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翠翠
- 作品数:25 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酶标仪测定饮用水中碘含量的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建立饮用水中碘含量的酶标仪自动比色检测方法(以下简称本方法)。方法在0~10μg/L和0~100μg/L两个碘质量浓度范围内测定水碘含量,对方法的线性关系及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进行实验验证。并与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水碘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0~10μg/L和0~100μg/L范围内,│r│均>0.9990,检出限分别为0.6、1.1μg/L(取样量分别为200、100μl);低、中、高3种碘质量浓度水样检测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3%,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2.5%~108.3%和93.2%~108.9%,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100.3%。分别应用本方法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在0~10μg/L和0~100μg/L范围内检测40份水样,水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P>0.05)。结论本方法应用于水碘含量测定具有较好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合推广应用。
- 徐署东李卫东赵立胜刘婷婷姜静静许娴虞晨田翠翠张滔
- 关键词:碘酶标仪
- 安徽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部分市及县区重点乡镇的801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进行横断面研究。在现有信息收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4.5±10.9)岁;177人(22.1%)来自南部地区,中部地区155人(19.4%),北部地区469人(58.6%);现有资料中,经既往有偿单采血浆感染389人(48.6%),经性传播感染361人(45.1%),经其他途径感染51人(6.4%)。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均有P<0.05)。最近1次随访有副反应(OR=5.062)、年龄大(≥50岁,OR=5.782)和最近1次随访WHO分期高(Ⅲ期及以上,OR=2.163)是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而个人年收入高(≥5 000元,OR=0.381)、饮酒(OR=0.452)和社会支持得分高(OR=0.507)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安徽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与一般人群相比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年龄较大、有副反应和WHO分期高是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不利因素。
- 李辉田翠翠刘爱文肖永康李松朱岚计国平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生活质量流行病学研究
- 2016-2018年安徽省传疟媒介监测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了解2016-2018年安徽省传疟媒介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及夜间活动规律,为消除疟疾后阶段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2016-2018年,在安徽省105个县(市、区)采用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和室外双帐人饵全通宵诱捕法开展传疟媒介蚊种监测,比较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捕蚊场所按蚊密度。结果 2016-2018年,安徽省105个县(市、区)中有103个县(市、区)捕获到按蚊,其中灯诱法捕获32 494只、人诱法捕获36 228只。所有捕获按蚊经形态学鉴定均为中华按蚊,未发现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密度高峰为6-8月,夜间活动高峰为19:00-23:00。不同捕蚊场所中,以畜禽棚按蚊密度最高(H=18.835,P<0.05)。2016和2017年不同地区中华按蚊密度均存在差异(H=16.655、11.566,P均<0.01),淮河以北地区中华按蚊密度较低。结论中华按蚊在安徽省广泛分布,是当前安徽省最主要的传疟媒介。在消除疟疾后阶段,应加强安徽省媒介监测,在疫点及时采取媒介控制措施,防止出现境外输入性疟疾本地再传播。
- 姜静静张滔许娴吕晓凤王淑琪田翠翠李卫东
- 关键词:疟疾按蚊
- 安徽省孕妇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调查了解全省孕妇碘营养水平和甲状腺功能现状,为开展科学补碘和甲状腺功能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4~9月,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在安徽省选择6个县(区),依托妇幼保健院或乡镇卫生院选择妊娠早、中、晚期孕妇,每个县(区)各100名,采集孕妇家庭食用盐、尿液和血清,分别测定盐碘、尿碘和甲状腺功能。结果共调查600名孕妇,盐碘和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3.0 mg/kg和181.0μg/L,妊娠早、中和晚期的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11.3μg/L、179.1μg/L和170.2μg/L。547名孕妇TSH、FT3和FT4的均数分别为1.8μIU/ml、5.7 pmol/L和13.8 pmol/L,TGAb和TPOAb中位数分别为29.3 IU/ml和1.5 IU/ml,均在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15.4%,其中甲亢、亚甲亢、甲减和亚甲减的检出率分别为1.1%(6/547)、1.8%(10/547)、5.7%(31/547)、6.8%(37/547)。不同孕期孕妇甲亢、亚甲亢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碘<150μg/L的甲亢检出率(2.4%)与≥150μg/L的甲亢检出率(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徽省部分地区孕妇碘营养适宜,但仍有部分孕妇处于碘营养不足状态,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以亚甲减为主,碘营养不足的甲亢检出率较高。
