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平 作品数:27 被引量:7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观察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例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给予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300 mg/次,分别于第0、1、2、3、4周注射1次,随后每4周1次,于第4、8、12周时记录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0例患者治疗4周时,PASI均值为2.52±0.91,6例达PASI 90,2例达PASI 100;8周时,PASI均值为0.99±0.55,8例达PASI 90,5例达PASI 100;12周时,PASI均值为0.13±0.16,10例达PASI 90,7例达PASI 100。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NLR水平分别为2.42±0.08、2.17±0.05、2.14±0.03和2.12±0.03,第4周NLR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P<0.01),但与第8周和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8、1.79,P值分别为0.083、0.081)。患者治疗前NLR和PASI评分呈正相关(r=0.88,P<0.01),治疗后NLR下降值和PASI下降值明显相关(4周、8周、12周时r值分别为0.93、0.97、0.98,P值均<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起效迅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是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尚智伟 冯海瑕 赵冰洁 王为平关键词:银屑病 生物制剂 白介素17 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血管角皮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1年 血管角皮瘤是一组以真皮乳头微血管扩张、继发表皮棘层肥厚、角化过度为特征的病变,治疗方法多,疗效不一。我们使用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血管角皮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张怡 王为平 付宏伟 赵爱见关键词:ND:YAG激光治疗 血管角皮瘤 长脉宽 微血管扩张 真皮乳头 角化过度 57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分布情况。方法:对57例SSS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7例SSSS患者均治愈出院,对金葡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替考拉宁(88.89%)、亚胺培南(86.11%)、去甲万古霉素(80.56%)、夫西地酸(77.78%)、头孢唑啉(66.67%)。结论:SSSS好发于1~3岁儿童,及早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及进行细菌药敏检测可提高治愈率。 尚智伟 王为平 付宏伟关键词: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药敏试验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后湿疹一例 2011年 患儿男,4月龄,因激光治疗术后左侧面部渗出结痂6d于2010年11月28日到我科就诊。患儿2个月前因左侧面部鲜红斑痣(图1)在我院接受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赛诺秀Cynergy激光治疗仪,PDL模式)治疗,波长585nm,脉宽2ms,光斑直径7mm,能量8~9J/cm^2. 张怡 王为平关键词:激光治疗仪 脉冲染料激光 鲜红斑痣 湿疹 PDL 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2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2例,口服氨甲环酸片,外用氢醌乳膏;对照组:110例,口服维生素C片,外用氢醌乳膏。治疗4周、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90.74%,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3.64%和67.2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周时,χ2=24.903,P<0.05;8周时,χ2=23.6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较轻微,停药后均消失。结论: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安全快速,费用低廉、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尚智伟 刘多丽 王为平 付宏伟关键词:氨甲环酸 氢醌乳膏 黄褐斑 疗效观察 ALA光动力荧光技术联合皮肤镜在面部区域癌化诊断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5-氨基戊酮酸(ALA)光动力荧光技术联合皮肤镜在面部区域癌变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光线性角化病、BOWEN病、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患者共52例,每位患者均先后采用肉眼观察和ALA光动力荧光显影,比较两者的面积差异。对ALA光动力荧光显影区域进行8等份扇形分区,对每个扇形分区进行皮肤镜检查,判断有无癌前病变表现,并对病变面积和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52例患者ALA光动力荧光显影面积均大于肉眼观察皮损面积,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ALA光动力荧光显影区域内皮肤镜检查均发现有不同面积和不同严重程度的癌前病变特征,其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4.55±1.21、5.45±2.42、6.64±2.84、5.27±1.95。结论 ALA光动力荧光诊断联合皮肤镜检查能够发现肉眼无法察觉的区域癌前病变,为皮肤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夏丽晔 王为平 尚智伟关键词:光动力 荧光诊断 皮肤镜 麻防犀角地黄汤对寻常性银屑病寒包火证患者皮损情况、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麻防犀角地黄汤对寻常性银屑病寒包火证患者皮损情况、炎症因子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性银屑病寒包火证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麻防犀角地黄汤组、犀角地黄汤组、维A酸乳膏组,每组各30例。维A酸乳膏组给予维A酸乳膏外用,犀角地黄汤组给予犀角地黄汤口服+维A酸乳膏外用,麻防犀角地黄汤组给予麻防犀角地黄汤口服+维A酸乳膏外用,均治疗30 d。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鳞屑干燥、脱屑、瘙痒、口干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PASI评分,中医各症状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维A酸乳膏组比较,麻防犀角地黄汤组和犀角地黄汤组PASI评分,中医各症状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与犀角地黄汤组比较,麻防犀角地黄汤组PASI评分,中医各症状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寒包火证疗效显著,患者皮损面积及炎症指标得到明显控制,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崔利莎 尚智伟 王为平 赵冰洁关键词:寻常性银屑病 皮损 炎症因子 准分子激光联合自拟消白方剂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自拟消白方剂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2例)和对照组(n=62例),对照组给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消白方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变皮肤色素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两组治疗的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水平,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7(IL-17)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病变皮肤色素积分显著提高,DLQI评分降低,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AT,SOD,GSH-PX水平显著提高,MAD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2,IL-17及s ICAM-1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拟消白方剂能够显著抑制白癜风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因子,改善临床症状,使得患者获得最佳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 尚智伟 冯海瑕 王为平 付宏伟关键词:308NM准分子激光 白癜风 炎性因子 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炎28例 1998年 我们自1996年3月以来应用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炎取得较好效果,并设有对照组进行观察,现将观察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49例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男21例,女7例,年龄38~70岁,病程3个月~3年。对照组男12例,女9例。 包佐义 王为平关键词:脉络宁 CTC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清sIL-2R及炎性因子的水平变化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炎性因子的水平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CTCL患者35例(CTCL组),同时选取炎症性皮肤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sIL-2R、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CTCL组血清sIL-2R为(770.15±87.44)U/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淋巴细胞为6.10(0.15~10.5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CL组和对照组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L组血清IL-6、TNF-α和CRP分别为110.02(67.39,230.03)pg/ml、(31.29±7.28)pg/ml和(36.60±6.1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皮损改善患者治疗后sIL-2R为(230.04±78.11)U/ml,明显低于皮损未改善患者(P<0.05)。结论:CTCL患者血清sIL-2R、IL-6、TNF-α和CRP升高,而B淋巴细胞水平降低,其中sIL-2R与治疗效果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冯海瑕 王为平 付宏伟关键词:皮肤T细胞淋巴瘤 淋巴细胞亚群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