTSD组。收集所有产妇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发生PPTSD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助产干预措施,选取2020年1至12月收治的顺产产妇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2组产妇产后42 d内PPTSD发生情况。结果382例产妇中,有46例在产后42 d内发生PPTSD,发生率12.0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年内发生过创伤性事件(OR:7.759,95%CI:3.391~17.754)、产程延长(OR:6.805,95%CI:2.022~22.897)、存在新生儿并发症(OR:5.196,95%CI:2.072~13.030)是产妇发生PPT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危险因素制定助产干预措施后,53例产妇中,发生PPTSD1例,发生率1.89%,低于对照组的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年内发生过创伤性事件、产程延长、存在新生儿并发症是产妇发生PPTSD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上诉危险因素制定助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PTTSD的发生几率。
- 葛军张云王惠云童琳张皎平
- 关键词:顺产创伤后应激障碍助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