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作品数:9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沙眼衣原体E血清型Ⅲ型分泌系统CopN基因的克隆 2006年 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Ct)D~K血清型主要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其中E、D和F血清型是临床最常见的。本研究选取E血清型作为研究对象。Ⅲ型分泌系统(Type three secretion system)是一种独立的分泌蛋白的系统。很多革兰阴性病原菌都将其产生的致病性蛋白通过Ⅲ型分泌系统送入细胞质而发挥毒性作用。 王蕊 齐蔓莉 刘全忠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血清型 N基因 COP 泌尿生殖道感染 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 2018年 研究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初发APL并发D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心理干预、感染防护、出血防治及药物控制等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9例病患顺利度过DIC期,出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出院;2例病患转入其他医院进行治疗;1例病患由于颅内出血症状加重而死亡。结论:经过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APL合并DIC患者死亡率,改善出凝血功能,提高病患生活质量。 王蕊关键词:护理 衣原体的Ⅲ型分泌系统 2005年 研究发现衣原体和很多革兰阴性菌病原体一样具有Ⅲ型分泌系统,它们通过Ⅲ型分泌系统将各种毒力蛋白注入宿主细胞(真核细胞)内影响宿主细胞正常新陈代谢及功能,并建立适于寄生的亚细胞小环境。这种Ⅲ型分泌系统可能对揭示衣原体的致病机制有重要意义。文中主要介绍了衣原体的Ⅲ型分泌系统及其在衣原体中的作用。 王蕊 刘全忠关键词:衣原体 革兰阴性菌 真核细胞 致病机制 亚细胞 抗菌药物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株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衣原体培养结果的影响,并分析药敏变化。方法取临床经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确定为衣原体感染者的尿道或宫颈拭子进行传代培养,碘染后发现包涵体者为培养阳性。分析患者临床用药与培养阳性及阳性代数之间的关系,并对阳性菌株进行体外药敏测试。结果2010-2012年,共培养临床标本285份,阳性39份;未用药即培养的标本6l份,阳性17份(27.87%);用药后培养224份,阳性22份(9.82%),两组阳性率比较,r=13.22,P〈0.05。未用药组阳性的17例中,1代阳性4例,2代5例,3代5例,4代2例,5代1例;用药后组阳性的22例中,2代2例,3代3例,4代9例,5代6例,6代2例,未用药与用药后培养标本首次出现沙眼衣原体包涵体的代数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用药标本出现阳性代数早于用药后的标本。对培养阳性的39份的标本进行体外药敏检测,结果发现,未用药患者的MIC值低于用药患者。结论与未用药患者的标本相比,用抗菌药物患者的标本在应用细胞培养法检测衣原体时阳性率低,出现阳性者需增加传代才能检出。 陈立新 王蕊 尤聪 刘志超 王敬 李卓然 刘原君 刘全忠关键词:衣原体 沙眼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沙眼衣原体的病原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6年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病原体,可以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盆腔炎、宫外孕和不孕不育,也可以引起感染性致盲。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的寄生菌,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文中就沙眼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免疫性和致病性及其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述。 王蕊 王群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性传播性疾病 外源性雌二醇促进沙眼衣原体生长最适浓度的探讨 被引量:1 2013年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流行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实验室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方法中,细胞培养法不仅是检测沙眼衣原体的金标准,而且在进一步的检验和研究中有着优势。由于临床标本中衣原体浓度低、含杂质、杂菌较多,且多次传代培养成本过高,周期过长,局限了细胞培养检测沙眼衣原体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提高细胞培养的阳性率,我们在原有实验室条件的基础上做了探索,实验证明,此方法可提高E型标准株及临床株培养的阳性率。 陈立新 刘志超 王蕊 李卓然 王敬 刘原君 刘全忠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雌二醇 外源性 细胞培养法 临床标本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6年 由于近年来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合并症多,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护理风险管理是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根本保障。在充分意识到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王蕊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护理 采用HaCaT细胞培养沙眼衣原体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的培养沙眼衣原体的细胞。方法借鉴McCoy细胞培养沙眼衣原体的方法,将E型标准株和临床标本接种于HaCaT细胞,分别用碘染、单克隆荧光抗体检测、PCR扩增沙眼衣原体内源性质粒的方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是否可以在体外感染HaCaT细胞。用HaCaT细胞传代培养沙眼衣原体E型标准株5代,分别计数5次传代的包涵体数,并用SPSSl7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确定沙眼衣原体在HaCaT细胞中是否增殖。结果碘染后可见HaCaT细胞胞质内有典型的包涵体。单克隆荧光抗体检测,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HaCaT细胞内有黄色荧光颗粒。PCR扩增HaCaT细胞内沙眼衣原体内源性质粒为阳性。沙眼衣原体E型标准株在HaCaT细胞内经传代5次,包涵体数逐渐增加。结论HaCaT细胞在体外培养沙眼衣原体成功,且沙眼衣原体E型标准株在HaCaT细胞中可以增殖。 王蕊 王敬 陈立新 李卓然 刘原君 刘全忠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HACAT细胞 单因素方差分析 PCR扩增 MCCOY HaCaT细胞内沙眼衣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检测体外HaCaT细胞内沙眼衣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微量稀释法检测沙眼衣原体E型标准株和34例临床株在HaCaT细胞和McCoy细胞中对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在体外的敏感性。同一抗生素在两种细胞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沙眼衣原体E型标准株在两种细胞内对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的MIC值一致。在HaCaT细胞和McCoy细胞中测得临床株的MIC最大值,比以往报道的MIC值均有所升高。在两种细胞中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对临床株的MIC值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HaCaI细胞中MIC值高于McCoy细胞中的MIC值。结论:体外沙眼衣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在不同培养细胞HaCaT细胞和McCoy细胞间存在差异。 王蕊 王敬 陈立新 李卓然 刘原君 刘全忠关键词:沙眼衣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