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亚胺还原酶或其突变体及在催化不对称还原制备α-芳基乙酰胺及其衍生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胺还原酶突变体,它是以来源于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的亚胺还原酶IR‑117为亲本,发生突变得到的突变体,所述突变体具有如下序列或具有如下序列中至少99%同一性且具有亚胺还原酶活性的氨基酸...
- 贾知军刘小琪陈慧陈鹏王鑫
- 一种非血红素铁酶BsQueD或其突变体,以及在合成邻位三氟甲基取代叠氮化合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血红素铁酶BsQueD,它是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血红素铁酶BsQueD突变体,以及在合成邻位三氟甲基取代叠氮化合物中的应用。本...
- 贾知军 何花王鑫陈慧
- 一种过氧化物酶AniUPO或其突变体,以及在合成α-羟基β-酮酯衍生物中的应用、合成α-羟基β-酮酯衍生物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氧化物酶AniUPO或其突变体,以及在合成α‑羟基β‑酮酯衍生物中的应用、合成α‑羟基β‑酮酯衍生物的方法,属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氧化物酶AniUPO突变体,它是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
- 贾知军王浈羽陈慧王鑫陈鹏
- 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建立方法的探索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以代替动情期造模。方法:成熟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动情期造模(动情周期组)和非动情期造模(术后给雌激素组、术前+术后给雌激素组),观察三组大鼠的成模情况、异位囊肿生长情况、组织学形态的差异。结果:三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成模率和异位囊肿体积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动情期造模(术前或术前术后加用雌激素的方法)可代替动情期造模,方法简便、实用。
- 张曦王鑫王红静郭明川杨开选石钢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SD大鼠动情期雌激素
- 非血红素铁酶突变体、截短体、DNA分子、表达载体、宿主细胞,以及在合成手性伯胺化合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非血红素铁酶突变体、截短体、DNA分子、表达载体、宿主细胞,以及在合成手性伯胺化合物中的应用,属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血红素铁酶突变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血红素铁酶截短体或其突变体,以及在合成手性伯...
- 贾知军李思怡刘菲陈鹏王鑫陈慧
- 亚胺还原酶或其突变体以及在合成多并环手性氮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合成多并环手性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亚胺还原酶或其突变体以及在合成多并环手性氮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合成多并环手性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属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胺还原酶IR‑F7突变体,它是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野生型亚...
- 贾知军张国庆王鑫陈鹏陈慧
- 槲皮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探讨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异位内膜是否具有抑制作用,以及其抑制作用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4周后测量异位内膜体积,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分别每日灌喂槲皮素、丹那唑、槲皮素+丹那唑以及安慰剂,持续治疗3周后热休克并处死大鼠,测量异位内膜体积并取出异位内膜,检测组织学结构,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中HSP70和VEGF的表达。结果与安慰剂相比,槲皮素〔100 mg/(kg.d)〕、丹那唑〔36 mg/(kg.d)〕和槲皮素+丹那唑联合治疗显著减小了异位内膜的体积,但槲皮素、丹那唑及联合治疗后的异位内膜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和丹那唑相比,槲皮素和联合治疗明显抑制了异位内膜组织中HSP70和VEGF的表达,且在后两个治疗组中HSP70及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槲皮素可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异位内膜的生长,并且其抑制效应可能与HSP70和VEGF的表达下降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张曦王鑫王红静杨琴郄明容
- 关键词:槲皮素丹那唑热休克蛋白
- 一种过氧化物酶AniUPO或其突变体,以及在合成α-羟基β-酮酯衍生物中的应用、合成α-羟基β-酮酯衍生物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氧化物酶AniUPO或其突变体,以及在合成α‑羟基β‑酮酯衍生物中的应用、合成α‑羟基β‑酮酯衍生物的方法,属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氧化物酶AniUPO突变体,它是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
- 贾知军王浈羽陈慧王鑫陈鹏
- 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原代培养及放化疗相关的DNA损伤应答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通过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细胞原代培养,检测DNA损伤应答过程中相关蛋白细胞定位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临床新鲜卵巢上皮性肿瘤标本28例(交界性浆液囊腺瘤6例,高分化浆液腺癌5例,中分化浆液腺癌6例,低分化浆液腺癌11例),组织块经胶原酶A消化后培养,比较不同培养基(MCDB/M199培养基、原代细胞专用培养基、DMEM培养基)对原代肿瘤细胞正常形态维持、增殖潜力及纤维化的影响。离子射线(X光)、喜树碱(CPT)处理诱导细胞DNA损伤,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TM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中DNA损伤(双链断裂)应答相关蛋白〔p53结合蛋白1(53BP1),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的应答特征。结果 MCDB/M199培养基有利于卵巢上皮性肿瘤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并减缓纤维化。未经处理前各级别卵巢肿瘤原代细胞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源性损伤(53BP1、γ-H2AX灶点),且随着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53BP1、γ-H2AX灶点逐渐增多(P<0.05)。X光、CPT可以在卵巢癌原代细胞中诱导大量DNA损伤,提示原代培养的细胞有经典的DNA损伤应答反应。结论成功建立了卵巢上皮性肿瘤直接分离培养方法,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展过程中,ATM转导通路检验点信号可被内源性损伤激活,CPT、X线处理会造成上皮性卵巢癌原代细胞中ATM通路的进一步激活来抑制肿瘤增殖,阻止肿瘤进展。
- 王思郭莲娣贾月改杨娟王鑫刘聪楼江燕
- 关键词:卵巢肿瘤原代细胞培养DNA损伤
- 非血红素铁酶突变体、截短体、DNA分子、表达载体、宿主细胞,以及在合成手性伯胺化合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非血红素铁酶突变体、截短体、DNA分子、表达载体、宿主细胞,以及在合成手性伯胺化合物中的应用,属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血红素铁酶突变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血红素铁酶截短体或其突变体,以及在合成手性伯...
- 贾知军李思怡刘菲陈鹏王鑫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