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云华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贵阳市委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社会主义
  • 5篇主义
  • 4篇邓小平
  • 3篇有中国特色社...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3篇建设有中国特...
  • 2篇邓小平理论
  • 2篇政治
  • 2篇资本主义
  • 2篇共产党
  • 1篇党性
  • 1篇党员
  • 1篇邓小平建设
  • 1篇邓小平建设有...
  • 1篇新农村
  • 1篇学习型
  • 1篇学习型城市
  • 1篇学习型机关
  • 1篇有中国特色社...

机构

  • 8篇中共贵阳市委

作者

  • 8篇王云华
  • 2篇王正旭
  • 2篇王玮

传媒

  • 5篇贵阳市委党校...
  • 3篇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1997年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重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科学论断,正确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对于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文明是人类历史的本质反映,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社会文明主要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范畴,每一范畴各自包含其丰富的内容.社会的物质文明是指社会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社会的精神文明是指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的进步状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无论物质文明的发展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都是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进行的.作为“文明”内含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在其运动过程中,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且其各自要素之间也是融为一体、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前提,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精神文明规定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并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创造手段,两者是互为目的的.两者的区分只在“物质”和“精神”的载体不同.物质文明建设是以“物”为对象,依靠人对物、对自然界实行改造;精神文明建设是以“人”为对象。
王云华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物质文明建设十四届六中全会马克思列宁主义
共产党人就是要讲政治
1999年
江泽民同志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号召,是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出发提出的重要任务,是新时期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殷切期望。 “讲政治”是“三讲”中的重要环节。正确认识政治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是落实“讲政治”的重要前提。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是与阶级、国家等相联系的特殊社会历史范畴。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两者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王云华
关键词:共产党人领导干部素质人民根本利益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
紧紧把握党性的时代特征
2001年
王云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员党性
贵阳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对策思考
2005年
王正旭王云华王玮
关键词:学习型机关群众性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实践特色
1998年
以邓小平发动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思想起点,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带来了新时期全党的思想大解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发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的实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的实践性是这一科学体系的显著特色.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运用于解决复杂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系统地通过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深刻地指出其认识论上的根源,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正确地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实践特色,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认识,有助于更加自觉地、坚定地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使这个实践沿着正确的符合规律的道路前进.
王云华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观资本主义
正确理解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深刻内涵
2000年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正确理解“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是落实“三个代表” 要求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仅就正确理解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深刻内涵,进行学习和探讨。
王云华
关键词:生产力发展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
贵阳市新农村教育研究
2007年
贵阳市新农村教育是贵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立足新起点,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目标的战略选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具有特色意义。
王正旭王玮王云华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教育
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的特色及其实践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灵活运用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创建了指引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前进的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作为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王云华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贤人政治法治政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