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停战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合肥市科技局重点科研项目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通脑精胶囊对急性脑梗塞胰岛素抵抗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江停战谢道俊韩明向李之和黄为刘妮邵正斌李增林汪远金武慧陈光亮朱幼玲张皖东徐国存杜宏武
- 胰岛素抵抗已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重要并可能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参与脑梗塞发病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影响其转归和预后。该研究观察通脑精胶囊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效应,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胰岛素抵抗及...
- 关键词:
- 关键词:通脑精胶囊胰岛素抵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梗塞
- 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管炎性反应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其对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给予黄蒲通窍胶囊和多奈哌齐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和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eride,TG)、血清CRP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5、4例失访。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TC、TG、CRP无显著改善(P>0.05),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亚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评分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ADAS-cog评分及血TC、TG、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或P<0.01)。结论黄蒲通窍胶囊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中医证候,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干预血管炎性反应有关。
- 陈永华张波刘妮黄为曹仕健李亚军江停战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黄蒲通窍胶囊C-反应蛋白
- 肝豆状核变性的肾脏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肝脏及锥体外系症状,也有部分病人以浮肿、蛋白尿等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者,常被误诊[1]。作者就近5年来住院确诊的50例HLD患者进行了肾图、肾B超、血与尿生化指标等一系列检测及治疗...
- 鲍远程张波江停战陈卫东杨兴涛王艳忻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肾脏损害
- 通脑精胶囊对I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建立胰岛素抵抗基础上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观察通脑精胶囊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糖饲料喂养复制胰岛素抵抗 (IR)大鼠模型 ,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凝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 ,观察通脑精胶囊对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糖、血清胰岛素 (Ins)、胰岛素抗体 (InsAb)、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高糖饲料喂服 4周时 ,部分大鼠即自发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 2周血清Ins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血糖也明显升高 (P <0 0 1) ,ISI明显降低 (P <0 0 1) ,C肽水平降低而InsAb显著升高 (P <0 0 1) ;经通脑精胶囊治疗后 ,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P <0 0 1)。结论 IR既作为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引起局灶性脑缺血的发生 ,又作为脑缺血的病理产物参与其发病后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 ,而中药通脑精胶囊具有逆转IR作用 ,并可能通过改善IR而减轻缺血性脑组织损伤 。
- 谢道俊江停战李之和黄为刘妮李增林邵正斌
- 关键词:通脑精胶囊局灶性脑缺血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
- 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及脑组织环磷腺苷酸、环磷酸鸟苷和一氧化氮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观察中药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及脑组织环磷腺苷酸、环磷酸鸟苷和一氧化氮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验中心进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100只,分为空白组15只;假手术组15只;余下70只全部造模,随机选取造模成功大鼠45只,分成模型组、黄蒲通窍组、阿米三嗪3组各15只。空白组不干预,假手术组不阻断大脑中动脉,其他3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黄蒲通窍组和阿米三嗪组按照大鼠体质量以0.01mL/g的剂量灌胃给药,其他3组予以蒸馏水(0.01mL/g)灌胃,于造模结束第2天开始给药,1次/d,连续处理28d。观察各组大鼠血浆及脑组织环磷腺苷酸、环磷酸鸟苷和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58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环磷腺苷酸:模型组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环磷腺苷酸浓度降低犤(0.34±0.11),(17.07±2.81)nmol/L犦,黄蒲通窍组、阿米三嗪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犤(0.96±0.11),(28.61±6.98),(1.08±0.13),(32.10±6.41)nmol/L犦。②环磷酸鸟苷:模型组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环磷酸鸟苷浓度升高犤(0.26±0.05),(5.92±1.15)nmol/L犦,黄蒲通窍组、阿米三嗪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犤(0.14±0.05),(4.08±0.30),(0.14±0.05),(3.74±0.25)nmol/L犦。
- 谢道俊江停战胡业彬汪远金李之和黄为尹良胜刘妮曹士健陈永华
- 关键词:环AMP环GMP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418例分析被引量:37
- 1990年
- 本文报告采用中药肝豆汤(片)及二巯基丁二钠(或二巯基丙醇)、青霉胺、葡萄糖酸锌(或硫酸锌)等中西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418例取得显著疗效。轻度组的显效率远高于中度及重度组(P<0.001),重度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肝豆状核变性型与假性硬化型的显效率显著高于腹型及肝脑型(P<0.01),前两组的病死率又显著低于后者。
- 杨任民杨兴涛鲍远程韩咏竹陈卫东李圣业蔡永亮江停战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中西医治疗
- 通脑精胶囊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通脑精胶囊对胰岛素抵抗 (IR)大鼠急性脑梗死IR状态、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脑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高糖饲料喂养复制IR大鼠模型 ,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凝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 ,观察通脑精胶囊对血清胰岛素 (Ins)、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脑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IR基础上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Ins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ISI明显降低 (P <0 0 1) ,脑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1)及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增高 (P <0 0 1) ;经通脑精胶囊治疗后 ,上述指标均有明显好转 (P <0 0 1)。结论 I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存在明显的IR状态 ,脑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 ,MDA含量明显增高 ;通脑精胶囊具有逆转IR、增强脑组织SOD活性、降低脑组织MDA含量的作用 ,从而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推测这可能是该方改善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 谢道俊江停战邵正斌李之和黄为刘妮李增林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超氧化物歧化酶脑缺血通脑精胶囊脑组织自由基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穿通畸形(附21例报告)
- 1997年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穿通畸形(附21例报告)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合肥,230031)江停战王训杨任民作者于1991年5月至1995年2月间,经CT确诊的240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住院患者中,发现21例(8.75%)并发脑穿通畸形,报告如...
- 江停战王训杨任民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并发症脑穿通畸形病例报告
-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下肢痛-趾动综合2例报告被引量:1
- 1990年
- 1971年Spillane首先报告1例以足趾不规则运动,伴趾或部分下肢的弥漫性深部疼痛感的下肢痛—趾动综合征(painful legs and moving toes)以来,尚未见于国内文献。
- 杨任民江停战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下肢痛铜代谢障碍角膜色素环PAINFUL不自主运动
- 黄蒲通窍胶囊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细胞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组织c-fos和c-jun影响的机制。方法制作线栓法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c-fos和c-jun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fos和c-jun有一定的表达,中药组、都可喜组血浆和脑组织中c-fos和c-jun表达明显增强,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蒲通窍胶囊一方面可能通过上调脑缺血后c-fos的表达,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增强c-fos的表达起到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推测这可能是该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
- 刘妮谢道俊曹仕健陈永华江停战汪远金胡业彬李之和黄为尹良胜王莉莉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黄蒲通窍胶囊C-FOSC-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