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霞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水资源
  • 2篇流域
  • 2篇河流域
  • 1篇底板
  • 1篇地表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数据
  • 1篇地图
  • 1篇电池
  • 1篇电池板
  • 1篇电子地图
  • 1篇顶盖
  • 1篇多数据库
  • 1篇形变
  • 1篇园林
  • 1篇杂物
  • 1篇载力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机构

  • 13篇甘肃省基础地...
  • 6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甘肃省地质矿...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13篇李霞
  • 4篇魏伟
  • 2篇胡晓娟
  • 1篇潘竟虎
  • 1篇韦莉
  • 1篇李振林
  • 1篇宋钢
  • 1篇辛存林
  • 1篇赵军
  • 1篇张松林
  • 1篇曾朝蓉
  • 1篇叶萍萍
  • 1篇张红萍
  • 1篇苏凯

传媒

  • 3篇矿山测量
  • 2篇测绘通报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甘肃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甘肃省遥感学...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设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设备,涉及大气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环境监测设备主体、顶盖、底板和多个支撑件,环境监测设备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管道,底板上开设有与进风管道相互匹配的安装孔,环境监测设备主体安装在底板的下方且安...
李霞仝昕叶萍萍侯亚茸张志鉴
基于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的兰州市主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2025年
【目的】研究河谷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环境质量的可视化表达提供方法支撑。【方法】在RSEI的基础上引入PM2.5作为大气环境指标,提出了适用于河谷型城市的改进型遥感生态环境指数模型IRSEI。基于熵权法和指标和法计算IRSEI指数,使用地理探测器进行因子探测,分析了兰州市主城区2012~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因素。【结果】2012~2022年夏季和冬季生态环境质量分布格局相似,大部分地区的IRSEI指数等级为“中等”和“良好”,这说明10 a间研究区生态环境整体向好发展。2012~2022年冬季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面积呈减小趋势,夏季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面积明显低于冬季。土地利用类型、GDP、人口密度、高程和气温成为影响研究区IRSEI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论】使用IRSEI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兰州市主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2012~2022年兰州市主城区生态环境出现逐渐向好的趋势,2010年以来兰州市持续实施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李霞刘小慧马瑞魏伟魏伟侯亚茸
关键词:河谷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甘肃省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扩张的响应
2025年
城市快速扩张导致城市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进而加剧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效应。但城市扩张对干旱区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仍不够清晰。甘肃省从东南向西北延绵1600 km,气候类型从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气候逐渐过渡到西北部的极端干旱气候。此外,2000年以来甘肃省经历了快速的城市扩张,因此甘肃省是研究不同干湿气候背景下城市扩张对UHI效应影响的理想实验区。本研究利用MODIS地表温度数据集,估算2003~2021年甘肃省14个城市的地表城市热岛强度(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Is)及其年际变化特征,以探究不同气候背景下甘肃省UHI效应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扩张的响应。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城市Is和δISP(Urban-rural Contrast in Impervious Surface Percentage,δISP)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Is变化趋势主要受植被覆盖度(R^(2)=0.406,P<0.05)影响,其次是降水量(R^(2)=0.377,P<0.05),城市人口数量(R^(2)=0.069,P>0.05)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此外,由于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存在差异,城市扩张进程中所占用的土地覆盖类型对Is趋势亦有影响,如果城市扩张进程中占用的是裸地类型则产生降温效应。城市扩张强度对Is趋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阈值,不同气候区城市的阈值不同,湿润区城市的阈值(天水,δISP=32%)小于干旱区城市(酒泉,δISP=41%)。此外,阈值前后Is变化速率不同,干旱区城市的Is在阈值前后的变化更显著。本研究成果为干旱区城市快速扩张的影响评价与管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浩王旭峰张松林李霞
关键词:土地覆盖变化
八步沙林场防沙治沙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以古浪县八步沙林场防沙治沙区域及其周边乡镇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影像,利用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方法提取了1991-2019年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数据,并对区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总体趋势、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 1991-2019年区域内植被覆盖度明显向好发展,极低植被覆盖度区域逐年减少,2015年前低植被覆盖度区域逐年增加,2015年后逐渐转换为中植被覆盖度及以上等级;(2) 28 a间极低植被覆盖度区域减少了32%,同时低植被覆盖度及以上等级区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 2015年前区域内植被覆盖以向沙漠腹地的延伸为主,2015年后则以植被覆盖度等级的梯度递增为主;(4)区域内植被覆盖度的显著提高,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影响,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胡晓娟李霞王讷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融合SBAS-InSAR形变与机器学习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2025年
本文综合运用InSAR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甘肃省夏河县北部滑坡重点区进行易发性评价,将SBAS-InSAR获取的形变信息作为动态评价因子参与到11个静态因子中,使用随机森林(RF)、逻辑回归(LR)、极端梯度提示(XGBoost)3种模型进行易发性评价,并对其评价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3种评价模型中,XGBoost模型性能最佳,且加入形变量后的XGBoos模型评价精度高于仅使用静态因子的XGBoost模型,其综合性能指标AUC值达0.93,召回率、准确率、F1分数分别达0.896、0.894、0.898。因此,将SBAS-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量作为滑坡易发性评价因子,可以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并能增加评价的实效性。
李文东叶禹李霞魏伟辛存林
多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联动更新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数据现势性是数据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种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存与分数据库独立更新的更新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文中提出了一种以共有要素为核心,采用增量更新包技术,同步更新多数据库的联动更新方法。选取兰州新区为试验区,验证了联动更新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效率。试验表明:多数据库的联动更新方法不但避免了多数据库中同一要素现势性不一致问题,而且有效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效率。
李霞张红萍宋钢
关键词:多数据库数据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一种生态环境监测站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监测站,包括底座、安装座、监测机构、升降机构、调节机构和太阳能电池板,底座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和蓄电池,安装座设置于升降机构上,调节机构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能够...
杨学文曾朝蓉李霞苏凯马睿
基于决策树的大尺度复杂地区夏收作物遥感提取与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基于时序Sentinel-2卫星影像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黄度值,采用决策树(Decision trees,DTs)方法提取研究区的主要夏收作物小麦和油菜种植面积,并对比分析其精度。利用此方法得到甘肃省小麦和油菜作物识别的平均总体精度达到87.4%,其中,甘肃省中部地区平均总体精度为92.4%,河西地区平均总体精度为87.7%,东南部地区平均总体精度为82.0%。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数据采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大尺度复杂区域、高分辨率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具有可行性。
李亚妮曹建君杨树文李霞刘尚钦
关键词:决策树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与时空差异
2018年
文中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86个县(区)为研究区,选取有代表性的19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从2000年和2016年两个时间断面上建立了甘肃省人居环境质量指数模型(HSQI),分析比较了不同时期甘肃省人居环境质量的时空差异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布格局为东南部优于西北部,市县中心城区优于周边区域的格局;甘肃省17年间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以省会兰州为界,西部和西北部人居环境质量有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陇东、陇南大部分地区人居环境下降趋势明显,这与西部地区近年来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改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力度有关。
李霞魏伟
关键词:GIS人居环境
石羊河流域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以甘肃省为参考,研究石羊河流域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成果表明,2005-2008年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平均约19.17×108m3,水资源利用量平均为25.69×108m3,利用率达134.03%,实际人口数量已超过水资源总量的承载能力,经济多以发展绿洲农业为主,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导致其实际GDP远低于水资源利用量可承载GDP。在后续的石羊河治理工程中,需继续在水源附近地区开发新灌区、安置移民,关闭机井,以减少生活用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推进生态环境的恢复。
李霞李振林宋阁庆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GDP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