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庭
- 作品数:105 被引量:2,296H指数:32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青海果洛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
- 在青海省果洛州以不同状况的草地为对象,研究其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脲酶以原生小嵩草草甸最高,退化人工草地次之,"黑土滩"最低;封育样地较放牧样地的脲酶活性有所提高,中度放牧显著降低了土壤脲酶的活性。蛋白酶活性在15年人工...
- 王启兰王长庭杜岩功曹广民
- 关键词: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人工草地
- 文献传递
- 雪被厚度对川西北高寒草甸多功能性的影响模拟
- 2025年
-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气候变化背景下,关于雪被这一重要环境因子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多功能性的探究还不足。基于十年(2013—2023)的积雪控制实验,通过在冬季人工增减地表雪被厚度,包括除雪、自然雪被厚度、2倍、3倍及4倍自然雪被厚度五个处理,研究了十年的雪被厚度变化对川西北高寒草甸多种植被、土壤功能及其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雪被厚度显著改变了群落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在除雪条件下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对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功能多样性以及不同的群落性状均值(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及株高)影响均较小。除地上生产力外,雪被厚度对多种植被、土壤功能及其多功能性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随雪被厚度的增加,地下生产力、总碳、总氮、总磷以及多功能性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土壤持水力呈现降低趋势,群落盖度在自然及3倍自然雪被厚度处理下较低。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维度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对不同功能的影响均较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雪被厚度的增加直接提高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并对功能多样性和土壤pH分别有直接的负和正效应,但本研究未发现雪被厚度通过改变生物多样性来间接调控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明确证据。总的来说,本研究为深入理解雪被厚度变化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也为该区域制定针对性的草地管理和生态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陈华李芳迪洛松土登张利莎陈曦许世群周天阳王长庭
- 关键词: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
- 江河源区退化草地鼠害的治理研究被引量:24
- 2003年
- 针对江河源区草场退化、高原鼠兔危害严重的状况,采用了翻耕、耙耱、撒播、轻耙、镇压等一系列治理措施。结果表明,这种以生态工程为主的治理措施,不仅使草场植被在短期内得到恢复,而且害鼠种群数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为防止鼠兔数量回升、减少扩散、播种牧草幼苗免遭啃食和挖掘破坏,在不同处理区又采取了以药物防治为辅的控制措施。在现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灭鼠中,0.075%敌鼠钠盐、0.1%C型肉毒杀鼠素和0.1%D型肉毒杀鼠素毒饵对鼠兔均具有良好灭效,且不污染环境,无二次中毒,对保护天敌、发挥生物控制危害具有一定意义。因此,在退化草场鼠害治理中,综合分析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从而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 景增春王文翰王长庭李有福来德珍
- 关键词:生态工程药物防治
- 三江源区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被引量:99
- 2014年
- 对三江源区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并不随着高寒草甸的退化而降低,而是在中度退化阶段达到最高;2)不同退化演替过程。中度退化阶段土壤微生物的结构更加复杂;3)不同土层中,0~10cm.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更加丰富,其群落结构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4)5种土壤酶的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在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随演替的进行而显著降低(P〈0.05);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性最大值出现在中度退化演替阶段,最小值则在未退化阶段(原生植被)出现;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在4个演替阶段中均无显著变化(P〉0.05)。不同酶活性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性不同,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敏感性较低;5)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在高寒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来指示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的演替阶段和退化程度。
- 胡雷王长庭王根绪马力刘伟向泽宇
- 关键词: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
- 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代人工草地群落演替与土壤养分变化被引量:46
- 2009年
- 研究了三江源区不同建植期人工修复草地在不同演替阶段毒杂草[主要是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的入侵规律、数量特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生物量和草地质量以及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建植期人工修复草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植物功能群组成和群落数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演替时间的推移,人工草地群落盖度、高度、物种数、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V"字型变化规律,杂类草——甘肃马先蒿的数量特征变化尤为明显,在4a的人工草地群落中开始局部入侵,在5~6a的人工草地群落中大面积入侵,其入侵速度、入侵面积达到高峰期.土壤的含水量、容重、土壤中有机质、氮素和磷素在演替过程(7a、9a草地)中逐渐降低,到一定时期又逐步增加;随着演替的进行,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均呈"V"字型变化.对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首先是植被恢复,其次是土壤肥力的恢复.土壤有机质等养分的积累、微生物活性的改善不仅能使土壤-植物复合系统的功能得以恢复,同时也能促进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有利于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的提高.在试验区尽管植被恢复演替进行得比较缓慢,但从土壤发展的角度看,仍属进展演替.所以,在退化高寒草甸的恢复过程中,若降低和有效控制外界的干扰(如围栏封育),可为退化草地恢复提供繁殖体与土壤环境,实现人工草地逐步向恢复(正向)演替进行.
- 王长庭龙瑞军王启兰刘伟景增春张莉
- 关键词:群落演替土壤养分
- 青藏高原青南地区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被引量:10
- 2004年
- 依据对青藏高原青南地区26个群落的样地调查和环境因子原始数据,用主分量分析(PCA)排序技术和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植物群落在空间的分布格局,以及群落结构特征和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类型分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驱动下的水热条件,其次还受制于土壤养分.代表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分别与环境梯度有显著的相关性,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减少,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有降低的趋势.
- 王文颖王春燕王启基王刚王长庭史惠兰
- 关键词:植物群落
-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变化被引量:68
- 2008年
- 以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三江源区高寒小嵩草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群落中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结果表明,放牧活动明显地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含量.不同退化演替阶段期间,高寒小嵩草草甸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在0~10cm土层明显较高,且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分布在0—4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明显降低;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小嵩草草甸由于家畜过度的啃食与践踏,不仅使得植物群落发生了逆向演替,而且土壤的肥力水平显著地下降,土壤向退化方向发展;高寒草甸的退化将使土壤有机质大量流失,氮素损失严重.随着退化演替过程的进行,高寒草甸土壤质量和土壤营养的持续供给能力逐渐退化,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也随放牧强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土壤微生物量碳可作为衡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指标,而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 王长庭龙瑞军王启兰景增春施建军杜岩功曹广民
- 关键词:高寒草甸退化演替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
- 高寒草甸两种类型植物对甲烷汇的影响
- 2003年6月至2006年7月,我们应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分布于青藏高原北部祁连山区的高寒矮嵩草草甸和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生态系统不同组分甲烷的排放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两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及土壤(裸地)均为大气温室气...
- 曹广民杜岩功梁东营王长庭王启兰
- 关键词:高寒草甸高寒矮嵩草草甸
- 文献传递
- 高寒草甸不同群落类型土壤碳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关系被引量:32
- 2010年
- 利用2003年-2005年中国科学院海北站不同群落类型草地和土壤的实测资料,研究了高寒草甸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随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的增加而降低;群落生物量随着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类型草地土壤中,藏嵩草沼泽化草甸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有机全碳均显著高于其它三个类型草地各层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全碳(P<0.01),4种群落类型土壤剖面上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土层、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有机质、全氮呈显著相关,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草地其最初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生产力水平和土壤养分条件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组成和活性。
- 王长庭龙瑞军刘伟王启兰张莉吴鹏飞
- 关键词: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
- 一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模拟增温和增减雨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模拟增温和增减雨的方法。利用长度1000mm、功率1000瓦的远红外热翅片辐射元件和聚碳酸树脂材料PC板对试验区进行温度和降雨量控制;其中,对照环境和试验区温差由碧河LC‑215B温差控制...
- 王长庭毛军唐国胡成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