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嵘
-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口腔正畸效果分析被引量:4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按支抗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其中治疗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对照组采用传统强支抗方法。用X线测量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正畸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上中切牙唇倾角(U1-SN)、下中切牙唇倾角(L1-MP)和上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U1-L1)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U1-SN和L1-MP测量值均小于对照组,而U1-L1测量值则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完成治疗,且均未出现矫治器脱落、松动及局部感染等。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口腔正畸效果良好。
- 李嵘沈国荣王国荣
- 关键词: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直丝弓矫治器
- 应用排龈线技术治疗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出现悬突和牙周组织炎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应用排龈线技术治疗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出现悬突和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牙体楔状缺损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124颗患牙。实验组排龈线后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对照组常规处理后直接充填复合树脂。比较两组患者充填前和充填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充填体颊侧龈沟液中AST、TNF-α和IL-1β水平,观察楔状缺损充填体的脱落率和悬突发生率。结果与充填前相比,两组患者充填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AST水平明显升高,TNF-α和IL-1β水平在填充后3个月、6个月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实验组AST、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1年后,实验组患者楔状缺损充填体脱落率和悬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724、31.746,P<0.05)。结论应用排龈线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牙周组织炎症和悬突的发生,降低了充填体脱落的风险。
- 沈国荣李嵘张晓颖许龙陈晖
- 关键词:排龈线楔状缺损悬突
- 牙周病治疗中应用牙周维护疗法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慢性牙周炎为一种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占牙周炎的95%左右,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所引起,其病变可累及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牙周炎的发病与致病菌的感染有关,其病程较长,临床上可出现牙龈出血、红肿、牙齿松动等症状,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治疗,患者可因牙槽骨的破坏而出现牙齿脱落.本病是成年人失牙的常见病因,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
- 沈国荣李嵘张晓颖许龙陈晖
- 关键词:牙周病疗效分析
- 牙髓塑化治疗后根管再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先锋锉和酚克除再通塑化治疗后根管的能力。方法:80颗离体下颌第1恒磨牙,选取近中根管作为研究对象,经FR酚醛树脂塑化后随机分成4组进行根管再通,每组40个根管。A组:K锉去除根管内塑化物;B组:K锉和酚克除去除根管内塑化物;C组:先锋锉去除根管内塑化物;D组:先锋锉和酚克除去除根管内塑化物。记录根管通畅的个数、操作时间、根管偏移或侧穿、器械折断等情况。结果:先锋锉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能力明显优于K锉;先锋锉辅助酚克除,再通根管的效果最好,95%的塑化根管能被疏通。结论:先锋锉和酚克除能有效地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疏通根管,提高根管再通的成功率。
- 李嵘
- 关键词:塑化治疗根管
- 折裂后牙的保存治疗和全冠修复
- 2007年
- 目的研究折裂后牙的保存治疗的方法。方法在根管治疗前,对折裂后牙进行暂时性固定;在全冠修复前,用"M"型钢卡作永久性固定。结果92颗牙,观察了2~5年,其中88颗牙得以保存,恢复了咀嚼功能。结论暂时性固定和永久性固定在折裂后牙的保存治疗和全冠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 李嵘王国荣
- 关键词:根管治疗全冠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