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凤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临沂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从初唐前期史家文学观看文质关系的发展
- 2011年
- 初唐前期,文学上仍较多承袭南朝,文风华艳。以魏徽为代表的初唐史家在修史过程中对"文与质"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唐初史家对文与质的关系的探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由"尚文"到"重质"再到"文质彬彬"的一个过程,而是经历了一个由"文"到"质"再由"质"到"文"的过程。从表面上看贞观后期文风又回到了"重文轻质"的老路上,但正是由于唐初史家对"文与质"关系反复的探讨,为其后"四杰"和陈子昂等作家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提供了经验,也为文质兼备的盛唐文学的到来吹响了号角。
- 王景凤
- 关键词:文学观
- 近二十年姚贾诗派研究综述
- 2011年
- 中晚唐之际诗人姚合与贾岛友善,且诗风亦相近,故后世将二人并称为"姚贾",并将二人之诗称为"姚贾诗派"。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对贾岛的关注,自九十年代对"姚贾诗派"的研究也逐渐升温。梳理近二十年学界有关姚贾诗派研究成果,分析总结这一时期对姚贾诗派研究的角度、方法和特点,进而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 王景凤
- 关键词:姚贾诗派
- 汉代帝王诏书用典与《诗经》的经典化被引量:1
- 2012年
- 秦末汉初的百余年间,儒学发展从湮没到复兴,并逐渐走向经典中的权威地位。汉初儒学与政治的日益结合,汉武帝时期的兴太学、置五经博士以及后代帝王幼年的儒学教育,使帝王们在诏书中引用儒家经典成为可能。《汉书》、《后汉书》记载了多位帝王在诏书中引用儒家经典,其中引用数量最多的是《诗经》,引诗的目的和作用也有多种。由此可见《诗经》在汉人心目中的地位及其经典化脉络。
- 王景凤冯维林
- 关键词:《诗经》
- 《聊斋志异》中的“诗笔”被引量:1
- 2012年
- 《聊斋志异》中大量穿插了诗、词、曲、对联乃至骈文等多种韵文成分,此即宋人所谓的"诗笔",它对表现人物性格、抒发感情、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等具有丰富的诗化作用,体现了《聊斋志异》作为古代小说的诗性特点。探讨《聊斋志异》中"诗笔"的表现形式及其穿插特点和规律,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大有裨益。
- 王景凤冯维林
- 关键词:《聊斋志异》诗笔韵文民族特色
- 高职院校学生孝道现状调研分析——基于临沂市两所高职院校问卷调查
- 2024年
- 受社会转型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传统孝文化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高职学生作为在校生规模过半群体,他们对孝文化的认知和践行直接影响着其对孝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本课题基于临沂市两所高职院校754名学生的孝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从孝道认知、孝的践行和孝道教育情况几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当前高职学生对传统孝道的主流认知和践行是积极的、健康的,但也存在对孝道的价值认识不足、孝道践行弱化、感恩意识缺失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高校要创新教育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强化孝道教育,增强学生的孝道传承意识和践行能力,有效促进对优秀孝道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的源泉。
- 王景凤
- 关键词:高职学生孝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