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天智

作品数:22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血液
  • 12篇血液透析
  • 10篇维持性
  • 10篇维持性血液
  • 9篇维持性血液透...
  • 7篇血清
  • 7篇肾病
  • 6篇蛋白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5篇细胞生长因子
  • 4篇血液透析患者
  • 4篇透析患者
  • 4篇能量消耗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生长
  • 4篇肝细胞
  • 4篇肝细胞生长因...
  • 3篇炎症
  • 3篇肾间质

机构

  • 21篇石家庄市第三...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21篇王天智
  • 18篇刘翠红
  • 5篇李文静
  • 5篇宋培
  • 3篇吴志茹
  • 3篇贾志芳
  • 2篇石文焕
  • 2篇范琳
  • 1篇贺彩果
  • 1篇王秀芬
  • 1篇李英
  • 1篇程彤
  • 1篇宗妍
  • 1篇武佳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河北医学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通量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膜和低通量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136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透析膜血液透析,观察组给予高通量透析膜血液透析,治疗28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毒素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磷(P)、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氧化应激状态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及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评定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5%,高于对照组的70.59%(χ2=11.027,P<0.01)。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BUN、Scr、P、β_2-MG、MDA、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而SOD、GSH-PX、TAOC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治疗前比,对照组治疗后β_2-MG及T-AO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UN、Scr、P、SOD、GSH-PX水平均降低,MDA、CRP、TNF-α、IL-6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BUN、Scr、P、β_2-MG、MDA、CRP、TNF-α、IL-6水平降低,SOD、GSH-PX、T-AOC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采用高通量透析膜对MHD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患者血液毒素,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降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李文静史聪宋培王天智刘翠红
关键词:透析膜血液透析维持性氧化应激炎症因子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能量消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8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观察不同PEW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及血清HGF水平差异,分析血HGF水平与患者年龄、透析时间、血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oalbumin,PA)、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相关性。结果 128例血液透析患者中67例发生PEW,占52.34%。PEW组患者血清HGF、CRP和IL-6水平显著高于非PEW组,BMI、上臂肌围及血Alb、PA、Hb、TC水平明显低于非PEW组(P<0.05)。血液透析患者血HGF水平与BMI、上臂肌围、血Alb、PA、Hb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与血CRP、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MI、上臂肌围和血Alb、PA、CRP、IL-6、HGF水平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PEW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PEW时血清HGF水平显著升高,HGF水平与患者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HGF可作为判断血液透析患者发生PEW的参考指标。
史聪李文静宋培王天智刘翠红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细胞生长因子炎症指标
血清OPG BSAP及FGF-23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V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血液透析患者133例,其中VC患者58例为钙化组,未发生VC患者75例为未钙化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OPG、BSAP及FGF-23水平,绘制ROC曲线探讨血清OPG、BSAP及FGF-23对VC的诊断价值。结果:钙化组患者血清OPG、BSAP及FGF-23水平高于未钙化组(P<0.05);随着钙化程度的加重,血清OPG、BSAP及FGF-23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OPG、BSAP及FGF-23水平与透析患者VC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透析龄长及血清OPG、BSAP、FGF-23水平升高是透析患者发生VC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OPG、BSAP、FGF-23单项检测诊断V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0.864、0.866。联合检测诊断VC的AUC及特异度较单项检测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OPG、BSAP及FGF-23的表达与血液透析患者VC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对VC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宋菊香夏薇青王天智刘翠红
关键词:血管钙化血液透析骨保护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IgA肾病患者血浆中miR-191-5p表达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浆中miR-191-5p表达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RIF)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IgA肾病患者(IgA肾病组),根据CKD分期分为Ⅰ~Ⅱ期组(42例)、Ⅲ期组(38例),根据牛津分型分为T 0组(20例)、T 1组(39例)、T 2组(21例),另选择7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受试者血浆miR-191-5p表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IF指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TGF-α]。Pearson分析miR-191-5p表达与肾功能及RIF指标、RIF面积的相关性。结果:IgA肾病组血浆miR-191-5p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Scr、BUN、TGF-β1、TG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Ⅲ期组血浆miR-191-5p表达低于Ⅰ~Ⅱ期组(P<0.05),Scr、BUN、TGF-β1、TGF-α水平高于Ⅰ~Ⅱ期组(P<0.05),RIF面积大于Ⅰ~Ⅱ期组(P<0.05);T 2组血浆miR-191-5p表达低于T 0组和T 1组(P<0.05),Scr、BUN、TGF-β1、TGF-α水平高于T 0组和T 1组(P<0.05),RIF面积大于T 0组和T 1组(P<0.05)。CKD患者血浆miR-191-5p表达与RIF面积、Scr、BUN、TGF-β1、TGF-α均呈负相关(r=-0.509、-0.379、-0.311、-0.475、-0.486,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血浆miR-191-5p表达降低,且与RIF以及肾功能下降有关。
夏薇青宋菊香杨二梅曹义甫王天智刘翠红
关键词: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微小核糖核酸
左旋卡尼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握力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吴志茹王天智刘翠红
