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柏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中尺度
  • 2篇中尺度系统
  • 2篇暴雨
  • 2篇暴雨过程
  • 1篇地形
  • 1篇雨带
  • 1篇中尺度分析
  • 1篇中尺度数值
  • 1篇中尺度雨带
  • 1篇曙光1000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四维变分
  • 1篇条件对称不稳...
  • 1篇气旋
  • 1篇梅雨
  • 1篇梅雨锋
  • 1篇结构特征
  • 1篇环流
  • 1篇江淮流域
  • 1篇江淮气旋

机构

  • 4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国家高性能计...

作者

  • 5篇李柏
  • 2篇陆大春
  • 1篇卢云
  • 1篇林开平
  • 1篇陈国良
  • 1篇周昆
  • 1篇陈列
  • 1篇韩文廷
  • 1篇安虹
  • 1篇曹性善
  • 1篇薛兰
  • 1篇许明荣
  • 1篇冯志刚
  • 1篇寿绍文
  • 1篇郑媛媛

传媒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尺度系统的演变及结构特征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9
2001年
利用HUBEX试验期间的IOP资料以及合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信息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分析研究了发生在1999年6月20~30日江淮流域的梅雨锋暴雨过程。研究发现:α中尺度辐合线主要位于 700 hPa以下中低层;当有强降水发生时,辐合线上有明显的β中尺度气旋波动发生。与其相配合,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图上存在一片约 20 km×20 km且强度在 40 dBZ左右,回波顶高为 7~8 km,液态水垂直累积含量( Vil)约为 10 kg/ m2的回波区,其尺度为γ中尺度。它的出现与锋生次级环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且由大尺度凝结潜热和对流凝结潜热强迫的次级环流对它的发生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李柏曹性善周昆陆大春
关键词:梅雨锋暴雨中尺度系统次级环流
基于曙光1000的中尺度数值气象预报系统及其在江淮流域的适用性研究
2000年
本文介绍了我们基于曙光 10 0 0建立起来的中尺度数值气象预报系统及其在江淮流域的适用性研究 ,包括MM4数值预报模式的分析及其并行化方法 ,系统组成及基于该系统的预报过程 .通过对 1998年、1999年发生在江淮流域的多次各类暴雨天气过程 ,利用曙光 10 0 0上并行化中尺度模式 MM4进行的数值预报结果与实况进行的对比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曙光 10 0 0上并行化的中尺度数值模式 MM4对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江淮气旋、梅雨锋暴雨等中尺度天气系统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尤其在 6至 2 4小时的预报时效内对发生在系统内的中尺度降水系统 (中尺度雨带 )具有很好的预报能力 ,反映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区域适用性 .实例研究也表明 ,该中尺度数值模式仍然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文中指出了今后将继续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
安虹韩文廷陈国良李柏
关键词:曙光1000
应用单多普勒雷达资料反演风场作暴雨中尺度分析被引量:15
2003年
针对 2 0 0 2年 6月 2 3日发生在安徽西部的一次暴雨过程 ,以有限的探空资料作为大尺度背景场 ,应用合肥 CINRAD- 98D多普勒雷达资料 ,通过准四维变分分析方法进行反演 ,获得了不易被常规探测到的中小尺度三维风场 ,由此分析了引起强降水的中尺度天气系统。指出暴雨中心位于风速切变的下方 ,同时上空也伴随辐合中心 ,以及正涡度极大值。分析结果表明 ,变分法是一种较为准确的从雷达资料中提取三维风场的方法。利用雷达资料反映中尺度天气系统 ,同时又加入大尺度的背景场作为基础 ,两者相互弥补 ,能较真实地反映实际天气状况。在气象预报中有效地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 ,有助于研究更为细致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结构 ,而且也可为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提供准确的初始场。
陈列寿绍文林开平李柏
关键词:暴雨过程分析降水
安徽省气象短时预报工作站
薛兰冯志刚李柏郑媛媛许明荣
该工作站是对在大量历史资料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对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各种大尺度背景,中尺度流场及无力量场、卫星云图的分析,分别建立了大、中尺度云型概念模式,以及雷达回波的预检系统和相应的历史资料库。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
江淮气旋发生发展中尺度系统特征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4
2002年
本文应用中尺度模式 MM5对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气旋进行了数值模拟 ,并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动力协调资料、HUBEX试验期间的加密观测资料进行江淮气旋的中尺度诊断研究。结果表明 :从大尺度角度看 ,江淮气旋的生成可分为静止锋上的波动和倒槽锋生两种类型 ,但从中尺度角度分析 ,它们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它们的生成源地均在大别山西侧 ,大别山地形均使得气旋发展增强 ,移速减慢。(2 )在发展阶段 ,70 0 h Pa层以下的温压场的斜压结构是气旋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冷平流与暖平流呈现西北—东南的偶极子型时 ,气旋发展 ;当冷暖平流偶极子呈东西型时 ,气旋发展进入成熟期。(3)气旋中的中尺度雨带与 Wave- CISK湿条件对称不稳定区有密切关系 ,辐合上升区出现在气旋暖锋前部和冷锋后部 5 0 - 10 0
李柏俞卫平卢云陆大春
关键词:江淮气旋中尺度雨带条件对称不稳定地形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