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玉霞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管
  • 3篇术后
  • 3篇肿瘤
  • 2篇多态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食管肿瘤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切除术后
  • 2篇护理
  • 2篇基因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并发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电解质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电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学院
  • 1篇河北省肿瘤研...

作者

  • 7篇申玉霞
  • 2篇赵俊敏
  • 2篇张立玮
  • 2篇牛巍巍
  • 2篇都超群
  • 2篇于卫芳
  • 2篇艾军
  • 1篇高翔虹
  • 1篇王顺平
  • 1篇袁丽
  • 1篇孟秀
  • 1篇郭晓青
  • 1篇王云平
  • 1篇王士杰
  • 1篇王士杰
  • 1篇贾锦辉
  • 1篇郝彦淼
  • 1篇张玉芬
  • 1篇贾玉霞

传媒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5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滑石粉混悬液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体会
1997年
滑石粉混悬液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体会申玉霞闫敬敏郝彦淼第四临床医学院胸外科(050011)张伟华北制药厂职工医院关键词乳糜胸;治疗;护理学乳糜胸是食管癌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以手术为主,如引流量较少,可非手术治疗。适当的护理,可增强患...
申玉霞闫敬敏郝彦淼张伟
关键词:食管肿瘤乳糜胸滑石粉混悬液
应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探讨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留置针封管期间或输液过程中采集血标本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即在封管期间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为A组,在输液过程中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为B组,并同时用负压采血管在A、B两组患者对侧肢体采集血标本做自身对照,对比检测结果有无差异。结果:应用静脉留置针封管期间或输液过程中采集血标本与其自身对照组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作为采血路径,可在封管期间或输液过程中采集血标本,以减少多次穿刺给患者的痛苦,但要注意方法必须正确。
赵俊敏申玉霞王云平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血标本血常规电解质凝血时间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心电监护及心律失常的护理被引量:1
1995年
自1991年9月到1992年6月,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453例并术后连续心电监护至少72小时,共发现心律失常者108例,发生率为23.8%。87.03%的心律失常发生于手术后24小时内。术后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为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心肺功能不全、低血容量及高热反应。护理要求熟悉监护仪性能及操作,掌握心电图基本知识,重视手术前后心律失常的预防护理,及时发现处理术后心律失常和其它术后并发症。
阎敬敏申玉霞贾玉霞
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肿瘤外科护理心律失常
IL-8基因多态及H.pylori感染与贲门癌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8基因-251(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等常...
张立玮都超群牛巍巍于卫芳袁丽郭晓青艾军申玉霞贾锦辉王士杰
关键词:贲门腺癌白细胞介素-8
文献传递
肺切除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高翔虹赵俊敏申玉霞
关键词:心律失常肺切除术后肺切除心脏并发症
胸内手术后两侧腋下体温的观察
1989年
1 引言胸内手术后的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现象,也是正常的生理性反应。没有术后合并症的胸内手术病人,其体温一般于术后6~7天才降至正常。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几乎每一病人,在同一时间,用同一体温计测量腋下体温,两侧都不同,甚至差异很大。术侧体温常高于健侧的体温。
孟秀郝彦淼任平牛云云孙少玲申玉霞胡宝琴张玉芬田英娥
关键词:腋下体温右侧开胸开胸术肺部肿瘤血管重建
IL-8基因多态性与高发区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属于趋化因子CXC家族的一员,是一个多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介导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该细胞因子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密切,可刺激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移动,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本研究旨在探讨IL-8基因-251(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太行山南麓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320例ESCC和404名健康对照者的IL-8-251A/TSNP分布情况。结果:IL-8-251A/T基因型(AA、AT、TT)及等位基因型(A、T)在ESC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分布总体上差异无显著性(P=0.361,P=0.969)。上消化道肿瘤(UGIC)家族史和吸烟可显著增加高发区人群ESCC的发病风险,经混杂因素校正后OR值分别为1.721(95%CI=1.251~2.367)和1.684(95%CI=1.215~2.336)。根据吸烟状况及UGIC家族史分层分析发现,在UGIC家族史阳性亚组中,与TT基因型相比,携带AA基因型明显增加ESCC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吸烟校正后的OR值为2.378(95%CI=1.075~5.258),而其它亚组中未见IL-8-251多态性增加ESCC的发病风险。结论:IL-8-251A/TSNP与中国太行山南麓食管癌高发区ESCC患者的发病风险无关,但携带AA基因型可增加家族聚集性ESCC的易感性。
张立玮都超群牛巍巍于卫芳艾军申玉霞王顺平王士杰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白细胞介素-8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