血清OPG、ALP及NT-proBNP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行MHD治疗的140例患者为MHD组,其中51例并发CVD患者为CVD组,89例未并发CVD患者为无CVD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检测各组血清OPG、ALP及NT-proBN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并发CVD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预测MHD患者并发CVD的价值。结果MHD组血清OPG、ALP及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CVD组血清OPG、ALP及NT-proBNP水平高于无C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龄<72个月和透析龄≥72个月CVD患者血清OPG、ALP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长,OPG、ALP及NT-proBNP升高是导致MHD患者并发CV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OPG、ALP及NT-proBNP预测MHD患者并发CV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0.881、0.864。结论血清OPG、ALP及NT-proBNP升高是MHD患者并发CVD的重要危险因素,3项指标均对预测MHD患者并发CVD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宋菊香夏薇青王天智刘翠红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骨保护素N末端脑钠肽前体
低热量饮食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低热量饮食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门诊初诊为肥胖型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1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低热量饮食组75例和普通饮食组75例。低热量饮食组患者采用低热量饮食,每日总热量1 000 kcal;普通饮食组患者则采用普通饮食,两组均干预8周。检测饮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干预前,低热量饮食组患者的体质量、BMI、FBG、FINS、HOMA-IR、TG、TC、HDL-C、LDL-C分别为(73.0±13.2)kg、(26.8±6.4)kg/m2、(9.3±5.1)mmol/L、(18.3±7.1)m U/L、(3.9±1.1)、(3.7±1.2)mmol/L、(6.4±1.0)mmol/L、(1.5±0.5)mmol/L、(3.8±0.2)mmol/L,普通饮食组分别为(74.6±11.3)kg、(27.4±8.7)kg/m2、(9.5±4.3)mmol/L、(17.5±8.2)m U/L、(3.9±1.2)、(3.6±1.3)mmol/L、(6.3±1.5)mmol/L、(1.6±0.4)mmol/L、(3.7±0.8)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低热量饮食组患者的体质量、BMI、FBG、FINS、HOMAIR、TG、TC以及LDL-C水平分别为(67.5±12.4)kg、(22.3±3.1)kg/m2、(5.3±1.3)mmol/L、(13.2±1.4)m U/L、(2.5±1.1)、(2.5±0.8)mmol/L、(4.1±1.5)mmol/L、(3.0±0.4)mmol/L,明显低于干预前及普通饮食组同期的(72.8±12.4)kg、(26.1±6.6)kg/m2、(9.1±1.4)mmol/L、(16.9±1.8)m U/L、(3.5±1.2)、(3.6±1.5)mmol/L、(5.8±1.6)mmol/L、(3.9±0.3)mmol/L(P<0.05),HDL-C水平为(1.7±0.3)mmol/L,高于干预前及普通饮食组同期的(1.5±0.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饮食组在干预前后各观察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热量饮食能有效降低肥胖型T2DM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IR。
范琳石文焕王天智刘娜关亚卿贺彩果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低热量饮食
含糖透析液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含糖透析液对于糖尿病肾病(DN)患者进行血液透析(HD)过程中的血压与心率变异性(HRV)所具有的影响。方法:共选择本院2004年9月至2013年9月间所收治的经HD治疗的30例DN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者,并将其分作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参照组不使用含糖透析液,研究组则使用含糖透析液,对比两组在透析前、透析中及透析后的舒张压(DP)、收缩压(SP)、平均血压(MBP)以及含糖水平(GLU)等差异情况;并对比HRV时域指标(高频谱与低频谱)、频域指标(PNN50与SDNN)差异情况。结果:和参照组对比,研究组在透析之前的DP、SP、MBP以及GLU等差异不显著(P>0.05);在透析中与透析后研究者的各项指标则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高频谱和PNN50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低频谱和SDNN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DN患者在DH过程中采用含糖透析液对其血压与HRV的影响比较小,对交感神经的刺激性不强,对于维持血液透析具有重要的作用。
王天智刘翠红
关键词:含糖透析液血液透析心率变异性
血清HGF、IL-6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诊断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蛋白质-能量消耗组和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及血清HGF、IL-6水平差异,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危险因素,探讨血清HGF、IL-6对血液透析继发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诊断价值。结果蛋白质-能量消耗组37例,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85例。蛋白质-能量消耗组患者年龄、透析月龄以及尿素氮、HGF、IL-6水平高于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而体质量指数和血清转铁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GF、IL-6水平与营养指标血清转铁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透析月龄长以及血清HGF、IL-6水平升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GF、IL-6联合检测诊断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0,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0.0%。结论血清HGF、IL-6水平可作为筛查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参考指标。
李文静史聪宋培王天智刘翠红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与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笔者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ESRD患者128例。应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A(营养良好)、B(轻-中度营养不良)、C(重度营养不良)三组。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透析前血清HGF的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HGF水平与患者SGA评分、年龄、性别、病程、透析时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尿素氮、体重指数及上臂肌围等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血清HGF是否是ESRD患者发生PEW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B+C)组、B组、C组患者的血清HGF的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1),且C组患者的血清HGF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1);患者血清HGF水平与患者SGA评分呈负相关(r=-0.8791,P<0.01)。B、C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的水平以及体重指数、上臂肌围与A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GF与与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以及体重指数、上臂肌围呈显著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GF水平(OR=2.143,95%CI:2.096~2.193,P=0.004)和上臂肌围(OR=0.032,95%CI:0.015~0.164,P=0.012)是维持性血液透析ESRD患者发生PEW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时血清HGF水平增加,血清HGF可能成为判断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的指标之一。
史聪李文静宋培王天智曹义甫贾志芳刘翠红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