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肉鸡
  • 5篇杂交
  • 5篇黄羽肉鸡
  • 3篇杂交组合
  • 3篇肉用
  • 3篇肉用鸡
  • 2篇优质黄羽肉鸡
  • 2篇育种
  • 2篇亲本
  • 1篇蛋白多态性
  • 1篇多态
  • 1篇性状
  • 1篇选育
  • 1篇血浆蛋白多态...
  • 1篇遗传育种
  • 1篇育成鸡
  • 1篇杂交效果
  • 1篇杂交优势
  • 1篇杂交组合试验
  • 1篇肉质

机构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0篇李晓华
  • 10篇李东
  • 2篇方莉
  • 2篇吕连山
  • 1篇程光潮
  • 1篇段章雄
  • 1篇文杰
  • 1篇郑麦青
  • 1篇庞之洪
  • 1篇赵桂苹
  • 1篇黄梅南
  • 1篇陈金宝

传媒

  • 3篇中国家禽
  • 2篇山东家禽
  • 2篇广西畜牧兽医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1
  • 2篇199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型矮洛克鸡与合成系
1990年
矮洛克鸡亦称矮小型鸡,它含有“dw”基因,该基因为伴性隐性基因。1968年由法国选育成功,并向其它国家推广配套的商品代。英国、苏联、美国、加拿大也先后选育成功。并认为推广应用矮洛克鸡是肉鸡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李东李晓华
关键词:育种杂交
京星肉鸡杂交配套效果与其亲本某些性状的遗传差异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经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京星201和102肉鸡的母系口型矮洛克鸡D1、D2系及其配套父系A系、H系和B系,并进行了血型和血浆蛋白质多态基因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凡优良杂交组合中的父系(A、H系)与母系(D1、D2系)遗传距离远。父系纯合系数较高,母系较低。这些均与实际杂交结果基本一致。
李东李晓华程光潮段章雄
关键词:杂交组合血浆蛋白多态性肉用鸡
评定优质黄羽肉鸡杂交组合试验新方法的研究
1990年
运用电算程序评定肉鸡杂交组合试验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题目。杂交组合观测的项目较多,如日龄、体重、饲料消耗、饲料费用、成活率、胸角度、胫长、龙骨长等等。每个组合、每只鸡在这方面观测到的数据都不一样,用单项数据无论怎样都很难确定那一个组合的优势最好。因此,应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各项指标、各个组合,评定各试验组合优势。
李东庞之洪吕连山李晓华方莉
关键词:黄羽肉鸡杂交计算机
京星一号黄羽肉鸡杂交组合试验报告
1991年
京星一号又名万寿石歧鸡,它是D型矮洛克鸡参与配套的优质肉鸡。本试验目的在于筛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以便应用推广。 D系与选育系H系和地方良种鸡B系、S系、C系分别组成H×D、D×H、S×D、D×S、B×D、C×D六个杂交组合和四个对照组D×D、H×H、C×C、B×B。根据70日龄增重、耗料比、成活率、每只鸡盈利计算出综合选择指数,发现D·H、H·D、 B·D、C·D效果较好,选择指数分别为157.9、141.0、124.6、82.3。70日龄活重分别为1.890、1.825、1.376、1.556(公斤),耗料比分别为1:2.29、1:2.49、1:2.27、1:2.85。 H×D、D×H、S×D、D×S与反交的后代公母有显著的差异,进一步证明D系含dw隐性伴性基因。
李东李晓华
关键词:黄羽肉鸡杂交组合综合选择指数耗料活重杂交效果
鸡的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要领
1991年
近年来,笼养种鸡开展人工授精的工作发展很快,现根据我们的经验体会,介绍有关技术要领如下: 一、种鸡的管理 1.公鸡性成熟蛋鸡公鸡性成熟150天左右,肉鸡公鸡性成熟180天左右,性成熟后可试参加配种,一月后正式参加配种。种公鸡最适配种期为一年,最多可达三年。 2.育成种公鸡标准体况在种用育成鸡阶段,对温度、光照。
李东李晓华
关键词:育成鸡精子数翻肛输精受精蛋射精量
黄羽矮脚肉鸡70日龄体重的杂交效果研究
本研究进行了黄羽肉鸡4个矮脚品系(D。、D孙D。、D。,均含dw基因)和2个正常型品系(C、H)的23个杂交组合试验。23个杂交组合分为三种杂交类型(“正×正”、“正×矮”、“矮×矮”)和三种杂交形式(即二元、三元、四元...
赵桂苹郑麦青李东文杰陈金宝李晓华
关键词:黄羽肉鸡DW基因杂交杂交优势
京星一号优质黄羽肉鸡简介被引量:2
1994年
京星一号优质黄羽肉鸡简介李东,李晓华,杨松锐,李洁晰(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100094)京星一号(一型,二型)优质黄羽肉鸡为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中培育的D型矮洛克鸡(D1系为隐性白羽,D2系为浅黄羽鸡)参与配套的肉鸡。京星一号一型又名万...
李东李晓华杨松锐李洁晰
关键词:肉用鸡黄羽肉鸡
京星肉鸡亲本
1996年
本课题旨在通过现代遗传育种技术将dw基因引入黄羽肉鸡中,培育出我国独具特色的优质黄羽肉鸡新品系──黄羽D型矮洛克鸡(D2系)。经11年系统选育研究,发现新培育D2系具有黄羽、单冠、胫短1/3.胸宽、颈短、性情温顺,抗病力强,成活率高,早期增重快.育肥效果好,与同类种鸡相比省饲料23%以上,产蛋多,72周龄饲养日产蛋175—190个,年可孵化出雏141.7—153.9只,开产蛋重41克,成年体重1985±250克,蛋重56±5.1克。杂交优势明显。前言国际上对dw基因的研究已有60余年,它是鸡的自然群体里的隐性突变基因,对自身无害,对人类有利。前苏联、英、美、法等国已培育合dw基因的鸡,1968年法国首先将dw基因用于白羽肉鸡配套系的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推广到世界各地。近几年法国又培育出红羽兼用型合dw基因的矮脚型鸡,在我国推广,但由于羽色红,缺乏内用特征而被淘汰。我国1982年开始培育隐性白羽D型矮洛克鸡,含dw基因,与此同时,在1984年将dw基因引入北京黄鸡中,然后进行了长达6年的横交周定,并筛选浅黄色羽的优良个体,进行了5年的家系系统选育。培育出了黄羽D型矮洛克鸡(D2-DwarfYellowp?
李东李晓华
关键词:肉用鸡亲本遗传育种
D 型矮洛克鸡品系选育被引量:2
1991年
D 型矮洛克鸡(D-Dwarf WhitePlymouth Rock)简称 D 系或矮脚鸡,具有隐性伴性基因 dw。据国内外报道有利性状是:1.比正常型鸡胫部短1/3、白羽、单冠,性情温顺、好饲养、易管理。省饲料20—28%,64周龄一只鸡省饲料13.
李东吕连山李晓华黄梅南方莉
关键词:品系品系选育
京星黄羽肉鸡引入饲养试验报告
2000年
通过对京星黄羽肉鸡和哈巴德白羽肉鸡的对比饲养试验 ,发现京星黄羽肉鸡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肉质好的特点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 ,增重差异不显著 ,但成活率却高于对照组 7个百分点 ,而且京星黄羽肉鸡鸡肉口感特别好 ,肉质细嫩 ,鲜香可口 ,无油腻感 。
王博叶喜庭闫玉梅崔明彦李东李晓华
关键词:饲养试验肉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