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 作品数:87 被引量:70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 CO_(2)浓度升高对大豆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被引量:5
- 2021年
-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带来的气候变化势必对大豆的生长造成影响。目前,CO_(2)浓度升高对干旱胁迫下大豆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较少。本试验研究了不同CO_(2)浓度(400、600μmol·mol^(–1))和水分处理下(正常水分:叶片相对含水量为83%~90%;干旱:叶片相对含水量为64%~70%)大豆开花期的光合能力、光合色素积累、抗氧化水平、渗透调节物质、激素水平、信号转导酶和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大豆叶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叶绿素b含量。CO_(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干旱胁迫下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脱落酸含量,显著降低了脯氨酸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钙依赖蛋白激酶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并且其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显著降低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热休克蛋白含量,并下调了其基因表达量。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大豆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下大豆生产采取必要措施。
- 张小琴张媛铃李炳言冯雅楠李萍张东升王利伟郝兴宇
- 关键词:CO2浓度干旱大豆抗氧化系统信号转导植物激素
- 农牧交错带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水氮耦合对产量和水分生产力的影响
- 2025年
- 揭示农牧交错带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水氮耦合下产量和水分生产力变化,对提高该区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站点张北和武川的土壤数据、气象数据和管理数据,驱动校正后的APSIM-Potato模型,设置不同灌溉和氮肥梯度:灌溉梯度为0、60、120、180、240mm,施氮量为0、50、100、150、200、250、300kg·hm^(-2),选择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中2个生育期作为组合,灌溉和氮肥在2个生育期平均施用。模拟分析不同生育期水氮耦合对马铃薯产量、耗水量和水分生产力的影响,以最高产量和水分生产力为目标,推荐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的最佳水氮耦合方案。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水氮耦合情景下,武川站和张北站马铃薯产量在12700~25600kg·hm^(-2)和14200~24900kg·hm^(-2)。为获得最高产量,选择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2个生育期组合,武川站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均灌溉90mm和施肥75kg·hm^(-2),张北站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均灌溉60mm和施肥75kg·hm^(-2),产量分别达到25600kg·hm^(-2)和24900kg·hm^(-2)。武川站和张北站马铃薯水分生产力在5.3~9.0kg·m^(-3)和5.9~8.5kg·m^(-3)。为获得最高水分生产力,选择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2个生育期组合,武川站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均灌溉90mm并施肥50kg·hm^(-2),张北站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均灌溉60mm并施肥50kg·hm^(-2),水分生产力分别达9.0kg·m^(-3)和8.5kg·m^(-3)。
- 白海霞韩雪盈胡桃花余丽萍柏会子郝兴宇李萍唐建昭
- 关键词:马铃薯灌溉水分生产力
-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绿豆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63
- 2011年
- 利用FACE系统在大田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CO2浓度平均为(550±60)μmol·mol-1]对绿豆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O2浓度平均为(389±40)μmol·mol-1左右]相比,大气CO2浓度升高使花荚期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分别升高11.7%和9.8%,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分别下降32.0%和24.6%,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83.5%;在蕾期,CO2浓度升高对绿豆叶片叶绿素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Fv/Fm和Fv/Fo没有显著影响;在鼓粒期,CO2浓度升高使绿豆叶片Fo增加19.1%,Fm和Fv分别下降9.0%和14.3%,Fv/Fo和Fv/Fm分别下降25.8%和6.2%.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可能使绿豆生长后期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结构受到破坏,叶片的光合能力下降.
