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霞

作品数:55 被引量:27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建筑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土壤
  • 11篇污染
  • 10篇地质
  • 7篇地质公园
  • 6篇地质遗迹
  • 5篇排土
  • 4篇国家地质公园
  • 3篇地质环境
  • 3篇地质遗迹保护
  • 3篇电机
  • 3篇调控装置
  • 3篇杂岩
  • 3篇智能化
  • 3篇圣地
  • 3篇数据采集
  • 3篇数据采集装置
  • 3篇筒体
  • 3篇土壤处理
  • 3篇土壤渗透
  • 3篇拟建

机构

  • 50篇中国地质环境...
  • 1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北京矿产地质...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河南省地质矿...
  • 2篇四川省地质调...
  • 2篇河北地质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横滨国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甘孜州康盛地...

作者

  • 55篇李霞
  • 18篇万利勤
  • 18篇殷志强
  • 9篇卫晓锋
  • 6篇季燕南
  • 6篇房浩
  • 5篇董颖
  • 3篇何庆成
  • 3篇刘嵘
  • 3篇何泽新
  • 3篇曹晓娟
  • 3篇胡晓强
  • 2篇王京彬
  • 2篇张德强
  • 2篇刘文波
  • 2篇张进德
  • 2篇邵海
  • 2篇黄行凯
  • 2篇田磊
  • 2篇王议

传媒

  • 8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地球学报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矿产勘查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国土资源科普...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上海国土资源
  • 1篇自然资源科普...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10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地质遗迹资源调查方法与内容研究
地质遗迹是由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科普价值、观赏价值的各类地质现象。我国的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叙述了我国地质遗迹资源调查的现状,及目前调查工作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指出,我国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董颖李霞
关键词:地质遗迹
文献传递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分层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多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并根据此评价指标判断矩阵,确定有效评价指标;对所有有效评价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处理得到...
余洋张进德张志鹏李恩来张德强田磊白光宇王议何培雍李霞赵艳霞李伦学
文献传递
一种高效的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车身;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车身前侧的平斜铲、设置于平斜铲内的旋拨轮和设置于车身内的输送带;喷洒装置,设置于车身内;挖掘装置,包括设置于车身前侧且设置于平斜铲上方的挖掘筒、设置于挖掘...
李霞殷志强万利勤安永龙李文娟
文献传递
承德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主要进展与全国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总体思路被引量:7
2022年
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是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查清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数量、质量、生态效应及相互关系与演替规律,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以承德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为例,研究了承德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目标定位,并从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特色地质资源保护利用、服务城市规划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双评价、地表基质研究、地质文化村创建、山体保护等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要素、多目标的“承德模式”的主要内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基本流程等方面的主要经验做法。最后针对未来全国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在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谋划设计,以期为全国不同尺度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殷志强郝爱兵吴爱民任金卫周平卫晓锋彭令李霞邵海庞菊梅
关键词:自然资源生态文明
基于地质建造探索承德市土地利用优化路径被引量:13
2020年
土地潜力评价是土地利用优化的前提,对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在土壤“地质大循环”过程中,地质建造会影响土壤保持量、质地结构、养分含量和水文条件等,并决定土地资源初始禀赋特征的规律,文章探索建立了以地质建造为基础的土地潜力评价和利用优化路径。将承德市划分为堆积建造(第四系沉积物)、碳酸盐岩类建造、碎屑岩类建造、花岗岩类建造、火山岩类建造、片麻岩建造等六种类型。在不同流域尺度上,开展基于地质建造的土地潜力评价和利用优化实践:全流域上,将承德市滦河流域划分为北部土地沙漠化草地保护修复区、中部水源涵养(中草药)发展区、南部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和生态林保护区、河谷耕地农业用地发展区等七类保护和利用建议区;小流域上,针对柴白河小流域人工造林用地优化,提出花岗岩、流纹岩建造适宜造林区,砂砾岩建造一般适宜造林区,白云岩建造不适宜造林区;对小滦河小流域的土地沙化和草地退化保护修复用地进行优化,划分出耕地适宜区、湿地保护区、造林适宜区、优质牧草区、草场退化区、生态保护区等六类利用优化建议区。
卫晓锋王京彬孙厚云殷志强何泽新贾凤超李霞刘宏伟张竞
关键词:地质建造土地利用土地资源
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思想的百年历史嬗变研究
中国共产党的榜样教育思想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发展,成为指引社会主义榜样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体系。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需要先锋力量的引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科学的榜样教育思想,通过弘扬榜...
李霞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嬗变
从地质遗迹保护角度谈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地质公园在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地质公园的建设,将具有典型性、特殊性、分布范围较集中的成片的地质遗迹保护起来。但是,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等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
李霞季燕南刘嵘胡晓强
关键词:地质公园
贵州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特征及资源评价被引量:7
2013年
贵州赤水丹霞地质公园是经国土资源部正式授予第六批建设资格的国家地质公园。公园由两个园区构成,是以丹霞地貌景观为核心,以瀑布景观、孑遗植物为重点,兼有峡谷地貌、风景河段、古崩塌堆积体、中小型构造等地质遗迹,属综合性大型国家地质公园。本文介绍了公园内主要的地质遗迹资源及特征,并对其突出价值进行了定性评价。
李霞董颖李采曹晓娟
关键词:地质公园地质遗迹
拟建辽宁锦州国家地质公园:孕育远古生命和近代文明的一片圣地
拟建辽宁锦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辽宁省义县、北镇境内,包括东西2个园区,是一处以世界级古生物化石遗迹、花岗变质核杂岩构造遗迹为主的大型地质公园,并兼有中小型构造地貌、山体崩塌遗迹、火山地貌、水体景观等。拟建锦州国家地质公园距...
季燕南李霞刘荣胡小强
文献传递
地质调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浅析被引量:9
2021年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2020年我国提出的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以当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及能源结构现状,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形势十分严峻。介绍了全球碳循环过程,阐述了碳源与碳汇对于大气CO_(2)浓度的贡献,从减源与增汇2个方面,初步分析了地质调查在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与可能的贡献,并提出了地质解决路径。生态碳汇固然非常重要,但仍不能完全消除人为CO_(2)排放,且其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地质调查作用、挖掘地质碳汇潜力,使其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撑。
李采郭朝斌李霞杨利超任舫何庆成
关键词:地质调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