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栗旸

作品数:49 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饮用
  • 13篇饮用水
  • 8篇农村
  • 5篇水厂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消毒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色谱法
  • 3篇水质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保健
  • 3篇
  • 2篇液相
  • 2篇饮水
  • 2篇饮水安全
  • 2篇饮用水卫生

机构

  • 43篇云南省疾病预...
  • 4篇云南大学
  • 3篇云南省卫生防...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省阜外心...

作者

  • 46篇栗旸
  • 22篇张旭辉
  • 13篇李建云
  • 12篇张瑞仙
  • 11篇狄娟
  • 11篇李晓琍
  • 10篇王昕
  • 6篇欧秋生
  • 6篇王建华
  • 5篇金莉
  • 5篇沈其萍
  • 4篇刘世熙
  • 4篇王瑾
  • 4篇万玉萍
  • 3篇段智泉
  • 3篇杨建斌
  • 3篇段志敏
  • 3篇刘吉云
  • 3篇熊庆
  • 2篇孙灿

传媒

  • 10篇职业与健康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5篇实用预防医学
  • 5篇环境卫生学杂...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Chines...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年份

  • 5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4-安替比林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铜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根据试剂 2 - (4-安替比林偶氮 ) - 5 -二甲氨基苯胺 (ADA)与铜的显色反应及WatersPorapak(r)Sep Park固相萃取小柱对显色络合物的固相萃取 ,建立了一种测定水样中 μg L级铜的新方法 ,在pH4 5HAc-NaAc缓冲介质中 ,吐温 - 80存在下 ,ADA与铜反应生成 2 :1稳定络合物 ,该络合物可用WatersPorapak Sep Park固相萃取小柱富集 ,用乙醇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 ,方法检测限达 0 5 μg L ,可测定水样中 μg L级的铜。方法用于几种饮用水中铜的分析 。
栗旸刘世熙尹家元
关键词:固相萃取光度法饮用水光度法
2017年云南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调查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为加强监督管理,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2017年对云南129个县451所农村中小学饮水供水工程基本信息进行调查,同时采集饮水工程水样对水质进行至少31项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并通过国家农村饮水卫生监测网络上报。结果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供水工程总合格率为57. 7%;合格率最低的是微生物指标,尤其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仅64. 8%;丰水期合格率高于枯水期;经过处理的合格率高于未处理的;有卫生许可证的合格率高于无卫生许可证的;日供水规模大于500 m3合格率高于日供水规模小于500 m3的;经消毒且消毒剂余量合格的合格率高于经消毒但消毒剂余量不合格及未消毒的。结论云南农村中小学饮水最主要的问题是微生物指标超标,有潜在肠道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可能,应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完善水质净化工艺,强化监管,加强卫生宣教,保障农村学校饮水安全。
李晓琍李建云张旭辉栗旸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沈其萍杨庆文栗旸
关键词: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蜡样芽胞杆菌污染
空气污染对女性生育能力及妊娠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包括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然而,空气污染损害生育的具体机制并不清楚。本综述对以往有关空气污染对女性生殖的影响进行系统回顾,以全面认识空气污染对人类生育能力的影响。不同人群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中,研究场所和所关注的主要污染物有所不同,流调场所包括石化厂、道路等,污染成分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NO_(2)、SO_(2)、O_(3)等煤炭燃烧和交通尾气相关成分。这些研究主要从空气污染物影响卵子发育、受精卵形成与着床、临床受孕、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流产、早产等多个不同阶段进行评估总结。各研究尽管存在设计类型不一致、混杂因素多等所带来的偏倚,但在一定程度上为深入研究空气污染对女性生殖影响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张瑞仙栗旸欧秋生李建云
关键词:女性生殖体外受精流产
云南省K市水厂出厂水中卤乙酸的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监测饮用水中卤乙酸污染状况,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了解K市人群通过饮水途径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GB/T 5750-2006)对K市市政水厂出厂水卤乙酸进行监测,利用美国国家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价。结果K市饮用水二氯乙酸、三氯乙酸致癌风险范围分别为3.33×10^(-6)~1.38×10^(-4)、1.12×10^(-6)~1.91×10^(-4),二氯乙酸致癌风险占比最高;非致癌健康危害指数分别为1.67×10^(-2)~6.90×10^(-1)、8.34×10^(-4)~1.42×10^(-1)三氯乙酸对非致癌健康危害风险贡献最大。结论K市应重视长期暴露于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卤乙酸引起的潜在健康风险,降低水中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对人群的健康危害。
栗旸李建云张旭辉李晓琍张瑞仙
关键词:饮用水卤乙酸健康风险评估
2017年云南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云南农村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为加强监督管理,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2017年对云南129个县451所农村中小学饮水供水工程基本信息进行调查,同时采集饮水工程水样对水质进行至少31项指标...
李晓琍李建云张旭辉栗旸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
尿锰的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法被引量:3
2004年
王建华沈其萍何继波栗旸
关键词:尿锰原子吸收测定法
昆明市5个水厂饮用水中药品及个人护理品污染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昆明市饮用水中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等潜在污染物的污染状况。方法2016年、2017年分别采集昆明市5个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并运送到中国疾控环境所开展检测。结果5个水厂两年共采集水样30个,每个水样检测57项指标,PPCPs总检出率为16.20%(277/1710),浓度在ng/L水平,浓度范围介于未检出~288.753 ng/L。各类指标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环内酯类、其他类药品及日化产品、磺胺类、林可酰胺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单项指标检出率排前3位的是咖啡因、罗红霉素、磺胺甲恶唑,检出率分别为93.33%、86.67%、53.33%;经卡方检验,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17,P<0.001),水源水的检出率高于出厂水和末梢水;枯水期与丰水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8,P<0.001),丰水期检出率高于枯水期。结论PPCPs在昆明市5个水厂饮用水中广泛存在,检出的物质种类多,但浓度水平相对较低。
李晓琍李建云张旭辉狄娟吕宗荣熊庆欧秋生杨建斌栗旸
关键词:饮用水
2016年云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现状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云南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各级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信息系统水质检测能力报告卡",上报饮用水监测信息,对全省145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活饮用水指标检测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2016年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项指标和常规指标的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40项和34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平均水质检测能力从34项到106项不等;水质检测能力依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逐级递减;大多数CDC非常规指标检测能力较低,常规指标中,放射性指标的检测能力较低;全省可检测指标的平均认证认可率为88.8%。结论云南省地市级、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检测能力有待提高,还不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应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水质检测能力。
李晓琍段智泉狄娟张旭辉栗旸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
食源性亚硝酸盐中毒的实验室分析和判定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对一学校集体食物中毒的可疑中毒食品和呕吐物进行了实验室化学分析,以确定引起中毒的原因。方法 可疑中毒食品样品和一呕吐物经研磨混匀后,加入保护性试剂和pH调节试剂,在弱酸性条件下,重氮化反应并形成紫红色化合物,然后比色测定。结果 60件被检可疑中毒食品和呕吐物中,13件检出亚硝酸盐。结论 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症状等相关资料,可以明确判定食用过量亚硝酸盐为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并提出了判定原则和理论推断。同时,对卫生监督管理和卫生行政处罚的适用性、合理性、科学性进行了探讨。
胡嘉想蒋维扬栗旸鲁寿芳王云昆
关键词:亚硝酸盐卫生监督管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