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兴元 作品数:34 被引量:7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淋病奈瑟菌NspA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菌表面蛋白A(NspA)的抗原性及其在淋病快速诊断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PCR技术克隆淋病奈瑟菌NspA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NspA,表达产物复性后免疫小鼠,Western blot、ELISA分别检测免疫血清与淋病奈瑟菌细胞裂解液中NspA及与淋病奈瑟菌全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NspA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并复性的重组NspA(rrNspA)可在小鼠体内刺激产生高效价特异性抗体,抗rrNspA抗体可与淋病奈瑟菌完整细胞及细胞裂解液中NspA特异性结合。结论获得的rrNspA及抗rrNspA抗体在建立淋病奈瑟菌抗体或抗原快速检测方法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李国才 解如山 蒋桂花 朱立天 焦红梅 潘兴元 陈红菊 严华 季明春关键词:淋病奈瑟菌 抗原性 淋病奈瑟菌对hCD46基因转染COS-1细胞的黏附 2008年 为研究人CD46(hCD46)在菌毛介导的淋病奈瑟菌宿主特异性黏附过程中的作用。用连接PCR技术扩增出启动子与cDNA相连的hCD46小基因,并将其置换出pcDNA3.1载体中的CMV启动子,构建成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46。转染COS-1细胞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到hCD46cDNA在其自身启动子的指导下可在COS-1细胞膜表面有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的分子量正确,用流式细胞术分选表达hCD46的基因转染细胞COS-1-46。细菌黏附实验显示菌毛阳性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对COS-1-46细胞有较强的黏附性。提示hCD46是菌毛介导的淋病奈瑟菌特异性黏附于人黏膜细胞的一种重要受体,hCD46小基因可用于淋病奈瑟菌感染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制备。 李国才 王劲松 朱立天 王晓红 焦红梅 潘兴元 季明春关键词:淋病奈瑟菌 利用SAGE库挖掘有功能的假设基因 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人大动脉内皮细胞(HAECs)低氧处理的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SAGE)库中,挖掘出许多与低氧反应相关的假设基因。共预测到369个有功能的假设基因,其表达产物大部分与信号传导和基因的表达调控相关。选择了8个候选基因,RT-PCR验证其是否真正表达,其中7个为真基因。半定量RT-PCR表明,这些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在低氧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得到验证。结果表明:SAGE库中包含丰富的假设基因资源,可以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中鉴定与特定生理或病理过程相关的假设基因。 潘兴元 宁文 Choi A M 李朝军关键词:低氧 生物信息学 NOD鼠体内CD_4^+NKG2D^+T细胞与CD_8^+T细胞间关系 2016年 目的探讨NOD鼠体内CD_4^+NKG2D^+T细胞与CD_8^+T细胞间关系。方法动态监测NOD鼠外周血中CD_4^+NKG2D^+T及CD8+NKG2D^+T细胞在不同周龄频率。利用IGRP206-214特异性CTL清除的NOD鼠,对其外周血中CD_4^+NKG2D+/CD_4^+T及CD8+NKG2D+/CD_8^+T细胞频率进行分析。将磁珠分选所得CD_4^+NKG2D^+T细胞分别与经CFSE标记的纯CD_4^+NKG2D-T细胞、CD_8^+T细胞共培养4 d,检测体系中CD_4^+NKG2D-T细胞、CD_8^+T细胞CFSE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 NOD鼠外周血CD_4^+NKG2D+/CD_4^+T及CD8+NKG2D+/CD_8^+T细胞频率均随其1型糖尿病疾病进程发展逐渐升高,且二者之间呈正相关。IGRP206-214特异性CTL清除的NOD鼠,外周血中CD_4^+NKG2D+/CD_4^+T细胞频率随CD8+NKG2D+/CD_8^+T细胞频率降低显著下降。与单独培养的CD_4^+NKG2D-T细胞相比,加入CD_4^+NKG2D^+T细胞的培养体系中,CD_4^+NKG2D-T细胞增殖加快。但CD_4^+NKG2D^+T细胞对CD_8^+T增殖作用不明显。结论 NOD鼠体内存在着一群与1型糖尿病疾病进程正相关的CD_4^+NKG2D^+T细胞,且该群细胞极有可能是通过直接作用于CD_4^+NKG2D-T细胞而间接对CD_8^+T细胞产生作用。 王宇航 马旻轩 徐娅雯 李凯 潘兴元 钱莉 龚卫娟 季明春关键词:CD8^+T细胞 NOD鼠 研究性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中的实践 2017年 阴银燕 焦红梅 李国才 潘兴元 孔桂美 严华 陈红菊自身启动子指导人CD46 cDNA在CHO细胞的表达 淋病的发病率居于各类性病之首,每年新发病例62 000 000,在发展中国家则更为严重。淋病奈瑟菌是淋病的病原体,人感染淋病奈瑟菌后体内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可以反复感染,这给淋病的疫苗研制带来巨大困难,因而需要深入研究... 王劲松 季明春 李国才 潘兴元 朱立天关键词:淋病奈瑟菌 文献传递 人CD46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构建人CD46(hCD46)启动子指导目的基因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提取HeLa细胞基因组DNA,用PCR扩增出hCD46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中hCD46基因5′端某片段的同源性为99.9%。