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小燕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0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性
  • 2篇药物性肝损害
  • 2篇肝损害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性肝损伤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药
  • 1篇肿瘤药物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临床特点及治...
  • 1篇结核
  • 1篇结核药物
  • 1篇抗结核
  • 1篇抗结核药
  • 1篇抗结核药物
  • 1篇抗肿瘤
  • 1篇抗肿瘤药
  • 1篇抗肿瘤药物
  • 1篇肝损伤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10...

作者

  • 2篇林小燕
  • 2篇贺少枫
  • 2篇龙超
  • 2篇曹菊华
  • 2篇郭健
  • 2篇夏文阳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分析及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解放军第102医院药物性肝损害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以抗生素(包括抗结核药物)为最多,占40.7%,其次为抗肿瘤药,占15.5%;临床以肝细胞型多见,占49.5%,胆汁淤积型占29.6%,混合型占20.9%;主要临床表现有纳差、乏力、黄疸、上腹部不适、皮疹、发热。实验室检查ALT升高206例(100%);ALP升高108例(52.4%);总胆红素升高54例(26.2%)。临床治愈165例,好转32例,自动出院7例,死亡2例。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很多,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夏文阳贺少枫郭健曹菊华龙超林小燕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2008年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以抗生素(包括抗结核药物)为最多,占40.3%(83/206),其次为抗肿瘤药,占15.5%(32/206).临床以肝细胞型多见,占49.5%(102/206),胆汁淤积型占29.6%(61/206),混合型占20.9%(43/206).主要临床表现有纳差、乏力、黄疸、上腹部不适、皮疹、发热.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06例(100.0%);碱性磷酸酶升高108例(52.4%);总胆红素升高54例(26.2%).临床治愈165例,好转32例,自动出院7例,死亡2例.结论 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很多,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贺少枫夏文阳郭健曹菊华龙超林小燕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