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盛开

作品数:28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0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农村
  • 6篇文化
  • 5篇社会主义
  • 5篇主义
  • 5篇共产党
  • 4篇中国共产党
  • 4篇国共
  • 3篇邓小平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3篇农民
  • 3篇经济发展
  • 2篇人口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和谐
  • 2篇生育政策
  • 2篇农村经济
  • 2篇农村社会
  • 2篇农村社会和谐
  • 2篇农业

机构

  • 13篇上饶师范学院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西省委党校

作者

  • 28篇王盛开
  • 5篇程宏燕
  • 2篇张善平
  • 1篇齐芳
  • 1篇孙华雨
  • 1篇季卫斌
  • 1篇方彬
  • 1篇郑宗仁
  • 1篇周云
  • 1篇徐慧
  • 1篇吴宇

传媒

  • 4篇上饶师范学院...
  • 2篇中国市场
  • 2篇求索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江西行政学院...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新视野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求实
  • 1篇企业经济
  • 1篇老区建设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红旗文稿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历史人物专题教学研究与实践被引量:5
2011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既具思想政治性又具历史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历史人物专题进行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这种教学改革不仅能较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还可以以历史人物为示范或警戒帮助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引导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盛开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发展逻辑与历史经验被引量:8
2018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并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之路。从1978年至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发展历史主要可划分为恢复发展、稳步推进、渐成体系、走向规范四个阶段,体现出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规范化、体系化、实用化、时代化的基本特征。从党章到准则、条例再到决定、通知等,整个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在执行与实施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了权力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之间的关系;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之间的关系;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在新时代提升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刘力维王盛开
关键词:党内法规制度发展逻辑历史经验
试析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的文化背景被引量:1
200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化背景 ,需要在党的理论建设中特别注意。西化与文化保守主义的论争缘起于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西化与文化保守主义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发展的必然 ,它们实质上是在一种错误的文化历史观指导下的产物。但是 ,这种文化论争的背景 ,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铺平了道路 ,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 ,而且对党的理论建设中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理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理论的构建与创新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王盛开
关键词:文化背景西化文化保守主义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逻辑主线和基本特点
2005年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邓小平所设计的政治改革的路径、政治体制改革启动的原因、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政治体制改革评价标准和应达到的目标可知,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始终围绕着发展社会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逻辑主线展开,具有坚定的政治性,鲜明的中国特色,操作过程的务实性,理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等基本特点。
王盛开周云
关键词: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生产力政治性
党的理论创新与文化建设策应
2002年
文化是党的理论的根基。党的理论创新需要文化建设策应。当前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必须大力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其关键是要在文化旗帜上、文化载体上、精神前提上及群众基础上坚持四个统一 ,即文化建设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机统一、文化建设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机统一、文化建设与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文化建设与满足群众文化需要的有机统一。
张善平王盛开
关键词:文化建设策应
整合旅游资源,促使上饶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2002年
章依群王盛开
关键词:旅游资源经济发展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构建被引量:1
2007年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思想意识形态的整合以及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建设,构建了执政的文化资源,奠定了其执政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整合与构建执政文化资源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经验教训,至今仍有启迪意义。
齐芳王盛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从“两课”教育改革谈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被引量:1
2006年
高校素质教育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们是辨证统一的。高校“两课”教育改革正是遵循这两大原则进行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创新,以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导出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路径。
程宏燕王盛开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
当前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三大现象——以G县的农村调查为例
2005年
党的十六届四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使社会科学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紧密相联的。农村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基础和关键。笔者长期关注三农问题,通过走访G县的几个乡村,了解到当前影响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因素很多,但有三个现象值得关注:
王盛开程宏燕
关键词:房族计划生育政策李姓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的历史考察被引量:7
2012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的演变与党的整个文化政策的演变相一致,但又有自身特点。农村文化政策由强调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占领农村阵地,逐渐转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再转向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农村文化政策既保持了连贯性,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了调适,为农村社会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农村文化政策需要实现真正的转向,把注意力放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创新农村文化建设制度上来,以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王盛开孙华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建设城乡文化一体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