- 郝兴宇韩雪李萍杨宏斌林而达
- 关键词:绿豆CO2浓度升高FACE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
- 不同品种谷子对单嘧磺隆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对34个品种谷子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单嘧磺隆茎叶处理对谷子安全性的影响。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比较不同品种谷子之间的耐药性的差异。聚类分析结果为四大类,10%单嘧磺隆(0.05 mL.m-2)对第一类品种谷子的SOD酶活性有所抑制,使第二类品种谷子的光合速率下降,第三类品种谷子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第四类品种谷子的POD酶活性增加。晋谷20号、拖地黄对单嘧磺隆的耐药性较强,丝儿杏、承谷8号、吨谷对单嘧磺隆的耐药性较差。
- 李萍杨小环王宏富马晓玲
- 关键词:单嘧磺隆谷子耐药性聚类分析
- 一种便携式谷子温控去雄仪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谷子温控去雄仪,包括支架杆、电源、可在支架杆上旋转和上下移动的滑动杆,所述电源固定于支架杆上,所述滑动杆上设有加热桶,所述加热桶的桶体的外壳为金属材质,所述加热桶的一端设有谷子进口,另一端内部设有温...
- 段智英韩渊怀连卜颍候蕊禾璐唐中伟张义茹张彬王兴春李红英李萍蒋茂双张瑞杰
- 昼间气象条件对城市道路绿化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影响——以太原市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道路绿化带可以净化空气,改善道路环境,道路中的小气候条件会改变道路污染物扩散方式和速度,进而会影响到绿化带对污染物净化效果。气象条件对道路绿地对大气污染物净化效果影响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道路绿地的净化途径,为改善城市道路环境提供依据。对太原市18个道路绿地气象因子和5种主要污染物浓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夏季,太原市城市道路内各气象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气温和地温正相关显著,空气相对湿度与地温及气温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大部分情况下,有绿地非机动车道污染物平均浓度低于无绿地非机动车道对照点平均浓度,即道路绿地起到了对道路污染物的净化作用。道路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百分率与气象因子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并可以建立达到统计显著水平的回归方程,但不同污染物受不同的主导气象因子影响。气象条件会影响道路绿地对道路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今后的城市建设和道路绿地规划中应更多地考虑气象条件对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 王亚英李萍武小钢阎海冰王娟李娇蔺银鼎郝兴宇
- 关键词:气象因子污染物
- 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秸秆还田对小麦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讨小麦土壤氮矿化对CO_(2)浓度升高、秸秆还田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本研究利用人工控制气候室设置2种CO_(2)浓度处理CK(CO_(2)浓度为400μmol·mol^(−1))、EC(CO_(2)浓度为600μmol·mol^(−1)),3种秸秆处理:秸秆不还田(R)、秸秆掺入(I)、秸秆覆盖(M),测定小麦土壤理化性质、碳氮相关酶活性;通过为期35 d的室内培养试验,分析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和净氮矿化速率等。结果表明,培养35 d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均增加了土壤碳氮有效性,秸秆掺入和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净硝化速率在两种CO_(2)浓度处理下分别平均增加0.76和0.55 mg·kg^(-1)·d^(-1)。3种秸秆处理方式中,以秸秆掺入土壤净矿化速率最大;秸秆覆盖土壤净氨化速率较低,导致其净矿化速率低于秸秆掺入。与CK相比,CO_(2)浓度升高使土壤无机氮含量平均下降8.1%,土壤氮矿化量平均降低14.98 mg·kg^(-1)。与CK相比,CO_(2)浓度升高下秸秆还田使土壤无机氮含量增加74.2 mg·kg^(-1),主要是由于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了73.8 mg·kg^(-1),导致土壤净硝化速率提高了0.57 mg·kg^(-1)·d^(-1);CO_(2)浓度升高下土壤净氨化速率整体下降,其中秸秆覆盖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其净氮矿化速率低于CK。综上,CO_(2)浓度升高下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氮的可利用性,其中秸秆覆盖提高了土壤氮固持能力,减少了氮素淋失,秸秆掺入增加了土壤氮矿化,可提供更多无机氮以供作物利用。本研究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选择适宜秸秆还田措施以维持土壤供氮潜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杨净王紫芊来夏萱郝兴宇宗毓铮张东升史鑫蕊李萍
- 关键词:秸秆还田小麦土壤氮矿化
- 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互作对谷子光合及抗旱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21年
