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表重建手术治疗睑球粘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观察根据睑球粘连病变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眼表重建术式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2005 年1 月至2008 年06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住院睑球粘连患者29例32只眼,根据睑球粘连及眼球运动受限程度分为4度.在切除睑球粘连病变瘢痕组织基础上,联合应用自体或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应用自体结膜、自体口唇黏膜、羊膜组织等进行结膜囊重建,角膜受累者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分别观察眼表面重建效果、眼球运动、视力、移植物情况及合并症,疗效分为完全成功、部分成功及失败. 结果经过超过1年以上时间随访,32只眼中完全成功21只眼(65.63%),部分成功8只眼(25.00%),失败3只眼(9.38%).视力提高者为18只眼(56.25%),合并症为睑球粘连复发、角膜植片排斥及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结论 根据睑球粘连病变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眼表重建术式可取得较为满意地临床疗效.
- 高明宏徐旭杜春光禹海于静周润海王颖
- 关键词:睑球粘连眼表重建板层角膜移植羊膜
- 曲安奈德球后注射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 禹海于静杜春光高明宏
- 病灶切除联合冷凝及羊膜覆盖手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病灶切除联合冷凝及羊膜覆盖手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7例(17眼),病程20d~3个月。溃疡面积〈5mm者3例,≥5mm者14例,溃疡深达角膜实质层1/3~1/2角膜厚度,有9例伴有前房积脓。所有病例均经角膜涂片或培养查到真菌。术后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11例术后炎症控制,角膜创面清洁,1个月内逐渐愈合。6例炎症未被控制,前房积脓不见吸收,或吸收后复又出现,最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羊膜一般于1周后逐渐融解。溃疡愈合者大多保留了一定的视力:数指/30cm~0.2。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未能控制、病情继续恶化的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及时联合手术治疗,可促进溃疡愈合,保存眼球完整性,为角膜移植提供机会。因各种原因暂不能行角膜移植的情况下,病灶切除联合冷凝及羊膜覆盖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 杜春光高明宏刘福英
- 关键词:角膜溃疡真菌性病灶切除冷凝羊膜
-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药物毒性角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药物毒性角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诊断药源性角膜病变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27只眼)采用连续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应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表皮生长因子,口服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25例(25只眼)仅应用同治疗组相同的药物治疗。两组治疗45 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以显著减少角膜刺激症状及促进角膜上皮愈合,明显提高药物毒性角膜病变的治愈率。
- 于静高明宏杜春光刘乙楠刘英
- 关键词:软性角膜接触镜药物毒性角膜
- 黄斑中心凹赘生物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禹海杜春光于静
- 关键词:黄斑中心凹赘生物视力下降眼部检查中心暗点眼前节
- 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术后应用治疗性接触镜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观察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行病灶切除联合冷凝及羊膜覆盖手术,术后辅助应用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确诊的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93例(93只眼),均采用角膜病灶切除联合冷凝及羊膜覆盖术,术后按数字单偶法随机分为戴镜组(48只眼),给予配戴角膜接触镜;对照组(45只眼)为不配戴角膜接触镜.戴镜时间1~3个月,角膜接触镜每21天更换一次.术后随访时间2~6个月.结果 戴镜组临床总有效率87.50% (42/48),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 (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P <0.05).戴镜组角膜溃疡治愈时间为(16±2)d,显著少于对照组(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03,P<0.05).结论 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术后连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角膜溃疡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 于静高明宏杜春光刘乙楠刘英
- 关键词:角膜溃疡羊膜接触镜
- 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治疗眼部严重陈旧化学伤和热烧伤12例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工角膜移植术治疗眼部严重陈旧性化学伤和热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7月~2013年7月12例(12眼)陈旧性眼部烧伤病(酸烧伤、碱烧伤和热烧伤各4例)进行了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手术方法包括无晶体眼人工角膜植入术和人工晶体眼人工角膜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1~3年,平均2.2年。结果最后一次随访,所有病例人工角膜均与植床愈合良好,无渗漏和脱离。最佳矫正视力4例0.25;1例0.4;4例0.6;2例0.8;1例1.0。正视(不接受镜片)2例;远视(+1.0~+3.5 D)3例;近视(-1.0~-3.5 D)7例。视野30~110度,平均85度。术后并发症包括人工角膜后膜(镜后膜)6例,后发性白内障2例,均经过钇铝石榴石(YAG)激光膜切开术治愈;玻璃体出血5例,经药物治疗治愈;眼压升高4例,3眼停用激素性眼液后恢复正常,另1眼依赖药物控制。结论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是治疗眼部陈旧性化学伤和热烧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 高明宏陈颖欣徐旭于静禹海周润海杜春光姚颖王颖Michael Wellington Belin王明武
- 关键词:热烧伤角膜移植
- 白内障术后角巩膜融解二例
- 2012年
- 1病例
例1:患者女,76岁。因左眼白内障术后眼红、眼痛8个月,于2008年11月12日入院。2008年3月曾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2周觉左眼异物感,畏光流泪,在手术医院诊断为角膜炎,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营养角膜药物滴眼,症状无减轻,眼红眼痛,夜间明显,常需服用止痛药。
- 杜春光高明宏王颖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切口
- 多波长氪激光治疗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应用多波长氪激光对58例(102眼)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6~24个月,检查视力、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记录眼底新生血管、黄斑水肿及玻璃体积血等情况。结果视力提高15只眼(14.7%),视力无变化64只眼(62.7%),视力下降23只眼(22.6%);新生血管消退显效者50只眼(49.1%),有效39只眼(38.2%),无效13只眼(12.7%)。对于部分新生血管未能消退或出现新生血管增多者进行补充激光光凝,其中5眼虽经多次光凝治疗,最终仍行玻璃体切除手术;黄斑水肿72只眼治疗后水肿明显消退和消失者50只眼(69.5%),无明显改变者16只眼(22.2%),黄斑水肿加重者6只眼(8.3%)。结论绝大多数高危PDR患者经多波长氪激光治疗可以稳定现有视力,少部分患者PDR仍然持续存在,最终需要进行玻璃体手术。
- 于静杜春光禹海高明宏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新生血管黄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