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亚
- 作品数:49 被引量:46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青藏高原地壳运动GPS实测结果的定量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国家攀登计划“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
- 朱文耀程宗颐王小亚熊永清
-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壳运动GPS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背景场
- 为了研究中国大陆背景场的运动及其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影响,我们收集了我国大陆周边地区几个有代表性的全球IGS站和我国IGS站(见表)近三年(1995年5月~1998年3月)的GPS观测资料,进行了这些站运动速率的长期连续...
- 朱文耀程宗颐王小亚熊永清
- 关键词:大陆地壳地壳运动欧亚板块板块运动模型背景场
- 文献传递
- 北斗卫星地球辐射压摄动建模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在对卫星所受的非保守摄动力研究中,对太阳辐射压摄动建模的研究发展迅速,而对地球辐射压摄动的研究相对缺乏,特别是其对中高轨卫星轨道影响的研究。在高精度人造卫星轨道确定中,地球辐射压摄动对于具有大面质比的导航卫星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略。针对中国北斗导航卫星,基于地球辐射压的原理和影响机制,探讨了地球辐射压摄动建模的方法。针对北斗导航系统特点,利用地球表层的反照率和红外发射率的分布格网数据,建立了精确的地球辐射压模型,并利用全球MGEX站观测数据和中国区域监测站数据,进行了对北斗卫星引入地球辐射压模型的验证试验,分析了其定轨精度,检验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试验表明,对北斗卫星来说,在加入地球辐射压模型ERPM2(Earth radiation pressure model 2)后,轨道精度比不加入地球辐射压模型提高约4 mm;加入ERPM1模型则相应提高约2 mm。对部分卫星,加入地球辐射压模型后,其轨道精度修正量可达5~10 mm。通过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检核发现,加入ERPM2模型后,北斗中轨道地球卫星正常姿态时的轨道径向精度提高3.1 cm,GPS 036卫星轨道径向精度改善0.8~1.4 cm。因此,地球辐射压摄动模型在北斗导航卫星高精度轨道确定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 赵群河王小亚王小亚张晶胡小工何冰王家松
- 关键词:北斗
-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监测地球大气关键技术被引量:1
- 2008年
- 介绍了国内外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研究进展。针对国内无线电掩星研究现状,从工程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实施该技术可能面临的多方面制约因素,包括:GPS接收机;星上存储介质和高速数据传输;星载接收机精密定轨;数据同化;星座卫星组网等。
- 蒋虎王小亚余金培龚文斌
-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无线电掩星地球大气气象应用
- 星基空间人造飞行器探测概率分析
- 2007年
- 随着空间飞行器数量的日益增多,空间碰撞的概率也逐步加大。为了确保自身飞行器的安全,同时为了减少对目前在轨的飞行器的干扰,通过某种途径来感知空间飞行器的信息,包括轨道和结构外形等参数,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地基手段对空间飞行器进行观测外,星基空间飞行器探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手段。文章通过对所掌握的空间飞行器数据库,给出了基于地球低轨道观测卫星情况下,星基空间飞行器探测概率的统计结果。
- 蒋虎尹增山王小亚余金培梁旭文
- 关键词:空间飞行器
- 地面GPS观测探测大气可降水汽量的方法和前景被引量:18
- 1998年
- 介绍了利用地面GPS观测探测大气可降水汽量(PWV)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在气象学和天文定位上的应用.地面GPS测量的PWV估计的主要误差源来自天顶湿延迟的估计.为了提高天顶湿延迟的估计精度,根据大气湿分量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天顶湿延迟的估算可采用确定性参数估计和随机模型估计.采用这些方法能有效地提高GPS精密定位中高程测量的精度,且其估算的PWV的精度可达1-2mm,足以满足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的需要.简述了大气分布的非球对称性对PWV估计的影响并评述了利用地面GPS测量探测PWV的前景.
- 王小亚朱文耀严豪健丁金才
- 关键词:天顶湿延迟GPS
- 不同GNSS多路径误差模型的性能分析
- 2025年
- 针对3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信号多路径误差削弱算法,包括恒星日滤波模型、等分辨率多路径半天球模型和等面积多路径半天球模型在不同环境中的适用性和削弱性问题,利用2组不同实验环境下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分析3种多路径误差模型的表现。结果显示,在开阔环境下,3种模型结果较一致,相比于原始的定位模型,3种多路径误差模型的定位精度均显著提高;在抗干扰能力较弱的单频低成本接收机所在的云南省丽江市高速公路变形监测环境下,恒星日滤波模型的定位精度显著高于等分辨率和等面积多路径半天球模型结果;相比于等分辨率多路径半天球模型,恒星日滤波定位残差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东、北和高程方向分别平均减少0.91 mm、1.51 mm和2.95 mm,对应的平均减少率分别为18.04%、20.91%和21.55%;相比于等面积多路径半天球模型,恒星日滤波的RMSE在东、北和高程方向分别平均减少1.09 mm、1.83 mm和3.25 mm,对应的平均减少率分别为21.65%、25.47%和23.74%。结果可为后续大规模GNSS测站多路径效应修正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 周厚香王小亚周莹莹
- 关键词:多路径误差
- 倾斜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演化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利用STK软件对倾斜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进行仿真,给出了主要轨道参数的演化曲线,经分析发现:倾斜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是比较稳定的,可以满足卫星寿命期内对轨道相对稳定的要求。
- 蒋虎王小亚
- 地面GPS探测大气的最新进展被引量:13
- 1997年
- 综述了利用地面GPS站探测大气的技术,包括基本原理、方法、应用、最新进展和结果的介绍以及存在于该技术中的误差源的讨论。从地面GPS站的观测和表面气象参数可得出天顶湿延迟(ZWD)的估计,再由它和可降水汽量(PWV)之间的转换关系就可得出PWV估计。这种方法求得的PWV时间序列不仅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而且有助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的改进,这就是新兴学科GPS气象学形成的基础。最后简述了日本GPS气象学的发展和未来的计划。
- 王小亚朱文耀严豪健丁金才
- 关键词:大气探测GPS
- 测站坐标时间序列跳变探测研究及对TRF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针对地球参考架测站坐标残差数据中仍存在一些较大的未被标注的跳变,这会引起该测站坐标和速度因未标注的跳变而估计有误的问题,该文利用广义离群检测(GESD)算法的粗差和野值探测及基于t-检验序贯格局转换分析(STARS)法的跳变探测,更好地剔除了野值、标志出了未被标注的跳变。由于测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复杂性,跳变检测的误报率和漏检时有发生,故该文采用了与STARS方法相结合的差值法和人眼观察法综合检测跳变;然后基于上海天文台建立的中国地球自转与地球参考系服务地球参考架和地球定向参数确定软件包,重新进行地球参考框架建立和维持,消除未标注跳变对地球参考框架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重新解算的测站坐标残差明显减小,对测站非连续性也有了很好修复,不仅提高了地球参考架精度和稳定性,而且有助于后续周期性信号的拟合和提取。
- 李秋霞王小亚冯加良
- 关键词:跳变地球参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