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品管圈
  • 3篇精神科
  • 2篇品管圈活动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护理
  • 2篇健康
  • 2篇分裂症
  • 1篇跌倒
  • 1篇跌倒坠床
  • 1篇饮食
  • 1篇致精神障碍
  • 1篇中毒
  • 1篇齐拉西酮
  • 1篇亲情护理
  • 1篇坠床
  • 1篇利培酮
  • 1篇利培酮治疗
  • 1篇满意度
  • 1篇教育路径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作者

  • 7篇林敏
  • 5篇卞小琴
  • 2篇张蕾蕾
  • 2篇魏晓花
  • 2篇王萍
  • 1篇陈晓燕
  • 1篇童寿明
  • 1篇林美凤
  • 1篇林炼
  • 1篇杨桂莲
  • 1篇陈玉玲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指南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94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采用NOSIE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满意度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NOSI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有效地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卞小琴王萍林敏陈玉玲杨桂莲
关键词:酒精中毒健康教育
焦虑症患者亲情护理干预效果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亲情护理方法在焦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焦虑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应用亲情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能明显提高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林敏魏晓花陈晓燕
关键词:常规护理健康饮食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在持续改进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的作用,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缺陷为主题,活动前随机抽查我院在院的220份护理记录单,对存在的缺陷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影响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记录单中书写缺陷由活动前的186次减至42次,目标达成率105.1%,进步率为77.4%;圈员8项能力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可降低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实现护理文书的持续质量改进。
卞小琴林敏王萍张蕾蕾
关键词:品管圈
品管圈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实践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部号召科室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工作中,科室成立了品管圈小组,组员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做为主题,并分析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拟定相应对策,不断改进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现状。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知晓率由40.3%提高到80.3%,目标达成率114%,进步率为77.2.%。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知晓率,同时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及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有了进一步提升,因此,品管圈活动值得推管。
林美凤卞小琴林敏张蕾蕾
关键词:品管圈精神分裂症
品管圈在降低精神科跌倒坠床率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组建QCC小组,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设定QCC干预目标,并实施相应的措施。结果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QCC干预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0.40%(1/245),明显低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QCC干预前)的3.03%(6/1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QCC活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升了护理质量,为患者安全就医提供保障。
林炼卞小琴林敏
关键词:品管圈精神科跌倒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以提高患者服药的安全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精神科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主题,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长期在我科住院的患者60例,分析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科室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由45%减至8.3%,目标达成率114.7%,进步率81.6%。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精神科患者服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林敏卞小琴魏晓花
关键词:品管圈精神科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2011年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每组各50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2%和92%,利培酮组分别为70%和90%,两组疗效相仿(P>0.05)。齐拉西酮在治疗两周末阴性症状因子即有下降,而利培酮组在治疗4周末才显著下降。齐拉西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失眠等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组。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利培酮相仿,不良反应较轻微,阴性症状改善较快。
林敏童寿明
关键词:齐拉西酮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