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功能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理学研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扩张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速度
  • 1篇亚群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医用
  • 1篇隐私
  • 1篇硬化症
  • 1篇造瘘

机构

  • 7篇三峡大学第一...

作者

  • 7篇李婷婷
  • 2篇熊芸芸
  • 2篇谭雪莲
  • 2篇李茶香
  • 2篇李红艳
  • 2篇袁玉兰
  • 1篇宋兴福
  • 1篇杨洪发
  • 1篇陈超
  • 1篇吴胜梅
  • 1篇田玉凤
  • 1篇赵华山
  • 1篇王桂花
  • 1篇谢茜
  • 1篇李友琼
  • 1篇邓红艳
  • 1篇余倩
  • 1篇李力
  • 1篇王燕燕
  • 1篇赵迎春

传媒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 1篇巴楚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行胃造瘘术后恢复质量的比较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用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麻醉诱导、维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对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21-03/2023-06期间ALS患者64例,年龄35~65岁,体质量32~6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瑞马唑仑组(n=32)和丙泊酚组(n=32)。瑞马唑仑组采用瑞马唑仑与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术中持续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根据BIS值调整药物泵注剂量,术中维持BIS值在40-60之间,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时停用所有麻醉药物。记录患者入室平稳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作为基础对照值,同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气管插管时(T 1)、手术切皮时(T 2)、手术开始后5 min(T 3)、苏醒后10 min(T 4)的MAP和HR;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包括术后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时间、患者出PACU的Steward评分,用超声记录并计算两组患者术后1 h膈肌运动幅度(DM)、膈肌厚度变化率(DTF)、术后72 h无创呼吸机总使用时间;记录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的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QoR-15量表记录患者术后24 h、48 h、72 h恢复质量评分。结果与丙泊酚组比较,瑞马唑仑组T 1、T 2、T 3时MAP和HR与基础值的差值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ACU观察时间短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T 4、术后1 h的DM、DTF大于丙泊酚组;术后72 h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丙泊酚组;瑞马唑仑组应用血管加压药的次数少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头晕和嗜睡的例数少于丙泊酚组(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48 h的QoR-15量表评分较丙泊酚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龚静王建中陈小波舒爱华周密李婷婷罗俊杰
关键词:丙泊酚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卧床患者用床上洗脚盆
一种卧床患者用床上洗脚盆,包括盆体,盆体靠近边缘处平行设有两腿托,两腿托上方的盆体内部平行设有两脚托,脚托的高度低于腿托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床患者用床上洗脚盆,使卧床患者也能和正常人一样,能在床上进行热水泡脚及热水...
李茶香吴胜梅张桂萍田玉凤邓红艳袁玉兰张利利谭雪莲李红艳王桂花赵迎春余倩李婷婷熊芸芸
文献传递
简易医用屏风
一种简易医用屏风,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设有多个支撑腿和横梁,支撑腿与横梁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横梁上活动连接有挡帘;所述的简易屏风为三面遮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医用屏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帮助患者有效保护隐私,配合...
谢茜王萍袁玉兰李茶香胡雯文谭雪莲李红艳熊芸芸李力李婷婷
文献传递
骰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骰骨位于第四、五跖骨与跟骨之间,是唯一一块支撑足外侧柱的中足骨。在中足损伤中,骰骨骨折约占其中的一半,其分型及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些骨科医生对此认识存在不足,常常造成漏诊或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当。存在外侧柱短缩或者...
李友琼李婷婷
关键词:手术治疗
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后睡眠节律和谵妄的影响被引量:7
2024年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接受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褪黑素分泌、睡眠节律和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拟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入路)的老年患者160例,男76例,女84例,年龄65~80岁,BMI 18.5~24.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80例。R组予瑞马唑仑0.3 mg/kg进行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瑞马唑仑0.3~0.8 mg·kg^(-1)·h^(-1)进行麻醉维持;P组予丙泊酚2.0 mg/kg进行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丙泊酚4~6 mg·kg^(-1)·h^(-1)进行麻醉维持。记录手术当日、术后1、2、3 d凌晨04:00褪黑素和皮质醇浓度。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出院前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静息时VAS疼痛评分。记录POD和术后睡眠障碍(POSD)发生情况。记录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中低血压、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R组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 d凌晨04:00褪黑素浓度明显升高,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PSQI明显降低(P<0.05);POD、POSD和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拔管时间、镇痛泵总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术中低血压、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马唑仑用于行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对术后褪黑素和皮质醇分泌节律和睡眠节律的影响较小,可降低POD发生率,缓解术后睡眠障碍。
王建中李婷婷姜红英周维舒爱华陈小波周密
关键词:脊柱手术褪黑素皮质醇睡眠节律术后谵妄
乳洁安胶囊的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
王燕燕宋兴福陈超黄骥杨洪发宋华勇赵华山钟家珩陈开珍唐苏川蒋万良李婷婷
任务来源:湖北省宜昌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A04303-5)应用领域:中医学与中药学/中药药理学技术原理:目的:研究乳洁安胶囊的药效学与毒理学。探讨乳洁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及初步作用机理。方法:1.采用雌二醇注射诱导...
关键词:
关键词:乳洁安胶囊乳腺增生毒理T淋巴细胞亚群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膈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膈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5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六组:A组(0.125%罗哌卡因,n=30)、B组(0.25%罗哌卡因,n=30)、C组(0.375%罗哌卡因,n=30)、D组(0.5%罗哌卡因,n=30)、E组(0.75%罗哌卡因,n=30)和对照组(不行膈神经阻滞,n=30),其中A~E组患者均于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膈神经阻滞。评估各组患者术后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膈肌运动幅度(DM)、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肩痛方面,C组[(2.47±1.14)分vs (4.03±1.77)分]、D组[(2.53±1.22)分vs (4.03±1.77)分]、E组[(2.50±1.22)分vs (4.03±1.77)分]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DM方面,D组、E组患者膈神经阻滞10 min的DM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麻醉恢复时间方面,D组[(22.50±2.16) min vs (20.73±1.76) min]和E组[(22.80±2.63) min vs (20.73±1.76) min]患者的PACU停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P<0.05);在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方面,C组、D组、E组患者术后24 h的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E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3.33%vs 16.67%)。结论:采用0.375%罗哌卡因行右侧膈神经阻滞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减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肩痛并提高术后恢复质量,且不会影响膈肌功能恢复及PACU停留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建中刘怡菲李婷婷舒爱华刘力端
关键词:罗哌卡因膈神经阻滞肩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