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例以不同首发症状为主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分析 2021年 浅谈以不同首发症状为主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有血压增高史,血压波动在180-220/100-120mmhg,4例患者无高血压史,2例行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发现病灶,4例行腹部磁共振成像(MRI)发现病灶,了解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现状,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疾病的认识。结果:7例均在全麻+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检结果均证实,4例为嗜铬细胞瘤,1例为肾上腺色素性嗜铬细胞瘤,1例为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节细胞神经瘤,伴有嗜铬细胞瘤包膜内的神经、脉管侵犯,考虑恶性潜能,其中2例为腹膜后嗜铬细胞瘤。结论: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少数患者无症状,临床需重视不典型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误诊和漏诊。 沈延梅 赵以轩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心脏超声造影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造影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评价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左心声学造影与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检出率,并对此类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用心肌声学造影进行评价。结果:左心声学造影和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左心声学造影诊断检出率均高于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检查中应用左心声学造影方式,其诊断准确率更高,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 张建月 吴秋花 沈延梅关键词:心脏超声造影 肥厚型心肌病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1例 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女,20岁,蒙古族,以“咳嗽、咳痰伴胸闷、憋气、胸痛5d”人院。患者5d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痰量多,且痰中带血)、胸痛(呈持续性钝痛,无放射痛),感胸闷、憋气、发热(38—39℃)、乏力、恶心,非喷射性呕吐数次,头痛,无手足痉挛、抽搐,不能平躺,纳差,由当地医院转我院。既往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病毒性心肌炎?”“癫痫?” 沈延梅关键词:甲状旁腺 心肌病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20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1岁,突发右侧肢体力弱、言语不清1d余。病情渐重,门诊以脑梗死收入院。入院诊断:脑栓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纤维性颤动,双膝关节置换术后。完善入院后相关检查及化验。患者对多种药物过敏,头颅CT示左侧颞顶叶脑梗塞,诊断脑梗塞明确。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抗凝、改善心脑循环及对症治疗。 沈延梅 赵以轩关键词:盐酸胺碘酮 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 2020年 探讨应用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Success Motivation Institute SMI)的监测效果。方法:选择220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SMI及ST段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夜间睡眠心肌缺血发生率最低。结论:动态心电监测(DCG)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患者的SMI情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沈延梅关键词:动态心电监测 无症状 心肌缺血 重组人脑纳利肽联合诺欣妥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20年 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联合诺欣妥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EF)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ADEF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脑利钠肽组与硝酸甘油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72h后加用诺欣妥,观察两组疗效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新活素组总有效率为92.5% ,硝酸甘油组总有效率76.3%,新活素组疗效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F、NT_pro-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NT_pro-BNP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新活素组较明显于硝酸甘油组。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诺欣妥较硝酸甘油组能明显改善ADE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沈延梅下调miR-106a-5p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及JAK1/STAT3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下调miR-106a-5p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及Janus激酶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梯度H2O2(0、50、100、200、400μmol/L)处理大鼠心肌细胞H9c2。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H2O2组(100μmol/L H_(2)O_(2))、miR-106a-5p NC组(100μmol/L H_(2)O_(2)+转染miR-106a-5p NC)和miR-106a-5p siRNA组(100μmol/L H_(2)O_(2)+转染miR-106a-5p s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miR-106a-5p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JAK1/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根据H_(2)O_(2)浓度梯度实验,选择100μmol/L H_(2)O_(2)用于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H9c2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细胞中miR-106a-5p水平、MDA含量、p-JAK1/JAK1、p-STAT3/STAT3及细胞培养液中LDH含量显著升高(P<0.05),细胞培养液GSH-Px活性及细胞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上述指标在H2O2组与miR-106a-5p N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106a-5p NC组相比,miR-106a-5p siRNA组H9c2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细胞中miR-106a-5p水平、MDA含量、p-JAK1/JAK1、p-STAT3/STAT3及细胞培养液中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培养液GSH-Px活性及细胞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下调miR-106a-5p可抑制JAK1/STAT3通路激活,提高抗氧化应激水平,减轻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姜花 沈延梅 马驯凯关键词:微RNAS STAT3转录因子 氧化性应激 西宁地区中青年心力衰竭患者435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本资料就2006-2010年青海红十字医院心内科中青年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病因构成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正确的诊治提供病因学参考。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6-2010年收集青海省红十字医院心内科住院,出院诊断均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多次住院者以末次住院病历为主,多病因住院以第一诊断为入选患者;入选心衰患者435例,其中男265例(60.91%),女170例(39.09%),男:女比为1.6:1。 沈延梅关键词:青年人 中年人 胺碘酮对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观察 2022年 分析冠心病心律不齐人群,在实施不同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收入的90例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对照组(常规干预)与研究组(加用胺碘酮),两组均达到45例,通过积极治疗后,对治疗后的指标实施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下研究组高出对照组13.33%,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低,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在用于治疗后,冠心病心律不齐人群心功能逐渐好转,并发症较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沈延梅关键词:并发症 胺碘酮 扶正解毒方对病毒性心肌炎大鼠氧化应激及Sirt1/FoxO3a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 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叉头蛋白O3a(FoxO3a)通路探究扶正解毒方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大鼠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法建立VMC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扶正解毒方低剂量组(28 g/kg)、扶正解毒方高剂量组(112 g/kg)、EX527组(Sirt1抑制剂,1μg/kg)、扶正解毒方(28 g/kg)+EX527(1μg/kg)组,每组15只,另取未造模的正常大鼠15只为正常组,连续给药10 d。检测大鼠超声心动图Tie指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水平,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Sirt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FoxO3a、磷酸化FoxO3a(p-FoxO3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坏死加重,大鼠出现死亡,Tie指数、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Sirt1/FoxO3通路蛋白及其介导的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扶正解毒方各剂量组大鼠无死亡,心肌组织损伤得以缓解,Tie指数、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Sirt1/FoxO3通路蛋白及其介导的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升高(P<0.05);EX527可加重VMC大鼠的死亡及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等症状,并逆转扶正解毒方对抗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P<0.05)。结论 扶正解毒方可通过激活Sirt1/FoxO3a通路缓解VMC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姜花 沈延梅 马驯凯关键词:扶正解毒方 病毒性心肌炎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