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昌明

作品数:53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专利
  • 1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标准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5篇病毒
  • 34篇牡蛎
  • 30篇疱疹病毒
  • 12篇魁蚶
  • 7篇贝类
  • 6篇试剂
  • 5篇引物
  • 5篇原位
  • 5篇扇贝
  • 5篇栉孔扇贝
  • 5篇基因
  • 5篇分子
  • 4篇养殖
  • 4篇原位杂交
  • 4篇噬菌体
  • 4篇试剂盒
  • 4篇双壳贝类
  • 4篇分子变异
  • 4篇高通量
  • 4篇高通量测序

机构

  • 52篇中国水产科学...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天津农学院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全国水产技术...
  • 2篇山东出入境检...
  • 2篇山东省海洋生...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作者

  • 52篇白昌明
  • 33篇王崇明
  • 6篇许华
  • 6篇李晨
  • 4篇李贵阳
  • 4篇黄倢
  • 4篇高文辉
  • 3篇蔡生力
  • 3篇杨冰
  • 3篇史杰
  • 2篇宋晓玲
  • 2篇岳志芹
  • 2篇张庆利
  • 2篇尹伟力
  • 2篇董宣
  • 2篇张帅
  • 1篇唐小千
  • 1篇李成华
  • 1篇刘爽
  • 1篇赵小金

传媒

  • 8篇渔业科学进展
  • 7篇水产学报
  • 1篇农业知识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检测鲍疱疹病毒的引物组及其在构建病毒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鲍疱疹病毒的引物组及其在构建病毒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检测鲍疱疹病毒的引物组是根据SEQ ID No:1所示的核酸序列设计的,在此基础上,可将本发明所述的引物组应用在原...
白昌明谷莉辛鲁生王崇明
文献传递
一种贝病原菌噬菌体培养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贝病原菌噬菌体培养装置,涉及菌体培养技术领域,包括恒温培养箱,恒温培养箱内转动连接有可同步转动的转盘和密封盘,转盘周向上安装有多个可径向移动的条形盒,条形盒内滑动安装有可径向振荡的条形座,所述条形座在径向上...
许华白昌明张一婧李贵阳
MAPK信号通路调控牡蛎疱疹病毒复制过程的机制研究
牡蛎疱疹病毒(OsHV-1)疫病已被证实为导致多个国家地区贝类群体死亡事件的主要病因,魁蚶作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传统贝类,也遭受了OsHV-1疫病感染的重创,近些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OsHV-1也多在魁蚶群体死亡...
辛鲁生魏智薪黄博闻白昌明王崇明
关键词:魁蚶MAPK信号通路
一种快速检测牡蛎疱疹病毒OsHV-1的胶体金试纸条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herpesvirus1,OsHV‑1)的胶体金试纸条方法及其应用。该胶体金试纸条以OsHV‑1膜分子蛋白p21,如SEQ ID NO.1所示和...
辛鲁生于江南白昌明王崇明
基于原位LAMP技术的牡蛎疱疹病毒(OsHV-1)易感宿主调查被引量:3
2023年
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herpesvirus1,Os HV-1)给世界双壳贝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0余种双壳贝类陆续被认定为易感宿主,仍有其他几种贝类仅有PCR核酸阳性数据,因确诊证据不足导致其易感性未得到充分评估。原位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LAMP)检测技术相对传统原位杂交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捷、可作为病原微生物感染证据的优点。为了在Os HV-1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实现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测和确诊,根据已报道的Os HV-1特异性LAMP检测引物,设计内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Os HV-1的原位LAMP检测方法。基于该方法对2019年以来采集的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毛蚶样本的Os HV-1原位LAMP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他几种贝类部分样本的实时定量PCR (qPCR)检测呈阳性,但原位LAMP检测呈阴性。对毛蚶样本的原位LAMP检测结果分析发现,病毒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外套膜和肝胰腺等器官的结缔组织,推测感染的细胞为成纤维细胞和血淋巴细胞;在闭壳肌和斧足肌肉组织的肌细胞细胞核中也发现较多杂交信号。鳃丝内和周边偶现阳性信号,推测来自渗出的血淋巴细胞。基于原位LAMP技术的Os HV-1检测结果显示,毛蚶是Os HV-1的一种易感宿主,毛蚶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血淋巴细胞对该病毒有强亲嗜性。
张翔谷莉郑玉东李晨白昌明辛鲁生王崇明刘金兰
关键词:易感性
牡蛎疱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 herpesvirus 1,OsHV-1)自1991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11个国家,包括牡蛎(6种)、扇贝(2种)、蛤仔(2种)和魁蚶在内的多种双壳贝类的大规模死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还...
白昌明王崇明
关键词:魁蚶免疫相关基因全长CDNA
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 显微镜检查组织法
本文件适用于牡蛎感染马可尼小胞虫的普查和初步诊断;以及牡蛎感染马可尼小胞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其他贝类可参照执行。
白昌明杨冰 王崇明 黄倢 李清 万晓媛 辛鲁生 李晨 余卫忠
一种基于笼型结构蛋白装载牡蛎疱疹病毒核酸的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发明属于海产品疫病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笼型结构蛋白装载牡蛎疱疹病毒核酸的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标准物质为将魁蚶铁蛋白的笼型结构中空内腔表面的电荷性进行由负转正的改变;所述由负转正的改变为:将魁蚶铁蛋白中...
黄博闻白昌明张翔于越
牡蛎马尔太虫病诊断规程 显微镜检查组织法
本文件规定了牡蛎马尔太虫病诊断规程中普遍适用的显微镜检查组织法的要求,针对主要病原折光马尔太虫(Marteilia refringens),给出了组织印片检测法和组织病理检测法所需试剂或材料、仪器设备、样品、试验步骤和结...
白昌明杨冰 王崇明 黄倢 李清 万晓媛 李晨 辛鲁生 余卫忠
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DNV)自然感染贝类的初步研究
2025年
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ovement disorder nodavirus,MDNV)是α野田村病毒属的一类新型野田村病毒。为了解MDNV在贝类中的自然感染情况,本研究综合运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RT-qPCR)、组织病理和组织原位杂交等检测手段,对黄海海区野生贝类样品携带和感染MDNV的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TaqMan RT-qPCR检测结果显示,所采集的太平洋牡蛎(Crossostrea gigas)和栉孔扇贝(Azumapecten farreri)中均有MDNV阳性检出,前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6.67%(1/6),后者的阳性检出率为33.3%(2/6);在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中均未检测到MDNV。组织病理分析显示,太平洋牡蛎外套膜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嗜酸性包涵体,细胞核发生固缩;鳃组织上皮细胞受损,胞质内出现空泡化,部分细胞核固缩,鳃丝内充斥着大量的嗜酸性包涵体。栉孔扇贝消化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可见异常嗜酸性包涵体,鳃组织中部分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发生核固缩。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太平洋牡蛎和栉孔扇贝的病变部位均可见深紫色或淡紫色的MDNV探针杂交信号。来源于贝类的MDNV、虾类的MDNV和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的RNA聚合酶(RdRp)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太平洋牡蛎与栉孔扇贝的MDNV序列相似度为99.3%,而这二者与CMNV原始分离株序列片段的相似度为83.3%。本研究首次证实,MDNV在自然条件下能够感染近海区域的野生贝类,并导致靶组织发生明显的病理损伤,同时也表明,需密切关注患病贝类作为传染源或宿主导致MDNV在水产养殖动物中大规模传播和流行的风险。
李萍夏继涛白昌明徐瑞东徐婷婷刘爽姚亮余星潼张庆利
关键词:自然感染太平洋牡蛎栉孔扇贝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