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强
-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苏轼凤翔时期思想评述
- 2010年
- 苏轼在任职凤翔期间的思想极为丰富,其特点是儒道交融,而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同时苏轼开始接触佛学,为以后苏轼的人生思考奠定了基础。苏轼还提出了"秀句出寒饿"的主张,开始探讨文学创作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
- 段永强
- 关键词:仁政思想文学思想
- 论李商隐的孤独意识
- 2003年
- 晚唐诗人李商隐出身寒门 ,累代孤寡 ,在政治上孤立无援 ,加之世无知已 ,高情远意不被理解 ,以及别妻漂泊的寂寞孤苦 ,因而其内心具有浓厚的孤独意识。其诗歌创作正是这种孤独体验的直观显现。
- 段永强
- 孤独意识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被引量:2
- 2004年
- 晚唐诗人李商隐由于出身孤寒,在政治上孤立无援,加之世无知音的寂寞以及感情上缺乏依托,因而具有浓厚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意识对其诗歌的句法、意象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商隐诗歌悲慨的情感底蕴,从而接续了汉魏六朝以来以悲为美的审美传统,在中国诗歌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段永强
- 关键词:孤独意识句法意象悲慨
-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满汉文化交融——以《儿女英雄传》为例
- 2016年
- 《儿女英雄传》是清朝满汉文化融合的典范之作,无论是人物形象、语言运用,还是叙事内容、思想内容等方面都体现了满汉文化交融的特点,从本书对满汉文化融合的反映可以看出,清朝时期的满汉文化融合具有全面性、自觉性等特征,同时满汉文化的融合还受到了潜在民族意识的制约。
- 段永强
- 关键词:古典文学儿女英雄传
- 论李商隐的孤独意识
- 段永强
- 关键词:孤独意识
- 论苏轼凤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被引量:4
- 2008年
- 苏轼在任职凤翔期间创作了138首诗歌,其中写景记游诗比重较大。这些诗歌描绘了关中西部的锦绣河山,表达了苏轼对关中西府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苏轼反对暴政、关心民瘼的仁政思想以及苏轼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文化意蕴。在艺术上突破了此前诗歌的局限,采用了以文为诗的创作手法,呈现出豪放清雄的风格特征,形成了苏轼写景记游诗特有的结构模式,表现出了更为成熟的艺术技巧,奠定了此后苏轼写景记游类诗歌创作的基本风貌。
- 段永强
- 关键词:以文为诗
- 出处之间:论苏轼初入仕途时的思想矛盾
- 2009年
- 凤翔是苏轼仕途的第一站,苏轼在任职期间积极进取,勤政爱民,在他身上体现出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光辉。但是由于兄弟二人在仕途上的挫折,加之苏轼早年又受到佛老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使得他又时时渴慕归隐林泉,超尘脱俗,儒家与佛道思想的交锋与融合为他此后的人生思考奠定了基础。
- 段永强李娴
- 略论柳永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原因被引量:1
- 2007年
- 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在两宋知名词人中首屈一指。柳永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原因有三:一是受都市繁华环境和文人游乐狎妓之风的影响;二是柳永的音乐才能和浪漫天性使然;三是仕途上受到排斥激发了柳永的逆反心理。这些因素促使他与歌妓交往密切并创作了大量的歌妓词。
- 段永强
- 信仰与怀疑——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主题论
- 2002年
-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思想中存在着内在矛盾 ,即既对上帝有狂热的信仰 ,又抱以深切的怀疑。这一思想上的矛盾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成为贯穿他后期长篇小说创作的一条思想主线。
- 段永强
-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思想信仰怀疑长篇小说主题
- 数字化技术在非遗造纸技艺展示与传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5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为了保障传统技术工艺的传承,提出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造纸工艺进行保存与传播。采用数字化建模方法对造纸工艺技术进行了动态化资料保存,根据数字化资料搭建数字化展示平台,通过动态可视化方法展示非遗造纸工艺流程。同时结合线上推送和线下宣传两种推广形式,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了非遗造纸技术的数字化展示与宣传,拓展了非遗造纸技术的推广范围。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技术的传播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对造纸工艺技术的要点覆盖率较高,覆盖范围为84.79%~93.59%。相较于传统传播方式,数字化技术的要点覆盖率提升了2.12%~23.48%,表明数字化方式的信息转化率较高。同时数字化方式的工艺展示效果为86.49%~94.25%,相较于其他传播方式提升了29.48%~81.56%,表明研究方法对造纸工艺技术的展示效果有明显的提升,能够更全面地展示造纸工艺的技术步骤与注意要点。
- 刘颖鑫段永强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纸工艺数字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