- 为明确谷子光合作用以及抗旱生理过程对高大气CO_(2)浓度和干旱交互作用的响应机制,在开顶式气室中(OTC)开展大气CO_(2)浓度和干旱交互对谷子影响的研究。设置两个CO_(2)浓度:环境CO_(2)浓度(400μmol·mol^(-1))和高CO_(2)浓度(600μmol·mol^(-1));两个水分处理:正常水分(70%~80%田间持水量)和干旱(45%~55%田间持水量),对高CO_(2)浓度和干旱互作下谷子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及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CO_(2)浓度可降低干旱条件下光合色素含量,加剧孕穗期谷子气孔关闭,减轻灌浆期干旱对谷子净光合速率的负效应并增加其水分利用效率。孕穗期高CO_(2)处理使正常水分处理下谷子气孔导度下降66.7%,而干旱处理下减少77.7%;灌浆期高CO_(2)使正常水分处理和干旱处理下谷子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19.0%和87.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37.1%和39.2%。干旱处理显著降低谷子除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以外所有荧光动力学参数值,灌浆期高CO_(2)能缓解该作用。高CO_(2)处理显著减少纤维素含量和正常水分处理下过氧化物酶活性。干旱极显著升高POD活性(高CO_(2)浓度)及脯氨酸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环境CO_(2)浓度)和纤维素含量(高CO_(2)浓度)。因此CO_(2)浓度升高能够改善谷子的PSⅡ光化学效率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谷子的抗旱性。
- 刘亚静张东升李萍宗毓铮郝兴宇
- 关键词:干旱抗逆性
- 干旱对谷子灌浆期光合生理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开展干旱对谷子影响的研究,了解干旱对谷子影响生理机制,为干旱区谷子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干旱对谷子光合生理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干旱使谷子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减少了70.50%,气孔导度减少了79.67%,胞间CO2浓度减少了49.04%,蒸腾速率减少了74.62%,但水分利用率增加了50.66%。干旱使谷子灌浆期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减少39.53%、58.67%、46.49%和21.42%,但叶片中还原糖、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60.13%和64.68%。干旱使谷子总生物量、产量、株高、茎粗、节数、穗重、千粒重均明显减少,但对穗长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干旱将会降低谷子叶片光合作用,造成产量下降。谷子可以通过减少气孔导度,并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改变渗透压,减少水分损失,保证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
- 袁蕊郝兴宇胡晓雪宗毓铮李萍
- 关键词:谷子干旱光合作用
- 大气CO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研究大气CO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谷子的影响,有助于人们了解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谷子(Setaria italica)生产的变化,以提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采用控制系统来模拟气温升高2℃和CO2浓度增加200μmol·mol−1的未来气候情景,研究气候变化对谷子光合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对照(与室外气温、CO2浓度一致,CK)、增温2℃(C0T1)、CO2浓度增加200μmol·mol−1(C1T0)和增温2℃+CO2浓度增加200μmol·mol−1(C1T1)4个处理,对谷子灌浆期的光合作用及成熟期形态指标、生物量和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气温升高(C0T1)后,谷子叶片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变化,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上升,水分利用率下降;大气CO2浓度升高(C1T0)谷子叶片净光合速率升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率提高;大气CO2浓度和气温同时升高(C1T1)后,谷子净光合速率提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升高,水分利用率下降。与对照相比,气温升高(C0T1)显著增加谷子的株高、穗长、茎直径、叶质量、茎质量、穗质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产量,分别增加了62.29%、63.51%、59.87%、73%、77%、70%、72.3%和76.6%;大气CO2浓度升高(C1T0)显著增加谷子的株高、穗长、茎直径、节数、叶质量、茎质量、穗质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比对照分别增加35.18%、32.75%、25.80%、21.54%、21.5%、70.8%、19.4%和32.3%;升温和升CO2复合处理(C1T1)条件下,谷子株高、穗长、茎直径、叶质量、茎质量、穗质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产量升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58.24%、42.69%、131.89%、34.8%、80%、77.6%和92.6%。未来气候变化对谷子生长发育将以正效应为主。
- 任宏芳李阿立郝兴宇宗毓铮张东升李萍
- 关键词:气候变化谷子光合作用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