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远兰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主题

  • 2篇文化
  • 2篇民族
  • 1篇导演
  • 1篇电影
  • 1篇侗族
  • 1篇侗族大歌
  • 1篇新闻
  • 1篇新闻叙事
  • 1篇愚弄
  • 1篇中华民族
  • 1篇融媒体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文化
  • 1篇题材
  • 1篇网络传播
  • 1篇网站
  • 1篇文本
  • 1篇文化传播
  • 1篇西德
  • 1篇媒体

机构

  • 4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李远兰
  • 3篇陈峻俊

传媒

  • 2篇新闻论坛
  • 1篇当代传播
  • 1篇视听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边境地区县级融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研究——以《西德那天》栏目为例
2025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边境地区县级融媒体在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融媒体中心、德保县融媒体中心、那坡县融媒体中心、天等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创的新闻栏目《西德那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其报道内容进行提炼和研究,研究发现:新闻报道通过多元化叙事勾勒了民族地区地域互嵌、互通有无、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生动图景;通过场景化叙事展现了民族地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生活实践;通过故事化叙事折射了“文化自信、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的时代主题。多元化、场景化、故事化“三化一体”的新闻叙事手法,能够显著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阐释力与感染力。
李远兰梁以欣
关键词:边境地区新闻叙事
网络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与特点被引量:7
2014年
网络时代下,优秀民族文化以网站为载体,结合微博等新兴社会化媒体进行不定向大众传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呈现出新的趋势。本文结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网站发展的现状认为网站在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过程中呈现后喻文化、消费文化、技术文化、个人文化等特点,作者试图通过此研究,为今后网站能够更好地传播与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陈峻俊李远兰
关键词:网站少数民族文化
浅析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文本意义构建与生成
2016年
笔者对豆瓣中关于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的1 33条短评进行梳理与统计,其中"霸权式"解码占3.01%,"协商式"解码占12.03%,"抵抗式"解码占39.85%,"创造式"解码占45.11%。通过对短评的分析发现:《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纪录片在中国的传播,受众不仅不赞成纪录片中的观点,而且还抨击BBC不客观,责备BBC在诋毁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传者与受者的文化符码不同,对文本意义的构建与生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李远兰陈峻俊
关键词:BBC纪录片
侗苗族题材电影的文化传播特色研究——以欧丑丑导演《侗族大歌》等3部电影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故事化赋予了文化独特的魅力,当下电影市场成为大众惯性娱乐消费的项目,关键在于电影具有时间短、故事性强、视觉度高等特点,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不例外。欧丑丑的三部作品《侗族大歌》《云上太阳》《阿娜依》堪称"侗苗族三部曲",将民族故事讲述得淋漓尽致,且这3部电影在国际闻名遐迩。本文按照导演本身、导演讲的故事、导演的传播路径的逻辑关系,阐述了"导演名片"文化、"故事拼图"文化及"国际先锋传播"路径,为今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远兰陈峻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