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佳钰
- 作品数:27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军队中医药研发推广专项课题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与蟾毒灵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蟾毒灵的浓度,评价和比较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和蟾毒灵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尾静脉单次分别注射蟾毒灵纳米粒和蟾毒灵,均设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于给药后1、5、8、10、15、20、30、45、60、120、180、300和480min从大鼠眼眶静脉丛取血,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药物浓度,并测定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本实验所建立的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和准确度。蟾毒灵纳米粒组的血浆药-时曲线下面积和平均滞留时间、半衰期分别是蟾毒灵组的1.19~1.81倍、2.12~3.61倍和2.17~2.94倍。结论: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可延长蟾毒灵在血中的存留时间,具有缓释作用。
- 张慧卿殷子斐盛佳钰姜珠倩吴宝玉苏永华
- 关键词:蟾毒灵药代动力学色谱法高压液相串联质谱法
- 蟾酥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现状被引量:21
- 2012年
- 蟾酥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本文从蟾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副反应及相关剂型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如何使蟾酥在发挥药理作用的同时,降低其毒副作用是药物研究的关键。
- 张慧卿殷子斐盛佳钰苏永华
- 关键词:蟾酥药理作用毒副反应剂型研究
- 猫人参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猫人参提取物,其总皂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75%,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科罗索酸、2α,3β,24-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2α,3α,24-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和2α,3α,19α,...
- 辛海量凌昌全苏永华曲丽萍盛佳钰杨延龙张慧卿王丽娜李同明
- 蟾毒灵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蟾毒灵是蟾酥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蟾毒灵具有高效、多靶点的抗肿瘤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自噬、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蟾毒灵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 张慧卿殷子斐盛佳钰苏永华
- 关键词:蟾毒灵抗肿瘤
- 《方剂学》系统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 2011年
- 鉴于中医本科专业《方剂学》的教学现状,从改进理论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到建立多元化考评机制,探索一种"课堂教学-实践促学-考核科学"的系统化教学模式,以期能够提高《方剂学》的教学质量,改善中医人才培养中的"医药分家"和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
- 苏永华杨延龙盛佳钰辛海量张慧卿
- 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模式
- 对萼猕猴桃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对萼猕猴桃的根入药即为猫人参,临床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而对萼猕猴桃叶则无药用记载和研究报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萼猕猴桃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提取液、浓缩、沉淀、除杂脱色、干燥、粉碎步骤。...
- 凌昌全辛海量徐燕丰吴迎春盛佳钰朱丽杰郑国银
- 文献传递
- 基于PI3K/Akt通路的益气小复方逆转三阴性乳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
- 目的: 通过建立体内、体外三阴性乳腺癌多药耐药(MDR)模型,观察益气小复方逆转MDR的作用。从ABC转运蛋白的胞吐、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异常介导的MDR等多个途径探讨益气小复方发挥逆转作用的机制,为益气扶正法...
- 盛佳钰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多药耐药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
- 乌苏烷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乌苏烷类化合物2α,3β,24-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2α,3α,24-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化合物在制...
- 辛海量凌昌全苏永华吴迎春盛佳钰
- 芪术方联合电针刺治疗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芪术方联合电针刺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结合医院乳腺病科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予芪术方联合电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联合假电针刺,疗程均为14 d。观察比较2组术后7 d内引流管拔管率、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坏死皮瓣总评分。分别根据2组患者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手术方式、是否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同麻醉风险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分为5类亚组,进一步分析2组上述观察指标不同亚组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7 d内引流管拔管率为26.7%(1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45)(P<0.05);治疗组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坏死皮瓣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亚组分析中,治疗组年龄≥60岁、ASA分级2级及以上者术后7 d内引流管拔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年龄≥60岁、各手术方式亚组、使用抗菌药物、ASA分级2级及以上、BMI≥24.0 kg/m^(2)患者的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年龄≥60岁、接受改良根治术、使用抗菌药物、ASA分级2级及以上、BMI≥24.0 kg/m^(2)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年龄≥60岁、接受单切+前哨术或保乳+腋清术、使用抗菌药物、18.5 kg/m^(2)≤BMI<24.0 kg/m^(2)患者坏死皮瓣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术方联合电针刺应用于乳腺癌围手术期,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帕提古丽·加帕尔江科袁敏佳李晓菲陈珺怡顾维菊董梦婷盛佳钰
- 关键词:乳腺肿瘤植物药疗法电针疗法快速康复外科随机对照试验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新药研究概况被引量:3
- 2012年
- 由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复杂性,以往科技手段无法将其一一揭示并量化。代谢组学是近年来生物信息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组学,具有非破坏性、整体性、动态性、非靶向等特点。它通过检测生物体液的"代谢指纹图谱"和分析引起代谢谱变化的原因,可以整体评价中药对机体的生物效应和毒理作用。由于代谢组学自身的复杂性及局限性,还不能完整阐释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但随着各种"组"学数据的成功对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联合应用于中药新药研究中,它们之间相互补充,整合在一起可以比它们各自本身提供更多的信息。
- 盛佳钰苏永华
-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药复方中药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