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树青

作品数:56 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桂林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脑梗
  • 20篇脑梗死
  • 20篇梗死
  • 14篇卒中
  • 10篇药棒
  • 10篇卒中后
  • 10篇疗效
  • 9篇脑卒中
  • 9篇急性
  • 8篇脑梗死患者
  • 7篇脑卒中后
  • 7篇急性脑梗死
  • 6篇眩晕
  • 6篇中风
  • 6篇疗效观察
  • 6篇急性脑梗死患...
  • 5篇选择素
  • 5篇血管
  • 5篇综合征
  • 5篇CRP

机构

  • 56篇桂林市中医医...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6篇王树青
  • 28篇周义杰
  • 17篇韦华军
  • 16篇唐文成
  • 13篇廖美容
  • 12篇王培力
  • 11篇李煦昀
  • 10篇韦必清
  • 7篇苏丹
  • 5篇马继红
  • 5篇黄丽燕
  • 4篇王红
  • 3篇吴钱红
  • 2篇兰树华
  • 2篇谢涛
  • 1篇刘慧
  • 1篇李华
  • 1篇李红杏
  • 1篇秦川
  • 1篇黄丽燕

传媒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云南中医中药...
  • 3篇中医研究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第四届全国中...
  • 2篇包头医学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国际老年医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大众科技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年份

  • 5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核心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机械取栓是近年来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最重要研究进展,特别是在2015年五大血管内治疗研究的阳性结果改写了临床指南,但是其研究的重点主要针对小核心脑梗死患者(small vessel infarction,SVI),其入选标准:ASPECTS≥6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卒中发作6 h内;卒中发作6~24 h内,梗死体积小于70 mL,且存在影像错配或存在临床与灌注影像不匹配。上述研究均排除了大核心脑梗死(large core infarction,LCI)ASPECTS<6分或梗死体积≥70 mL的患者,而随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管内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机械取栓从“时间窗”跨向“组织窗”,同时也从小核心脑梗死跨向了最近非常热门的大核心梗死时代。对于大核心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是否有益,目前仍不确定。本文主要针对前循环大核心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比如大核心脑梗死影像判定及研究入选标准、术后血压管理、无效再通及预后影响因素等。
蒋文贤王树青唐文成胡启洋肖榕康玉卓周义杰
关键词:机械取栓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P-、L-选择素及CR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P-、L-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脑水肿、改善脑血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防治并发症及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使用14天。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的P-、L-选择素、CRP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P-、L-选择素及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P-、L-选择素及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疏血通注射液为代表的综合治疗方案能明显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L-选择素及CRP的表达,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的炎症反应有关。
周义杰王红韦华军马继红王培力王树青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疏血通注射液P-选择素L-选择素
基于多模态MRI探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脑结构与功能影像学特征
2025年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与fMRI等多模态方法,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脑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110例VCI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有认知功能障碍56例(观察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54例(对照组)。比较2组颅脑总体积(TIV)、灰质体积(GMV)及比率低频振幅(fALFF)值的差异;分析观察组差异脑区上述指标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IV为(1339.87±135.24)cm3,对照组为(1341.57±134.02)cm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MV为(518.62±48.85)cm3,对照组为(536.84±62.53)cm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双侧内侧额上回、双侧额上回及右侧前扣带回灰质GMV减小;双侧距状回、双侧枕上回、左侧枕中回、左侧楔叶fALFF值增高。结论:多模态MRI揭示了VCI患者的结构与功能影像学特征,包括额叶GMV的下降与枕叶灰质的自发活性异常,有助于进一步探索VCI的脑影像学标志物及可量化的诊断指标。
胡启洋刘欣仪周义杰王树青蒋文贤唐文成廖美容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灰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
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序贯甘露醇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颅高压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比较两种浓度(3%和10%)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TS)序贯20%甘露醇(mannitol,MT)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颅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2月桂林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部诊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合并颅内高压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A组)使用10%HTS 60 mL与20%MT 125 mL交替静点进行降颅压治疗(具体频次参照颅内压调整),对照组(B组)使用3%HTS 130 mL与20%MT 125 mL序贯治疗。连续监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并根据ICP和MAP计算相应的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记录入组患者有效降低颅内压的持续时间、颅内压最大降幅及持续时间,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2 h、6 h的血钠值和血浆渗透压。结果:共入组40例,完成36例,脱落4例。统计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时间段,两组用药前后ICP、MAP、CPP、血钠及渗透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 h、6 h后,A组的ICP低于B组(P<0.05),MAP、CVP、CPP、血钠及血浆渗透压均高于B组(P<0.05)。在用药2 h后ICP降低最明显(P<0.05),血钠区间在150~160 mmol/L之间ICP降低最显著(P<0.05)。结论:3%和10%的HTS均可有效降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ICP,但10%的HTS效果更明显,降颅内压效果更持久,对血钠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王树青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颅高压高渗盐水甘露醇
瑶药膏联合瑶药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瑶药膏联合瑶药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瑶药膏合瑶药罐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水肿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38/40),对照组为80.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FMA评分,水肿程度以及MBI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瑶药膏联合瑶药罐治疗脑卒中后SHS疗效颇佳,可明显缓解疼痛,减轻水肿,改善肢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王树青蒋文贤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解语丹药棒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
2017年
[目的]观察解语丹药棒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卒中基础治疗,并予以语言康复训练和靳三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解语丹药棒治疗(解语丹由石菖蒲、远志、天麻、胆南星、僵蚕、地龙、全蝎等组成),两组治疗1个月后,通过WAB法(西方失语成套试验中国化)评定语言功能,通过失语商(aphasia quotient,AQ)判断严重程度,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自发谈话流畅性、复述及阅读评分、AQ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语丹药棒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王树青
关键词:脑卒中解语丹药棒运动性失语疗效
自拟补气散瘀散用于预防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再发临床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自拟补气散瘀散用于预防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再发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脑科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予自拟补气散瘀散治疗;1年为一个疗程,期间每3个月随访1次,一个疗程后再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脑梗死再发率大于治疗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补气散瘀散对预防脑梗死再发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兰树华王树青
关键词:气虚血瘀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耳石复位治疗技术是治疗BPPV患者时效果最为显著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在完成复位后,其症状均可得到有效缓解,然而部分患者在成功地结束复位操作后,仍旧会受到漂浮感、行走不稳、头晕等残余症状的持续困扰。为明确BPPV复位完成后的残余症状形成原因,实现对其的有效治疗,本文首先对基础疾病、年龄、BPPV所属类型与持续时间、手法复位次数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对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进行总结,而后提出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补充维生素与中医药治疗的治疗干预方法,以此为残余症状高发群体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案,实现康复目标。
胡启洋周义杰王树青廖美容蒋文贤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影响因素
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基于Bobath技术的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人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单纯使用Bobath训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效果较好。
李煦昀周义杰胡启洋王树青刘慧
关键词:痉挛性瘫痪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BOBATH技术日常生活能力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被引量:2
2020年
张景岳善用熟地黄之法颇受关注,但其巧用干姜之法,却鲜有关注。笔者从炮制、配伍、用量等方面探讨景岳应用干姜的特色,发现景岳配伍灵活,用量精准,炮制研究透彻,执持中而有圆活。在用量上,汤剂一般用3~9g,在禁忌上,阴虚内热多汗、热毒盛者谨慎使用,体现了其对干姜性味归经特性的把握。
周义杰胡启洋韦华军王树青
关键词:干姜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