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状巨细胞核对大鼠脊髓背表面电位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 1992年
- 网状巨细胞核(NGC)是延髓网状结构的一个重要核团,它在感觉传递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它是否参与对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下行抑制,研究结果不很一致。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以脊髓背表面电位(CDP)为指标,观察NGC对脊髓伤害性信息的调制作用。 实验用水合氯醛浅麻醉和麻痹的Wistar大鼠。
- 柏李曹星灿李鸿勋
- 关键词:脊髓
- 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下行抑制的中枢起源被引量:1
- 1993年
- 关于镇痛的基础研究大体是从脑刺激镇痛、针刺镇痛,吗啡镇痛三个方面进行的。6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各种镇痛产生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种种镇痛现象都是在实验条件下激活了内源性镇痛系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在脑刺激。针刺穴位或应用吗啡的情况下,激活了脑内各个与镇痛有关的核团,这些核团发出的纤维直接或间接地下行到脊髓,对伤害性信息在脊髓的传递发生了抑制作用。这种作用称为伤害性信息的下行抑制。当然。
- 柏李
- 关键词:伤害性信息传递脊髓背角脑刺激核团针刺镇痛针刺穴位
- 细纤维活动引起的大鼠脊髓背表面电位被引量:2
- 1992年
- 以浅麻醉和麻痹大鼠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叠加技术观察了对脖肠神经施加不同强度的电刺激所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的波形;延髓网状巨细胞核(NGC)对CDP的影响。实验发现,大鼠腓肠神经诱发的CDP由N_1、N_2、P_1、N_3、P_2、N_4波组成。在同侧NGC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后,A_β纤维引起的N_1波无显著性改变,A_β和A_δ纤维引起的P_1波以及A_δ和C纤维引起的N_3波轻微减小,C类纤难引起的P_2和N_4波明显减小。结果提示:NGC对由细纤维诱发的CDP成分有抑制作用。
- 柏李刘红香李鸿勋
- 关键词:C类纤维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