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平

作品数:51 被引量:276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幽门螺
  • 11篇幽门螺杆菌
  • 11篇螺杆菌
  • 8篇胃炎
  • 7篇食管
  • 7篇慢性
  • 7篇教学
  • 6篇食管癌
  • 5篇慢性胃炎
  • 5篇结肠
  • 5篇溃疡
  • 4篇血清
  • 4篇幽门螺杆菌感...
  • 4篇十二指肠
  • 4篇肿瘤
  • 4篇黏膜
  • 4篇PBL
  • 4篇MIRNA
  • 3篇蛋白
  • 3篇十二指肠溃疡

机构

  • 47篇北华大学
  • 7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吉林市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吉林市传染病...

作者

  • 50篇杨志平
  • 21篇关晓辉
  • 9篇贾宝洋
  • 7篇徐洪军
  • 6篇盛望
  • 5篇黄维莉
  • 4篇黄唯莉
  • 4篇于明俊
  • 4篇刘春雷
  • 3篇曾毅
  • 3篇崔涛
  • 2篇马丽
  • 2篇张爱荣
  • 2篇张芳
  • 2篇李泽琳
  • 2篇曲志威
  • 2篇王海莉
  • 2篇关兴卓
  • 2篇刘为
  • 2篇孟晓明

传媒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国地方病防...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北华大学学报...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相关危险因素及内镜诊断研究进展
2025年
目前胃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型胃癌的进展过程大致可被描述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肠型胃癌,其中,肠化生是这一路径中最重要的病理类型,这些年来,许多学者将研究重心聚焦于这一病理变化。经研究发现,不当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酸反流等因素都可导致正常胃黏膜出现肠化生。近年来,内镜诊断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以更早更直观地发现病变并及早进行干预。本文围绕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界定、类别划分、风险要素以及内镜下的诊断要点进行系统的阐述,目的是提升临床工作者对于该病理现象的理解程度,进而更有效地进行胃癌的早期预防与干预。The path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remains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The progression of intestinal-type gastric cancer can be delineated as superficial gastritis,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ultimately intestinal-type gastric cancer. Among these stages, intestinal metaplasia represents the most pivotal pat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which 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resear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multiple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stinal metaplasia in normal gastric mucosa, including inappropriate dietary habits, smoking, alcohol consumption, age, gende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bile reflux. In recent years, endoscopic diagnosis has emerged as a prominent research focus, enabling earlier and more direct identification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for timely interven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risk factors, and endoscopic diagnostic features of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aiming to enhance clinicians’ understanding of this pat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facilitate more effective early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gastric cancer.
刘思妤杨志平
关键词: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癌前病变早期胃癌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21例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1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2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3.8岁,消化性溃疡11例(52.38%),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19.05%),胃癌3例(14.29%),消化道血管畸形2例(9.52%),贲门黏膜撕裂症1例(4.76%),均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11例(57.89%)为大出血,6例使用抗纤溶药物,15例(71.43%)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既往患脑梗死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发生脑梗死的平均时间为3.9天。上消化道出血后并发大面积梗死多见。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者,如伴有与动脉硬化相关的因素,尤其是老年人、大出血者,应警惕近期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应加强告知制度,治疗上应及时补充血容量,抑制胃酸为主,禁用或慎用抗纤溶止血药物。
杨志平张爱荣关晓辉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脑梗死
无创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分期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慢性胃炎是一种发生在胃各个部位的炎性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均可以导致慢性胃炎,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为第一病因。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指胃内各种分泌性细胞及功能性细胞减少的炎症,为癌前病变的一种病理性改变,癌变率每年都居高不下。胃黏膜萎缩的范围越大,发生胃癌的可能就越大,预后越差,越需要随访,电子胃镜是诊断及评估萎缩胃炎分期程度的金标准,但因其属于侵入性检查,患者较为痛苦,花费的费用较多,且多随访困难。现多项研究显示联合多项血清学指标对萎缩性胃炎进展有重要意义,为萎缩性胃炎的早期筛查及癌前病变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旨在对萎缩胃炎分期与多项血清学指标进行综述。
付诗涵杨志平
关键词:慢性胃炎同型半胱氨酸
幽门螺杆菌胃内负荷与毒力亚型抗体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21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进行性胃黏膜损伤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及其伴肠化,进而出现异型增生,形成了逐渐向胃癌演变的系列病变过程。我国Hp人群感染率较高,致病作用明显,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1])。因此,对Hp感染进行精准诊断,对感染病例实施精准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致病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
杨志平王海铭关晓辉王鑫莹孙丽媛赵云冬
关键词:病变过程人群感染率异型增生肠化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胃黏膜损伤
消化科见习生实施PBL教学探讨被引量:7
2011年
消化内科学是内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见习生的培养中有重要地位。消化内科实践性较强,因此,除了授课教学以外,对疾病的认知过程需要更多临床经验的积累。传统教学主要围绕传授知识这个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书本、课堂为平台,学生经常是填鸭式地接受知识。
贾宝洋关晓辉杨志平曲志威于明俊
关键词:PBL教学见习生消化科消化内科学传统教学
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应用CBL、PBL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校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一)班、(二)班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一)班作为对照组(n=58名),(二)班作为观察组(n=62名),前者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后者应用CBL、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CBL、PBL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价值。结果观察组学生平均考试成绩(87.52±3.58)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方面自我学习效果评价肯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预防医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方面效果显著,教学应用价值较高。
徐洪军关晓辉杨志平黄维莉王华
关键词:CBLPBL教学效果
金胃泰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金胃泰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将在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用金胃泰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6.11,P〈0.05)。研究组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4.01,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4.68,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χ^2=0.10,P〉0.05)。结论金胃泰胶囊联合常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贾宝洋杨志平关晓辉
关键词: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至2010年,选择在我科实习的医学本科实习生9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法,于出科前评价2组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并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结果 2组学生通过客观考试,理论成绩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综合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多数学生认为PBL教学法有助于自我学习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技巧的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医疗操作等临床综合能力,并得到了广大实习学生的认可,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贾宝洋关晓辉杨志平黄唯莉崔涛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
结肠息肉癌变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回顾和分析结肠息肉及其癌变的危险因素。影响结肠息肉及其癌变的因素较多,如年龄、性别、家族史、肥胖、息肉状况、体重和体液的某些指标等。切除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结直肠息肉,早期发现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陈晓宇杨志平
关键词:结肠息肉癌变
无创血清学检查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
2022年
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的主要表现之一,门静脉高压症中EV的患病率为85%,其继发的EV破裂出血具有极高死亡率。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简称胃镜)是诊断及评估EV程度的金标准,但因其属于侵入性检查,大多数无法按照要求规范化随诊消化道内镜检查,依从性不佳,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错失最佳干预时机。近年来,国内外掀起无创血清学检查用于评估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热潮,本文就单一指标及联合组建的血清学模型进行综述。
刘莹杨志平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