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妍
- 作品数:25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短程内观疗法提高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为提高大学生社会支持领悟能力,招募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的测量,采用短程内观疗法进行干预培训,对前测和后测的差异检验呈现,内观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明显提高。
- 李红李夏妍
- 关键词:内观疗法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
- 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李夏妍
- 关键词: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
- 职业期望与求职韧性对大学生慢就业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为考察职业期望、求职韧性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职业期望量表、大学生求职韧性问卷和慢就业问卷对318位本科大四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职业期望和求职韧性均正向影响慢就业选择;对职业期望影响最大的是职业发展因素,对求职韧性影响最大的是适应能力因素。因此,应调整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培养大学生的求职韧性,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
- 李夏妍曾乐妍
- 认知逻辑研究概观被引量:6
- 2005年
- 本文从逻辑学的发展历程考察了逻辑学发展的认知转向。逻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结合为信息科学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理论与应用提供了方法,形成了一个以计算机为带头学科、以逻辑为基础、以认知为对象的研究方向,从而导致认知逻辑这一研究新课题的产生。认知逻辑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逻辑和心理逻辑,其研究方法涉及哲学思辨、心理实验、逻辑推理、计算机模拟和数学方法等。我们从认识逻辑、心理逻辑、人工智能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了解认知逻辑的研究现状。当前对认知逻辑的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但未来将会在若干领域有所突破。
- 李夏妍张敏强
- 关键词:认知逻辑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
- 控制点在辅导员工作压力应对策略和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应对策略和控制点的关系,探索控制点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工作压力应对策略问卷和控制点量表对182名高校辅导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应对策略和控制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P<0.05或P<0.01);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应对策略和控制点分别对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低成就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被动策略通过内控中介作用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结论: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应对被动策略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控制点在辅导员工作压力应对策略和职业倦怠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 李红赵然徐富明李夏妍
- 关键词:控制点职业倦怠中介作用
- 大学生精神暴力成因分析与对策探索被引量:1
- 2017年
- 高校大学生精神暴力现状严峻,亟需重视,其成因主要源自个体本身和周边环境,学生人格对精神暴力形成有促进或抑制作用,且受暴与施暴之间存在心理中介变量,故采取针对性措施和预防高校学生间精神暴力产生要从改善环境和改变学生认知体系进行。
- 王佳许晓雯朱丽红邹奕良李夏妍
-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暴力预防措施
- 大学生领导力研究综述被引量:5
- 2015年
- 文章从大学生领导力的本质内涵出发,详细地梳理了大学生领导力的影响因素、教育途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关于大学生领导力研究的趋向与展望。
- 李夏妍
- 关键词:领导力大学生
- 香港问题青少年教育的特色被引量:4
- 2005年
- 2004年7月19至25日,应香港扶幼会的邀请,作者有机会参加“华南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及文化考察团”赴香港对问题青少年教育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作者在香港的7天考察和调研中,先后参观了香港扶幼会属下的则仁中心学校、许仲绳纪念学校、则仁中心和元洲宿舍等问题青少年教育机构。本文所说的问题青少年在香港则称为“适应有困难儿童”,是指与同龄儿童相比,常在家庭、学校或其它公众场合表现出不能适应、产生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的儿童。
- 李夏妍
-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教育情况教育文化
- 认知逻辑研究概观
- 逻辑学的发展经由从形式逻辑到辩证逻辑再到数理逻辑的历程。目前,由于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认知逻辑的新取向。认知逻辑的发展是认知心理学人类推理研究领域的前沿,将新的研究方法引入心理学,使心理学的理论能用严...
- 李夏妍张敏强
- 关键词:认知逻辑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
- 文献传递
- 我国现代教育测量发展述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我国现代教育测量的产生主要源于我国古代教育测量和西方心理与教育测验。20世纪,我国现代教育测量历经形成并快速发展、缓慢和停止发展、蓬勃发展等时期。21世纪初,我国教育测量在理论和方法研究上已经走向世界前沿。在经典测验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的深化研究的同时,还探讨了多维项目反应理论、认知诊断理论和测验等值理论的研究;主要关注计算机自适应测验、高级统计方法、国际学科能力测验的新方法在教育测量中的应用。
- 李夏妍