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灸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器官
  • 2篇器官捐献
  • 2篇综合征
  • 2篇脑死
  • 2篇脑死亡
  • 2篇捐献
  • 2篇高压氧
  • 2篇高压氧治疗
  • 1篇动脉
  • 1篇队列研究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后
  • 1篇学人
  • 1篇验案
  • 1篇验案举隅
  • 1篇氧合

机构

  • 7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漯河市中心医...
  • 1篇滑县人民医院

作者

  • 7篇王红
  • 2篇王民集
  • 2篇刘畅
  • 1篇李长河
  • 1篇任彩红

传媒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在急重症医学住院医生规培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探讨在急重症医学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进行医患沟通(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DPC)培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和重症医学科进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46名住院医生为研究对象,在为期1个月的急危重症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增加4个学时的DPC技能培训讲座和临床DPC后实时总结教学,培训前后采用SEGUE量表对住院医生的DPC能力进行评价,并从护士、医生及患者家属3个方面对住院医生沟通能力进行打分。结果 SEGUE量表评分显示:对规培住院医生进行了医患沟通培训后,住院医生的SEGUE评分在各维度上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护士及患者家属对培训后住院医生的满意度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教学联合DPC后总结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可以在急重症医学住院医生规培中推广应用,以提高重症医学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减少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王红宇刘金强丁俊杰王红孟志剑唐聚花张思森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学人文
针刺治疗老年皮肤病验案举隅
2012年
老年性皮肤病多迁延难愈。笔者从事针灸临床数十载,运用针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颇有心得,现举例如下。
王民集刘畅王红
关键词:针刺治疗老年皮肤病验案举隅老年性皮肤病针灸临床疑难杂症
伴急性肾损伤的DBD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结局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伴急性肾损伤(AKI)的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DBD供者的资料,按照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将分为AKI组(69例)与正常组(147例),AKI组进一步分为KDIGO 1期和2~3期两组,AKI组受者135例,正常组受者288例。总结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结局。分析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AKI组供者血清肌酐(Scr)最高值、获取前Scr值、血钠最高值、获取前血钠值均高于正常组,升压药物应用时间长于正常组,48 h内液体复苏用量高于正常组,入院HCO3−值低于正常组,尿崩症、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KDIGO 2~3期供者Scr最高值、获取前Scr值较KDIGO 1期供者高(均为P<0.05)。与正常组比较,AKI组受者DGF、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高,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较高,术后90 d内Scr水平较高,术后3 d尿量较少;与KDIGO 1期受者比较,KDIGO 2~3期受者术后3、4、5、15 d Scr水平较高,术后2 d尿量较少(均为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者年龄、Scr最高值、血钠最高值、48 h内液体复苏用量是肾移植术后受者发生DGF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者年龄是肾移植术后受者发生DG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伴AKI的DBD供者供肾用于肾移植,经过积极的器官维护可纠正AKI,对术后6个月移植物功能和存活率没有影响,可达到与非AKI供肾同样的效果,可作为扩大供肾来源。
王红宇王红沈松颖赵贺秦兴松秦威千新玲董慧君赵云峰王亚方李培亮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脑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
针灸“三步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被引量:3
2012年
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又称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亨特综合征。本病发病急速,不受年龄限制,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临床表现主要为口眼歪斜,
王民集王红刘畅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支持下器官捐献供体脑死亡判定的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辅助循环支持下脑死亡判定经验,尤其是自主呼吸激发试验(AT)注意事项,为该场景下脑死亡判定提供参考。方法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自2019年10月至2023年12月行VA-ECMO治疗的患者共78例,其中VA-ECMO支持下进行脑死亡判定的器官捐献供体共8例。收集该8例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数据及AT试验的VA-ECMO数据,总结分析其脑死亡判定过程。结果8例供体患者中有6例患者符合脑死亡判定,共进行10次脑电图、12次诱发电位和15次AT试验。AT判定过程中的并发症包括低血压、氧合下降、心律失常等,经过及时提高VA-ECMO流量、应用强心及升压药物等治疗后均缓解。结论AT试验是VA-ECMO供体脑死亡判定的难点,需密切监测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沈松颖贾美云王红赵云峰董慧君赵贺秦威秦兴松赵萌刘亚杰王红宇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器官捐献脑死亡供体
高压氧治疗脑损伤后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脑损伤后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SH)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河南省4家医院进行HBO治疗的56例PSH患者作为HBO组,另外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未行HBO治疗的36例PSH患者作为对照组。从PSH诊断评估工具(PSH-AM)评分〔临床评估量表(CFS)评分+诊断可能性工具(DLT)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两个方面分别对HBO治疗前后、HBO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评价HBO治疗对PSH患者预后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PSH病因、GCS评分、发病至出现PSH的时间、CFS评分、CFS+DLT评分及PSH发作频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56例行HBO治疗的患者发病至开始行HBO治疗的时间不等(3~11 d),HBO治疗持续时间为3~5个疗程。与治疗前比较,PSH患者HBO治疗后,PSH症状明显缓解(体温升高:14.29%比64.29%,心率增快:25.00%比98.21%,呼吸急促:14.29%比76.79%,血压升高:8.93%比85.71%,大汗:10.71%比85.71%,肌张力增高:19.64%比75.00%,均P<0.05),CFS+DLT评分明显下降(分:16.90±4.81比22.12±3.12,P<0.01),GCS评分有所改善(分:12.31±5.34比5.95±2.18,P<0.01)。入院30 d时,与对照组相比,HBO组PSH症状改善(体温升高:14.29%比19.44%,心率增快:19.64%比25.00%,呼吸急促:10.71%比27.78%,血压升高:7.14%比22.22%,大汗:8.93%比25.00%,肌张力增高:19.64%比38.89%,除体温升高外均P<0.05),CFS+DLT评分下降(分:16.90±3.81比19.98±4.89,P<0.05),GCS评分升高(分:14.12±4.12比12.31±4.14,P<0.01),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有所缩短(d:18.01±5.67比24.93±8.33,P<0.01)。结论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HBO治疗,可明显缓解脑损伤后PSH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较好,为PSH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王红宇李长河陈慧敏任彩红刘亚杰高建凯王红李培亮刘金强李玉静张思森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交感神经兴奋
高压氧治疗心肺复苏后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4例心肺复苏后发生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S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高压氧治疗PSH的效果。方法2022年2月—2023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诊治心肺复苏后发生PSH患者4例,均行高压氧治疗,氧舱治疗压力为1.6个标准大气压,70 min/次,2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记录患者心肺复苏时间、复苏成功至发生PSH时间、PSH临床症状、发病时及发病1个月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临床资料。出院后随访1个月,观察PSH症状恢复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4例患者心肺复苏时间分别为20、20、15、10 min,复苏成功至发生PSH时间分别为2、3、5、5 d。4例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均出现持续昏迷,体温升高、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增快、血压升高,3例出现肌张力增高,2例出现大汗,每日间断发作,频率不等;PSH-AM评分分别为21、24、21、19分,均诊断为PSH。4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3~4个疗程后,PSH症状均明显缓解,意识转清醒,苏醒时间分别为发病第24、16、32、30天。发病时GCS评分分别为4、5、4、4分,发病1个月时GCS评分分别为14、14、15、13分。随访1个月,PSH症状均完全消失且无复发,均存活。结论心肺复苏后PSH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效果良好,可减轻症状,改善脑损伤,促进患者苏醒。
刘金强高建凯刘亚杰王红丁俊杰张思森李培亮王红宇
关键词:心肺复苏高压氧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