用此启动子替换pcDNA3EGFP中的CMV启动子,并在hCD46启动子和EGFP基因之间插入兔β-球蛋白基因第二内含子(RGI),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转染CHO和SP2/0两种鼠源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CHO细胞EGFP的表达量高于SP2/0细胞,表达特性与人体CD46相似;RGI可以增强EGFP的表达量,但不改变其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提示克隆的hCD46启动子可以用于研制模拟人体CD46基因表达特性的转基因小鼠。 李国才 王劲松 焦红梅 朱立天 潘兴元 季明春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 EGFP 淋病奈瑟菌表面蛋白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诱导的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2012年 目的观察淋病奈瑟菌表面蛋白A(Neisseria surface protein A,Nsp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不同免疫途径诱导的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将Nsp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NspA通过肌肉、滴鼻和阴道3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0、2、3、4周各免疫1次,末次免疫后2周,收集各组小鼠血清、支气管肺泡洗液和阴道洗液,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并检测抗体介导的补体溶菌活性。结果滴鼻免疫和肌肉免疫pcNspA质粒均可诱导小鼠体内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和IgA抗体,而且滴鼻免疫组在支气管肺泡洗液和阴道洗液中均可检测到特异性sIgA抗体,而阴道免疫组仅在阴道局部检测到较低水平的特异性sIgA抗体;滴鼻免疫组小鼠血清具有溶菌活性。结论淋病奈瑟菌Nsp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可诱导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并具有抗菌活性;滴鼻免疫可能是其更有效的免疫途径。 李国才 蒋桂花 焦红梅 陈红菊 潘兴元 严华 季明春关键词:基因疫苗 小鼠 体液免疫应答 膜型IL-15联合RAE-1ε增强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视黄酸早期转录因子1ε(retinoic acid early transcript 1ε,RAE-1ε)和膜型IL-15对小鼠NK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前期研究以小鼠原B淋巴细胞株BaF3为基础构建了3株BaF3工程细胞株,即表达膜型IL-15的BaF3/mb15细胞、表达RAE-1ε的BaF3/RAE细胞和同时表达膜型IL-15和RAE-1ε的BaF3/mb15/RAE细胞。将γ射线灭活后的3株BaF3工程细胞株作为刺激细胞,分别刺激小鼠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后NK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胞内染色法检测NK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分泌,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对小鼠淋巴瘤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与BaF3/mb15和BaF3/RAE细胞相比,BaF3/mb15/RAE细胞可有效上调NK细胞表面CD25、CD44、FasL和CD107a的表达,但对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分泌没有明显刺激作用。当效靶比为20:1时,BaF3/mb15、BaF3/RAE和BaF3/mb15/RAE细胞刺激后NK细胞对靶细胞YAC1的杀伤率分别为(39.7±2.9)%、(45.3±2.3)%和(59.0±6.9)%,均高于BaF3组的(28.3±1.5)%(P<0.01),且BaF3/mb15/RAE组高于BaF3/mb15和BaF3/RAE组(P<0.05)。结论:膜型IL-15联合RAE-1ε可促进NK细胞活化并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钱莉 陆家辉 傅奕 郑月娟 佟大可 龚卫娟 潘兴元 季明春关键词:NK细胞 淋巴瘤 脂多糖对B细胞的活化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TLR4配体脂多糖(LPS)对B细胞功能影响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脾脏CD19+B细胞,体外用LPS刺激后,CBA(cytometric bead array)法检测B细胞分泌的Ig(immunoglobulin)亚型;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细胞表型;CB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6、IL-10、IL-12p70、TNF浓度。利用ERK、JNK、p38MAPK和NF-κB信号转导抑制剂检测B细胞内细胞因子分泌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 LPS可以诱导B细胞产生IgG1-κ和IgM-κ抗体,上调B细胞表面CD40、CD80、CD86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促进IL-6、IL-10和TNF的高分泌。JNK、p38MAPK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控B细胞IL-6、IL-10和TNF的分泌。结论 LPS可以通过诱导抗体产生、上调共刺激分子表达和促进细胞因子分泌等多方面调节B细胞功能。 钱莉 佟大可 潘兴元 田芳 龚卫娟 季明春关键词:脂多糖类 B淋巴细胞 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