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丁瑜
- 作品数:19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巨噬细胞功能和炎症消退机制及与牙周炎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35
- 2017年
- 巨噬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识别、吞噬、清除细菌及外来异物的功能。牙周炎是一种以牙龈炎症和牙槽骨丧失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病因。目前已经明确,牙周炎的组织破坏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引起的,巨噬细胞作为宿主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显示,巨噬细胞在炎症消退过程中亦扮演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巨噬细胞在炎症的发生、发展及消退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总结了其在牙周炎发展及治疗中可能的作用。
- 白林辛月娇段丁瑜徐屹
- 关键词:巨噬细胞牙周炎极化脂氧素
- 不同细菌密度的浮游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生物膜对甲硝唑敏感性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在不同细菌密度的浮游状态及生物膜状态时对甲硝唑的敏感性变化。初步探讨细菌密度在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抗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甲硝唑对牙龈卟啉单胞菌106CFU.mL-1和109CFU.mL-1菌悬液(与生物膜细菌密度相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在96孔板中形成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分别测定甲硝唑对完整生物膜及生物膜悬液的MIC和MBC。结果甲硝唑对106 CFU.mL-1菌悬液的MIC和MBC分别为0.063、0.125 mg.L-1;对109 CFU.mL-1菌悬液的MIC和MBC分别为25、50 mg.L-1;对完整生物膜的MIC为25 mg.L-1,MBC>125 mg.L-1;对生物膜悬液的MIC和MBC分别为25、125 mg.L-1。结论甲硝唑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受细菌密度影响,细菌密度越高,对甲硝唑的抗性越大;细菌密度在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对甲硝唑的抗药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生物膜中胞外基质及生物膜的完整性对生物膜抗药性仍具有重要作用。
- 段丁瑜王爽张利平赵蕾徐屹
- 关键词:甲硝唑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
- 1%聚维酮碘漱口水联合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治疗牙周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 2025年
- 目的评价1%聚维酮碘(PVP-I)漱口水联合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在Ⅰ/Ⅱ期A/B级牙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为PVP-I漱口水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在全口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SRP)后,分别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NaCl组)、0.12%复方氯己定漱口水(CHX组)、1%PVP-I漱口水(PVP-I组)漱口1周。在SRP治疗后1、4、12周检测受试者临床指标、龈上菌斑微生物组成、龈沟液炎症标志物含量以及患者报告结局。结果63例受试者完成随访,治疗后临床指标、微生物指标以及炎症指标均改善(P<0.05)。各组间比较,治疗后1周CHX组、PVP-I组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低于NaCl组,CHX组菌斑指数低于PVP-I组(P<0.05),其余临床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CHX组Shannon指数低于NaCl组(P<0.05),其余微生物指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CHX组白细胞介素-10浓度高于NaCl组(P<0.05),其余炎症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I组口感、口腔味道方面评分最高。3组的牙面及黏膜染色均不明显。结论1%PVP-I漱口水联合SRP在短期内可有效减轻牙龈炎症,减少牙菌斑,改善临床症状。在疗效不明显劣于氯己定的同时,PVP-I漱口水患者接受度更高。
- 刘恩言段丁瑜谢旭东李灏来李茂雪丁一
-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聚维酮碘龈沟液
- 1%聚维酮碘漱口水联合SRP治疗轻、中度牙周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 牙周炎是一种以牙菌斑生物膜为始动因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机械清除菌斑是牙周炎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口内其他区域的微生物可再定植于牙周袋,易导致疾病复发。漱口水在牙周炎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菌斑。寻找有效、...
- 刘恩言丁一段丁瑜谢旭东李灏来
- 关键词:漱口水牙周炎聚维酮碘SRP随机对照研究
- T细胞耗竭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在慢性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进展过程中,持续性的抗原刺激会导致T细胞耗竭。耗竭T细胞的效应功能会在疾病进展过程中逐渐出现障碍直至丧失,从而影响机体对疾病的有效控制。T细胞耗竭的机制以及通过逆转耗竭T细胞来治疗慢性感染性疾病和肿瘤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耗竭T细胞的主要特点、耗竭现象的逆转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刘宁徐屹段丁瑜
- 关键词:抑制性受体细胞因子慢性感染
- 1例严重骨性Ⅱ类伴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患者的牙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2025年
- 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疾病,表现为牙龈的广泛增生。本文报道1例严重骨性Ⅱ类伴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的成年女性患者,经牙周—正畸—正颌多学科联合治疗,牙冠高度显著延长,咬合功能及美观得到提升,长期随访效果稳定。
- 杨宽曾心怡陈硕段丁瑜李继华段沛沛
- 口腔微生物生物膜分散物质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生物膜是黏附在固体表面,包裹在自身产生的胞外多聚基质中的细菌群体。生物膜的形成和发展包括细菌的黏附、繁殖和分散。附着于某表面的生物膜将其中的细菌释放、分散到周围环境以传播到新的位置形成新的群落即生物膜的分散。生物膜分散是生物膜生长发展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起到重要的传播作用。对许多致病菌而言,生物膜的分散能使生物膜的细菌转化为浮游状态,促进感染的扩散。生物膜的形成能提高细菌对抗微生物剂及宿主防御反应的抵抗力。在口腔中,口腔微生物能附着于口腔组织及修复体表面形成生物膜。人类龋病、牙周病是口腔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它们的发生与生物膜密切相关。生物膜分散机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促进生物膜分散的新制剂可能成为攻克生物膜感染又一靶点。分散物质的临床意义和可能的临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对口腔中能促进生物膜分散的分散物质作一综述。
- 朱彦杨靖梅段丁瑜徐屹
- 关键词:生物膜口腔微生物
- 聚维酮碘辅助治疗牙周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牙周炎是一种以牙菌斑生物膜为始动因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机械清除牙菌斑是目前治疗牙周炎的主要手段。然而,在某些牙周组织病变中,器械不易到达感染部位,且口腔内其他部位的微生物可再定植于牙周袋。此外,当患者处于急性炎症期或牙周手术后暂时不能行口腔卫生措施等情况时,配合局部抗菌药物可取得更好疗效。聚维酮碘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可快速杀灭牙周病原体,促进创口愈合,毒性低且不会导致耐药,是一种有潜力的牙周局部用药。文章就近年来聚维酮碘在辅助治疗牙周炎方面的研究和现状做一综述,为牙周炎的药物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 刘恩言丁一丁一段丁瑜
- 关键词:聚维酮碘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
- 口腔种植学教育的现状被引量:8
- 2022年
- 口腔种植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无论是应用于部分缺牙还是全部缺牙的病例,都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而口腔种植学教育作为促进口腔种植学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值得关注的一环。该文就口腔种植学教育的发展作一概述。
- 段丁瑜李妍熹姚洋
- 关键词:口腔种植导航系统模拟教学
- 以牙龈痛为首发症状并伴特殊颌骨X线表现的急淋患儿病案报告
- 徐屹段丁瑜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