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彬
- 作品数:18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河南省9个县农村地区儿童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6
- 2013年
- 目的了解河南9个县农村地区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第一类替代疫苗现状,为全省提高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和制定第一类疫苗使用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濮阳市、新乡市、南阳市、商丘市、洛阳市5个地市9个县18个乡镇32个村的1 463名2~7周岁农村儿童,疫苗接种知识及主要影响因素从调查儿童监护人获得,疫苗接种记录来自于儿童预防接种证,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9个县农村儿童中第一类替代疫苗率最高的是甲肝灭活疫苗第一针,占20.6%,其次是首针次ACYW135(1)流脑疫苗和AC流脑结合疫苗(1),分别占适龄接种对象的13.8%、12.9%。第二类疫苗以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第一针次接种率最高,达到46.4%,Hib疫苗三针次接种率为12.6%,其次是水痘疫苗接种率为23.2%;口服轮状疫苗(RV)、23价肺炎(PPV23)疫苗接种率较低,分别为9.5%和7.3%。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种方式、儿童类别、疫苗价格高低都是影响第二类疫苗接种针次多少的主要因素,乡镇门诊化接种4~6针次和7针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2.5%、6.9%,高于村级接种比例12.8%和1.9%;散居儿童疫苗接种针次高于托幼儿童(P<0.01);监护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接种通知方式、儿童是否留守等对二类疫苗接种针次影响不大或无影响(P>0.05)。结论不同县第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率和种类不同;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因各地接种方式、价格因素、重视程度和家长认知程度不同而差别较大;扩大以乡为单位接种门诊实施范围、降低第二类疫苗接种价格并加大托幼机构第二类疫苗的宣传等有利于提高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针次。
- 王志彬王伟郭万申徐谨李军
- 关键词:儿童第二类疫苗影响因素
- 二类疫苗在流通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 2008年
- 疫苗是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最有效武器,该产品多年来一直由卫生防疫部门逐级供应与使用,在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保护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简称《条例》)2005年6月1日起实施后,疫苗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长期以来由于各经营商和接种单位受利益的驱动以及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因素的存在,违法、违规经营、接种疫苗的现象比较普遍,《条例》实施后,监管部门如何监管《条例》的执行,保障疫苗安全有效和疫苗针对的疾病不流行,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王志彬李言彬
- 关键词:疫苗流通相应传染病卫生防疫部门《条例》预防接种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索建立适合我市特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濮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应用于水灾后救灾防病和暴发疫情应急处理,比较机制建立前、后传染病发病率、罹患率和二代发病率。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与应用,对救灾防病和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控制效果显著。
- 王兰珍张玉华谢为民焦雪成王志彬聂占普高子庆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罹患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索建立适合我市特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濮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应用于水灾后救灾防病和爆发疫情应急处理,比较机制建立前、后传染病发病率、罹患率和二代发病率。结果机制建立前后2003—2004年水灾区的8、9两个月消化道、呼吸道、虫媒传染病罹患率和总罹患率均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1350.99,3099.55,72.28,4521.96,P<0.01);麻疹、甲肝爆发疫情的罹患率、二代发病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2值分别为8.86和10.26,P<0.01)。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与应用,对救灾防病和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控制效果显著。
- 王兰珍张玉华谢为民焦雪成王志彬聂占普高子庆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1990-2011年濮阳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1990-2011年濮阳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情分布特征,为制定甲肝预防控制策略提参考依据。方法对濮阳市疫情资料汇编和2005年以来法定传染报告系统中的甲肝资料按时间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甲肝疫苗广泛应用,甲肝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由1992年发病率最高为28.64/10万降至2011年的0.78/10万,甲肝占各类肝炎构成比由1990年的53.57%下降至2011年的0.41%;从2007年起在发病时间上出现两个高峰,即每年春季的3~4月份和夏季的7~8月份,分别占同时期病例的26.06%、20.00%;发病年龄后移,第一阶段(1990-1996年)儿童从占病例数的45.83%下降至第三阶段(2007-2011年)的6.72%,0~9岁年龄组病例构成较1997年前下降了77.44%,2006年以来无暴发疫情报告。结论在继续保持甲肝疫苗高接种率的前提下,该病将会得到进一步控制且有望被消灭。
- 王志彬王晓利李秋荣
- 关键词:甲型肝炎甲肝疫苗
- 濮阳市预防接种接门诊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濮阳市预防接种门诊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制订调查表,对收集的调查表内容录入到Excel表格中并进行分项目统计。结果现有91个预防接种门诊,其中省级示范门诊1个,市级示范31个,共有职工438人,平均每个门诊4.8名,接种室面积平均45.66m2。结论专业人员不足,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服务职能不到位等。今后应加大对预防接种门诊的投资,提升服务档次。
- 王志彬李言彬
- 关键词:预防接种门诊
- 清丰县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现状调查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清丰县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清丰县的300名男性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清丰县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为48.30%,现在吸烟率为38.30%。不同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和医疗机构级别的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434,3.131,2.460和4.592,P>0.05);不同年龄吸烟者的吸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94,P=0.026)。吸烟者中20.70%的人尝试过戒烟,戒烟成功率为9.70%。吸烟危害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50.60%,现在吸烟者、戒烟者、从不吸烟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07,P=0.448)。结论清丰县男性医务人员中吸烟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
- 袁旭王志彬孙花荣梁婷李蓬
- 关键词:医务人员吸烟率
- 濮阳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了解濮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全市2008—2012年6月6日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部分病例和重症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全市共报手足口病16 492例,发病高峰是每年的3-5月(第12~20周),呈典型的单峰型曲线;发病年龄以0~4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散居儿童多于托幼机构儿童,爆发病例多发生在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病原有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以EV71和CoxA16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性别差异,小年龄组儿童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重点人群,流行年度和流行季节的优势毒株为EV71,重症患者中EV71占到86.35%;非流行年和季节手足病例主要由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防控重点应体现在对病例分类管理上,同时应继续加强重症病例疫情监测和爆发控制。
- 王志彬李言彬王晓利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及应用评价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索建立适合濮阳市特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濮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应用于水灾后救灾防病和暴发疫情应急处理,比较机制建立前、后传染病发病率、罹患率和二代发病率。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与应用,对救灾防病和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控制效果显著。
- 高子庆王兰珍张玉华谢为民焦雪成王志彬聂占普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罹患率
- 濮阳市乡镇卫生院现状及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濮阳市乡镇卫生院现状,探讨今后卫生院发展出路并提出建议。方法制订卫生院现状调查表,收集的调查表内容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78个乡镇卫生院,共有职工2367人,其中无职称或初级职称者2157人,占91.13%;中高级职称者210人,占8.87%。中专和无学历者2011人,占84.96%;大专以上学历356人,占15.04%。业务用房面积95731 m2,床位1 601张,床位使用率50.35%,固定资产5531.11万元。万元以上设备318台件,医疗药品收入4515.73万元,人均1.89万元。结论多数乡镇卫生院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收入偏低,经营模式单一,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设备落后,卫生服务职能不到位等。今后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资金、人才、政策等扶持力度。
- 王志彬
- 关键词: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