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增
- 作品数:37 被引量:88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环境因子对莱氏野村菌cq菌株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6年
- 研究环境因子对莱氏野村菌(Nomuraearileyi)cq菌株的生长、产孢与孢子萌发的影响。温度对菌株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有相同的效应,低温23℃是最适温度,32℃以上明显抑制谊菌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宜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pH范围为6.2~7.0;24h光照有利于产孢,而24h黑暗有利于菌落生长;紫外线(40w,45cm)照射2min,培养96h谊菌株孢子发芽率较对照降低16%,照射8min孢子发芽率仅为7%。
- 涂增翟逸万永继
- 关键词:莱氏野村菌环境因子产孢孢子萌发
- 裳卷蛾变形孢虫SSU rRNA核心序列的克隆与系统发育分析
- 2008年
-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裳卷蛾变形孢虫的遗传发育地位。【方法】微孢子虫的SSUr RNA序列是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的重要工具。试验通过T-A克隆法对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SSU rRNA核心序列进行了克隆,并采用近邻法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克隆得到了长为1228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 EU267796)。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裳卷蛾变形孢虫与分离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Vairimorpha sp.Germany(GenBank AF124331)和Vairimorpha imperfecta(GenBank AJ131645)相似性最高,它们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中与寄主为鳞翅目昆虫的Nosema属聚为一类,与纳卡变形孢虫(Vairimorpha necatrix)为代表的Vairimorpha属为相邻集。【结论】结合其生物学特征,裳卷蛾变形孢虫确实为Vairimorph a属的成员,但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归入Nosematidae科可能更为合适。
- 马露芸涂增薛英伟王金芳万永继
- 关键词:SSURRNA克隆系统发育分析
- 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引入临床相关性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8
- 2020年
- 病原生物学实验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全面改变病原生物学实验,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改进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验改革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 涂增邹晓毅刘佳张静杨春叶彬郭亚楠陆合
- 关键词:课程改革病原生物学实验
- 用于调配酸奶制品的包装盒
-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盒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调配酸奶制品的包装盒,包括外盒、密封盖和套管,所述外盒的顶部连通有吸管,所述吸管伸入外盒的内部,所述套管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所述外盒的顶部,所述吸管位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外壁与所...
- 涂增陆合郭亚楠
-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交叉感染的孢子形态变化及表面蛋白差异被引量:1
- 2007年
- 试验探讨了微孢子虫的交叉感染性与孢子表面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转主感染桑尺蠖(Hemerophila atrilineata)后孢子形态变为细长,分离纯化感染前和感染后的孢子表面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发现形态变异株出现了34 kD和67 kD的差异带,在相同条带17、30、47、77和114 kD表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但33 kD和43 kD条带表达量没有差异。孢子表面蛋白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微孢子虫感染适应性有关,而33 kD和43 kD可能是微孢子虫共有的保守蛋白。
- 陈剑刘强波涂增马露芸万永继
-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孢子形态
- 登革病毒中国株E基因重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我国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包膜蛋白基因(Envelope,E)重组的发生情况。方法:从GenBank收集共70个DV中国株的E基因序列,Clustal-W比对后,重组检测软件包RDP3检测E基因中可能存在的重组事件,并经Mega4构建系统发生树验证所检测的重组事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结果:DV-1型中E基因区存在3个重组事件,共4个重组子,分别是1995、1997、1999年和2004年分离的DV病毒株,在其它3个血清型的DV病毒株中没有检测到重组,也未检测到血清型间重组。结论:我国DV 1型血清型E基因区域存在基因重组。
- 涂增刘利成白志军方美玉陈唯军
- 关键词:登革热E基因
- 整合课程给病原生物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被引量:1
- 2020年
- 病原生物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本文就当前整合课程期间给病原生物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课程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基于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提出一系列改革设计。希望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等医学教育人才。
- 涂增刘佳张静邹晓毅叶彬郭亚楠陆合
- 关键词:整合课程病原生物学教学方法
- 一种用于新冠防治的呼吸道疾病用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冠防治的呼吸道疾病用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野菊花40g‑60g、黄芩45g‑55g、黄芪55g‑65g、防风40g‑60g、白术45g‑55g、甘草20g‑40g、车...
- 陆合涂增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高乳酸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乳酸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方法,涉及乳酸菌代谢技术领域;为了对影响乳酸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的因素进行准确判断;包括以下步骤:制备乳酸菌培养基和试剂;选取试验用具;对乳酸菌样品进行预处理;进行抑菌试验;对试验...
- 涂增华心平
- pH试纸用于检测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的用途
- pH试纸用于检测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的用途。该发明利用pH试纸测定含氯消毒剂pH值一定时间后出现颜色差异的特点,制作标准有效氯含量比色卡,然后与pH试纸的比色卡集成,制作成可同时检测pH值和有效氯含量的比色卡,用于快速检...
- 万永继王振涛谢洪霞冯丽春涂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