- 田翠翠王华东李卫东虞晨赵立胜徐署东刘婷婷
- 关键词:孕妇碘营养甲状腺功能碘缺乏病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碘含量的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建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碘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取离心后的血清样品200μl,以高氯酸和氯酸钾为消解液,在130℃恒温下消解2 h。利用碘对砷铈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结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软硬件条件,测定血清中碘含量测定。开展了对本方法进行的线性范围、检测限、精密度、加标回收、方法比对等验证试验。结果在设定的仪器参数条件下,在血清碘浓度在0~3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达到了0.9998,方法检测限为0.435μg/L(取样量为200μl)。精密度:取低、中、高浓度血清碘样品,重复6次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0.76%、0.64%。准确度:3种浓度血清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6.6%、98.4%、94.3%,总平均回收率为99.8%。方法比对试验,应用全自动生化仪与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国标法)各检测51份血清样本,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与国标法相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亚砷酸的使用量降为其5.3%(mg/份:0.4∶7.5)。结论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实现血清碘含量的定量测定,使用自配标准试剂,减低检测成本;自动化的加样、加试剂方式与恒温水浴装置,对人员操作和环境要求低,减少了检测过程中检验人员接触易感样品和剧毒试剂的机会,极大地降低了亚砷酸使用量,降低了对检测人员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此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的血清样品的碘含量测定。
- 徐署东许娴赵立胜刘婷婷虞晨田翠翠姜静静张滔李卫东
- 关键词:血清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安徽省孕妇血清碘水平及参考值范围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孕妇血清碘现况,研究不同孕期血清碘水平变化趋势,探究血清碘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安徽省甲状腺功能(以下简称“甲功”)正常孕妇血清碘参考范围值。方法选取2021年安徽省6个省级监测点,采集孕早、中、晚期妇女尿样、血样,检测尿碘、血清碘、TSH、FT_(3)、FT_(4)、TPOAb以及TgAb。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甲功正常孕妇血清碘95%参考值范围。结果共检测587例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47.00μg/L,处于碘不足水平(<150μg/L);不同孕期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4.590,P>0.05);高碘饮食对孕妇血清碘水平没有统计学意义(Z=-0.600,P>0.05),但对尿碘浓度呈弱正相关(r=0.124,P<0,05);血清碘中位数为75.47(60.78,93.25)μg/L,甲功正常孕妇血清碘95%医学参考值范围初步定为32.99~129.43μg/L,不同孕期血清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20,P<0.05),孕早期血清碘中位数显著低于孕中期、孕晚期(Z=-4.652、Z=-3.920,P均<0.05),孕中期血清碘与孕晚期血清碘中位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0.906,P>0.05)。孕期妇女血清碘与TSH存在弱正相关(r=0.10,P<0.05),与FT_(3)、FT_(4)存在弱负相关(r=-0.119、-0.117,P均<0.05),与TPOAb、TgAb无相关性(r=-0.043、-0.030,P均>0.05),孕期妇女血清碘与尿碘无相关性(r=0.032,P>0.05)。结论建立了适合安徽省甲功正常孕妇血清碘的参考值范围,为进一步评价孕妇个体碘营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艳平李卫东李卫东虞晨许娴田翠翠
- 关键词:孕妇参考值
- 《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WS/T 104—2014)标准应用跟踪评价
- 2025年
