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作品数:8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太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与SP细胞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与SP细胞的关系。方法:使用60Coγ射线对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人喉鳞癌细胞系Hep-2、人鼻咽鳞癌细胞系CNE-2三种细胞株进行照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拟合细胞存活曲线,根据Do值、... 任建华 李超 骆志国关键词:肿瘤细胞 SP细胞 流式细胞仪 颈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估颈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进行首程调强放疗的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处方剂量:总量60~64Gy,共28~35次,6MV-X线;放疗结束后3月,进行近期疗效评价,采用RTOG标准评价放疗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CR 28例(29.78%)、PR 62例(65.96%)、NC 4例(4.26%),总有效率为95.74%;放射性肺炎12例(12.77%),放射性气管炎10例(10.64%),放射性食管炎4例(4.26%),骨髓抑制12例(12.77%),胃肠道不良反应5例(5.32%)。结论:颈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TNM分期、GTV体积、同步化疗、近期疗效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李超 孙仁煌 王凤琴关键词:颈段食管癌 胸上段食管癌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技术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行RFA联合TACE治疗(综合组),与20例单纯TACE治疗及16例单行RFA治疗进行对照研究分析。3组病例的平均年龄、病灶大小以及肝功能分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综合组的肿瘤坏死率达80.0%,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及单纯RFA组(分别为30.0%、43.8%,P<0.05)。三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0.0%、43.8%和3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组的平均生存期为20月,高于TACE组(19.8月)与单纯RFA组(17.6月),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用三维适形技术为射频消融治疗提供安全的、精确的、有效的保障,综合使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可大大提高肿瘤组织坏死率,延长生存期。 骆志国 熊奎 段奇文 任建华 王道梅 李超关键词:三维适形 射频消融 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白细胞增长仪临床应用观察 1998年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简称放疗和化疗)但化疗药物和放射线均缺乏特异的选择性,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破坏正常细胞,尤其是对增殖旺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破坏严重,故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由于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极为常见,也... 沈正海 王道梅 熊奎 张光兰 饶清萍 李超 乐文友关键词:肿瘤 穴位疗法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白细胞增长仪 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系的建立及抗拒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食管癌放射抗拒细胞系模型并观察食管癌细胞经射线反复照射后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方法]60Coγ射线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系进行照射,每次2Gy,共照射30次,采用克隆形成实验等测定所得的EC9706R60细胞亚系及其亲代细胞EC9706的放射敏感性,检测细胞周期特征、细胞凋亡率及SP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比例。[结果]与亲代EC9706细胞相比,EC9706R60细胞显示出明显放射抗性,其D0、Dq及N值增大,细胞存活曲线肩区增宽,EC9706R60细胞的放射抗性(D0)是EC9706的1.375倍(P<0.05)。EC9706R60细胞S期比例较其EC9706细胞明显增高(32.1%vs.3.8%),G0/G1期比例则明显下降(67.9%vs.96.2%)。食管癌细胞EC9706在经30Gy照射后12h细胞凋亡达到峰值11.17%,经60Gy照射后降低到最低点0.99%。EC9706R60细胞SP细胞的比例较EC9706明显增高。[结论]EC9706R60细胞显示出与亲代细胞不同的细胞周期特征,放射抗拒性与SP细胞的比例存在一定关联。高的放射诱导凋亡率可能意味着放射越敏感,放疗效果越好。 任建华 李瑞明 李超 熊奎 骆志国关键词:食管肿瘤 放射抗拒性 SP细胞 食管癌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疗效研究 1998年 王道梅 李超 张光兰 饶清萍 沈正海关键词:腔内放疗 食管癌 病变长度 软组织块影 双柏散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双柏散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10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双柏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利多卡因、氟美松溶液漱口同时服用V itB1。结果放疗后第四周末治疗组3、4级口腔炎患者发生率为8%,而对照组为20%(P<0.05);放疗后第六周末治疗组3、4级口腔炎患者发生率为6%,而对照组为24%(P<0.05)。结论双柏散是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任建华 李超 熊奎关键词:放射性 口腔炎 中医药疗法 双柏散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近期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方法:128例病人根据入选标准进入研究。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2.0Gy/次,1次/天,5天/周,放疗剂量50-60Gy。化疗为DDP25mg/m2,静脉滴注,d1-5天,5-FU500mg/m2,静脉滴注,d1-5,化疗在放疗第1,29天进行,共两个周期。结果:放化疗组近期有效率为90.47%;放疗组为89.23%P>0.05。放化疗组1年及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9%、28.57%、16.67%。放疗组分别为56.92%、12.31%、1.53%(P<0.05)。放化组不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损伤,其次是血液毒性,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近期疗效及生存率较好,虽不良反应增加但病人可以耐受。 任建华 李超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