- 目的对《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WS/T 104—2014)(以下简称《标准》)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评价,收集并分析该《标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估现行标准再次修订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为今后《标准》的修订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2024年7月,选择有克汀病现症病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徽省、山西省、天津市和河南省作为调查地区,每个地区抽取省、市、县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调查对象对《标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等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到28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82份。64.2%(181/282)的调查对象知晓《标准》,54.6%(154/282)的调查对象接受过《标准》的宣贯;28.7%(81/282)的调查对象使用过《标准》,80.1%(226/282)的调查对象认为该《标准》内容清晰、易于理解;88.7%(250/282)的调查对象认为该《标准》的可操作性较好;96.1%(271/282)的调查对象认为该《标准》适用于当前疾病的防治和临床诊断需求;11.0%(31/282)的调查对象认为现行《标准》需要修改完善,提供的建议主要包括:建议对地方性克汀病和亚克汀病的定义和诊断原则分别描述,明确碘缺乏地区居住时间、体格发育障碍的具体标准等临床诊断的条件,修改“鉴别诊断”中散发性克汀病的病因描述和“附录”中关于精神发育迟滞分度的描述等。结论《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适用性较好,但基于当前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对碘缺乏防治相关工作人员的《标准》宣贯和培训力度仍有待加强,建议对《标准》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附录”等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 陆雪纯李卫东孙毅娜杨金徐计宏柳静虞晨田翠翠刘子健许娴
- 关键词:克汀病卫生标准
- 安徽省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与身高和体重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探讨儿童甲状腺容积和年龄、身高、体重的关系。方法在安徽省选取4个县区(2个山区县和2个平原县),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每个县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10岁40名儿童,采集儿童随机1次尿样,测量其身高、体重和甲状腺容积,并对儿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与甲状腺容积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800名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7.2μg/L,尿碘<100μg/L的比例为7.4%,≥300μg/L的比例为33.5%。甲状腺肿大儿童有23名,甲肿率为2.9%(23/800),8岁、9岁和10岁组甲肿率分别为2.8%、4.6%和1.1%。随着年龄、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儿童甲状腺容积增大,不同年龄(F=26.738,P<0.001)、身高(P值均小于0.05)、体重(P值均小于0.05)和BMI组儿童(P值均小于0.05)的甲状腺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年龄、身高、体重与甲状腺容积简单相关,体重和身高与甲状腺容积呈偏相关。结论安徽省8~10岁儿童碘营养超过适宜量水平,甲肿率较低,儿童年龄、身高、体重对甲状腺容积有影响。
- 田翠翠虞晨吕晓凤许娴刘婷婷徐署东王开倩李卫东
- 关键词:儿童甲状腺容积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
- 安徽省地方病防治机构和人员能力的现状调查
- 2025年
- 目的通过调查安徽省地方病防治机构的防治设备和人员现状,了解安徽省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能力。方法通过电子问卷形式,调查安徽省所有市、县级地方病防治机构的防治能力现状,同时每个防治机构至少抽取地方病防治和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各1人,调查其从事地方病的技术能力和对地方病工作的态度。结果全省16个市和104个县(区)共120个地方病防治机构均参与了机构问卷调查和个人问卷调查。120个地病机构中,有49个设独立地方病科室,占40.83%。有73个机构有专职地方病防治人员。调查了地方病工作人员370人,其中地方病现场防治工作214人,地方病检验工作156人。地方病防治人员专业对口度为46.73%,地方病检验人员专业对口度为91.03%。地方病现场防治人员对相关方案掌握情况为“熟悉方案”的占71.50%(153/214),完全掌握地方病现场监测能力的占52.80%(113/214)。多元分析显示地方病工作年限(Z=3.43,P<0.01)、单位级别(Z=2.62,P<0.01)对防治人员地方病方案熟悉程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地方病工作年限(Z=2.94,P<0.01)对现场监测能力的影响有显著性。结论安徽省地方病防治机构能力基本维持在地方病三年攻坚在能力提升方面的成果,但部分机构能力有弱化的趋势,因此在地方病防治成果巩固阶段,仍需要持续保持各级地方病防治队伍稳定,提升各部分对地方病工作的重视程度。
- 虞晨许娴田翠翠刘子健陆雪纯李卫东ZHANG Tao
- 关键词:地方病
- 安徽省碘盐含量调整对8~10岁学生碘营养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碘盐含量调整对8~10岁学生碘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碘盐含量标准和确定采样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在安徽省水碘含量低于10μg/L的金寨县和来安县各选择1个乡镇,在每个乡镇随机整群抽取1所小学8~10岁学生并在新标准碘盐置换前(基线)和置换后的1,2,3,6,9,12个月分别开展7次8~10岁学生家庭食用盐调查和学生尿碘水平调查。结果基线调查和碘盐浓度调整后的第1~6次评估调查中,学生家庭碘盐中位数分别为29.9,27.6,24.2,23.3,23.4,24.0和22.8 mg/kg,学生尿碘浓度中位数分别为316.5,361.3,297.7,315.8,303.9,277.1和219.1μg/L。两地8~10岁儿童基线尿碘浓度和最后1次评估尿碘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78,8.87,P值均〈0.01)。结论食用新标准碘盐后,安徽省8~10岁学生尿碘水平从过量下降到超出适宜水平。
- 李卫东虞晨王华东赵立胜徐署东田翠翠姜静静许娴张滔
- 关键词:碘营养状况卫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